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高新区启动“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

西南商报 2015-12-15 20:3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舒琴)青砖飞檐的老建筑旁,沿河而坐,一杯盖碗茶、一桌象棋,三五街坊话家常,兴致之余,作一幅书画共赏……这样“植根”老成都文化特色的市井味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不多见。日前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一个回归“乡愁”的老成都民居走廊——“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于12月底在肖家河亮相。

据悉,肖家河街道“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项目是成都高新区“四改六治理”市容市貌特色改造的亮点工程,也是成都高新区以肖家河街道为试点,探索通过 “四二五工作法”推进“小街区规制”,推进以小街区为基础的、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内部“微循环”的创新尝试。随着改造工程的建成投用,崇德园将成为城市之中寻味“老成都”的特色文化名片。

打造市民的小街区城市名片

一期改造提升工程本月建成

据悉,“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一期)包括河道沿岸立面改造、地面改造、河道栏杆改造、新建廊亭及廊桥建设,包括还原“老成都”风貌的2000平方米立面改造、4500平方米地面改造、450米河道栏杆改造、1100平方米新建廊亭以及两座新建廊桥。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一期)绵延肖家河约500米水域,在规划设计方面,采用青砖、飞檐、石板路等具有老成都市井风味的修旧如旧设计思路,在河道两侧,正在新建的两座拱桥将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青砖飞檐、翠意盎然。“整个改造提升工程,增强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可参与性、通达性和人情味,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开放性,真正形成一个立足于市民生活的文化生态小街区,就像一个属于市民的‘城市阳台\’。”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分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将于本月底完工投用。该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将于明年启动,改造完成后,位于肖家河街道所辖的肖家河沿岸,将通过“小街区规制”传承历史文化特色,为城市发展保留一份“老成都”记忆,成为成都市民寻找“老成都”城市文化风味的新兴城市名片。

全流程群众参与各方联动

商家住户共建文明公约

“崇德园改造工程启动之初,同步启动的还有社区、院落、商家的多方参与共促机制,实现‘硬件\’提升工程与‘软件\’持续管理同步推进。”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四二五工作法”是指抓好“四个环节”,即按照“群众提、院落报、社区评、街道定”流程确定院落改造项目,实现改造项目由居民做主。此外,坚持“两个来回”,即按照“两上两下”工作要求,在项目征集、评议、公示、方案确定等工作环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与此同时,实施“五步走”,即构建“需求调查、意见征求、方案听证、实施调整、结果回访”全流程群众参与机制,加强各方联动,接受群众监管,形成工作合力。

“我们启动建设崇德园文明公约,实现‘硬件\’提升工程与‘软件\’持续管理同步推进。”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崇德园规划、改造全程,直观体现了“民意为先”的“四二五工作法”,规划改造工程方案比选细化到街道宽度、材质,都由居民、商家等处于“崇德园”小街区的“主角们”共商共议评测敲定,不仅如此,崇德园片区还在其所在的联谊社区“三驾马车”社区自治机制之下,成立由片区居民小组、商家自治小组、河道管理小组等组成的崇德园片区自治组织,实现崇德园管理服务“软件”的同步升级,为建设文明和谐首善区提供支撑。

据了解,肖家河街道多方共同协商通过的“崇德园文明公约”,包括商家秩序、公共卫生维护管理等多项内容,同时,崇德园改造工程内的每户商家都有“一对一”的诚信记录管理档案,每个商户都有“诚信币”,并设立加分、扣分的分值管理系统,通过多种前置方式,实现崇德园“老成都”市井名片的城市管理软件提升可持续。

新闻推荐

有一种青春叫创业 90后女孩徐沁轩和她的创业团队访问记

90后女孩徐沁轩和她的创业团队访问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