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出身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女孩 写下她在火葬场工作六年的见闻

成都商报 2016-01-17 18:20 大字

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民族的文化习俗都是避讳“死亡”一词的,这和几乎所有人都不想死这回事,显然紧密相关。直到今天,死亡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残酷也最不可避免的命运。

直面死亡并非易事。正如著名人类学家恩内斯特·贝克所说:“一直在人类心里作祟的,好像只有对死亡的恐惧,别无其他。”

所以,墓地总是位于偏远的郊区;火葬场也总是隐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殡葬店的门脸都不算大(仅就我个人在成都的所见而言);医院的太平间也绝不会位于一楼大厅东北角这种位置……

虽然我们尽可能让死亡远离视线,但同时,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无论你是谁,有多大本领,也无法抗拒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的来临。

与此同时,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直面死亡,思考它的意义,甚至近距离地与死者面对面,为他们整容、将他们送入火葬炉、收起他们的骨灰。

甚至有个叫凯特琳·道蒂的女孩,还根据这些工作经历,写出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名叫《烟雾弥漫你的眼》。

文/柯络衣 图/丝诺

凭借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尸体在土地里腐烂、分解、断裂、最后融入大地母亲的深处。尘归尘,土归土。然而,我们却用防腐技术和厚重的棺材中断了这个过程,绝望地想要阻止这不可避免的结局。

闪着红色火星的灰烬 告诉你遗体已经烧透

作者凯特琳·道蒂工作的地方,在美国旧金山的西风火葬场。从外观上看,这栋白色建筑物极不起眼,只有一层楼。建筑后面是一间大库房,里面有两台敦实的大机器,也就是火化炉。炉顶的烟囱一直伸向屋顶外。

火化炉启动前,是一天之中最为宁静祥和的时候,当它一旦启动,操作间就转入“地狱模式”:屋里又闷又热,机器轰隆巨响。当仓内温度达到1500华氏度(约为摄氏815度)时,就可以把尸体放进去了。

胸腔是人体最为厚实的部分,因此要先烧上半身。烧上一个多小时之后,凯特琳要带上工业手套和防护镜,小心地打开一点炉门,将金属耙子伸入熊熊烈火,勾住已经焦黑的遗体的肋骨,将其往外拉出一截子,让火焰继续烧下半身。

经过几小时的焚烧,遗体化为一堆闪着红色火星的灰烬(注意,火星一定得是红色的,如果是黑色火星,就意味着没烧透)。这时便可以关掉火化炉了。把骨头碎片和细小的骨灰小心地扫出来,放入一个狭长的托盘上,在里面挑拣出可能会有的、人们生前植入身体的金属物件:假牙、人造关节等等。

将这些金属物件全部清除之后,就可以将碎片倒入骨灰研磨机(和电饭煲差不多大)里,将烧得碳化的骨头碎片彻底打成灰白色粉末。最后,将其装入骨灰盒,这个工作就完成了。

在真正开始这份工作之前,凯特琳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在等待尸体焚化的过程中,吃吃零食什么的,但她马上就发现这不可能。“只要你在火葬场工作,身上就不会干净,到处都落着一层薄薄的尘埃,全是死人的灰烬和工业粉尘。”

有时,骨灰会粘在她的耳后和指甲里。

八岁时亲眼目睹的一幕 让她对死亡恐惧又痴迷

凯特琳的老家在夏威夷,八岁那年,她跟着爸爸去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玩,正准备跟老爸要钱买一个椒盐卷饼的时候,她的余光瞥见:一个小女孩企图爬上扶梯顶端的扶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身子一歪,从离地30英尺高的扶梯上掉下来,脸朝下摔在一楼的金属柜台上……”

孩子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从扶梯上冲下来。“直到今天,我都再没听到过像她那样绝望的叫声。”凯特琳回忆道。那天晚上,她吓得不敢关灯睡觉。她亲眼目睹的这场意外,真正让她明白了:不仅爸爸妈妈,包括自己,以及所有人,早晚都会死。

对死亡的恐惧,反过来让她强迫自己更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许,也是最终促使她、一个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大学生,走进了一家火葬场工作,并写出了这本书的原因。

刚刚来到西风火葬场时,除了以为自己可以在等待焚化的过程中优哉游哉,凯特琳还有另一个更美好的幻想:有朝一日,自己开家优雅精致的殡仪馆,把人们心目中丑陋、悲伤的死亡,变得时髦甚至有趣。

她的设想包括:用骨灰作画,用骨灰文身,把骨灰制成铅笔或沙漏,把骨灰用手拉彩炮喷出去……她有一个“死亡美学”专用笔记本,封皮是朴素的黑色,翻开后第一页全是彩色贴画,画的都是大眼睛的小萌物,卡通风格。

但是没过多久,她意识到,这种做法也很天真。死亡永远是件严肃的事情。

六年里她只哭过一次 为那个11月大的小女孩

西风火葬场提供上门收取遗体的服务。有一次,刚工作没多久的凯特琳与另一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同事克里斯,去一栋豪华的房子里给一个老太太收尸。

老太太的女儿大约50多岁,一见面就责怪他们因堵车而迟到。当凯特琳和克里斯正要用裹尸布包起遗体放上轮床时,这个女人突然猛扑到母亲身上,夸张地嚎啕大哭:“不,妈妈,别离开我,我需要你!”

这时,克里斯低声含糊地对凯特琳说了两个字:“内疚。”

“你说什么?”凯特琳问。

“内疚。这种事我看得太多了。她很少回来看妈妈,现在却一副没有妈妈就不能活的样子。”

这个小故事很短,在书中仅占一页篇幅,却令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另一个故事,则是关于婴儿的。火葬场每周去医院收敛一批夭折的婴儿,在一天工作的末尾集中火化。

经过一天的焚烧,炉内温度很高,火化成年人需要几个小时,但是婴儿最多20分钟即可。

作者经常会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提高效率,比如“加油,5点前烧完5个婴儿,你肯定能做到!”之类的。“我们这行很少有人哭,不然没法保证工作效率。”她写道。

然而,她终究还是哭了一次,为了一个11个月大的小女婴。这个婴儿死于先天性心脏缺陷,她的父母想在孩子火化前剪下她一缕头发,放在项链坠子里或者戒指里,留作纪念。

凯特琳将婴儿抱在怀里,剪下她软软的金色卷发,装进信封,然后抱着婴儿走进火化间。当她正准备将小纸箱抛入火化炉时,突然一下子哭了出来。

尘归尘,土归土 归还你曾拥有过的一切

在西风火葬场的工作经历,让作者体会到更加丰富的内心情感。“死亡令每一天都变得愈发动人。我会被美丽的夕阳感动到落泪,就算是停车计时器,只要它样子别致,我也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随着时间流逝,日渐熟悉殡葬业的凯特琳,还有一股越来越强烈的冲动:想要改变公众对于死亡和殡葬业的看法。她甚至希望能恢复两个世纪前,人们在家中亲手擦洗亲人的遗体、直面悲伤与死亡、亲手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最后关怀的传统。

除去这些细枝末节,凯特琳认为,开诚布公地承认死亡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拒绝与所爱之人谈论死亡,没有预先立下遗嘱,没有确认是否签署不予急救同意书,没有敲定葬礼安排,我们就是在葬送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在毁掉当下。”

人们是如此害怕衰老与死亡,即使是在我们眼中极为聪明、极为成功的大人物也不例外。比如甲骨文公司老板、硅谷富豪拉里·埃里森,他就是出了名的怕死。为了研究如何长寿,已经砸下千万美元。他说“死亡令我气愤,在我看来它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在这些人眼里,死亡只是可以打败的又一个竞争对手。我认为这无疑是错误的。死亡成就了生命,并塑造生命的意义。

作者也这么想。“死亡让我们勇往直前,促使我们完成目标,去学习、去爱、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来源于死亡定下的期限。”

埃里森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一心想要击败的对手,成就了他。

如果你接受这一事实,或许也就会认可凯特琳所提倡的“绿色殡葬”:让遗体或骨灰在土壤中自然分解,尘归尘,土归土,把你拥有过的一切还给大地。

各国的

绿色殡葬

现状

在绿色殡葬方面,英国是走在前头的。1993年,英国就开辟了全球第一家绿色殡葬陵园。如今,英国已经有200多家自然陵园,还成立了一些相关的行业组织,比如“自然墓地协会”等。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选择更经济环保的方式下葬,除了比较流行的“树葬”以及“海葬”,还有岩葬、天葬、森林葬、高山牧场葬等多种自然环保的殡葬方式。

在亚洲,韩国是目前推行绿色殡葬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在韩国,树葬、草坪葬相当受欢迎。韩国民众选择的安葬方式主要是由国有公墓提供的环保、不保留骨灰的形式。其中较有特色的自然葬是将骨灰直接撒在草坪上或采用可降解材料安置骨灰的方式,可以刻小型铭牌,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保留30年,30年后家属可以取走铭牌作为纪念;不保留骨灰的则不可以续期,土地还可以循环使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对绿色殡葬的管理,树葬、花葬、海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在各地大力推行。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升,绿色殡葬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实行绿色生态安葬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Nemo/整理)

新闻推荐

娃儿生下来以后 新手爸爸为什么迟迟进入不了角色?

很多新手妈妈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妈哟,娃儿生下来就像我一个人的一样,老公啥子都不做,吃喝拉撒样样不管,你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就像别人家的孩子,高兴的时候说一句“好乖哟”,不高兴的时候就往你怀里送,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