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C919“万亿航班”,四川如何登机?

西南商报 2015-11-04 20:42 大字

C919首架机正式下线,不少川内企业已将目标瞄向了国产大飞机开启的万亿市场——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次启动大飞机项目“708工程”至今,已经40多年过去。用近半个世纪等待起飞,中国人终于梦圆大飞机。

11月2日上午,上海浦东,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两边的红色帷幕缓缓拉开,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正式亮相。最先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白色涂装、流线型设计的机头。而这也是四川人最熟悉的部分。

从2008年开始项目可行性研究,到去年7月底首个机头在成都下线,再到去年9月底乘船运往上海,最后总装下线大幕拉开时的率先“探头”,“四川造”随国产大飞机研制项目一路前行。

按照计划,C919将于明年首飞,它开启的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航空市场。当“四川造”机头翱翔蓝天之时,四川航空产业又如何搭上国产大飞机的航班?

■大飞机上的四川小伙伴“四川造”机头是C919亮点之一

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无论是这些直观的参数,还是外形,都能看出,C919瞄准的目标,正是波音737和空客320。

作为一款新研制的大飞机,C919与波音、空客等同等级飞机相比,外观上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机头。

从11月2日C919首架机的首秀可以看到,与传统的机头由正面两块以及侧面4块挡风玻璃组成不同,C919的机头少了侧面两块挡风玻璃,更具流线型,能减少阻力,同时驾驶舱的视野也比传统机头更加宽阔。

在所有的飞机部段中,机头会最早接触到空气的变化,要求有很好的流线型,除了要满足系统、结构、强度的要求外,还有抵御鸟撞的能力。在国内被称为“机头专业户”的中航工业成飞、成飞民机,从2013年7月起就精心组织了相关生产资源,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跟踪管控。

成飞民机的项目负责人介绍,按照最新的国际适航取证标准,在做鸟撞试验时,15米高的厂房顶上都会有残留物,但就是不能进入驾驶舱,机体结构也不能有明显改变,“即使是重4.5磅的冷冻鸡,以接近800公里的时速打上来。”

最终,“川军”的多项技术创新,保证了国产大飞机重要部段,机头的按时交付。

C919上的“四川造”,还不止机头。

11月2日,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下简称“电科航电”)房屹光,以供应商代表的身份受邀参加了下线仪式。2009年于成都成立的这家公司,先后承担了C919项目通信导航、数据链和仿真器、机载娱乐、外部通信、信息系统、客舱核心等6个工作包的研制任务,相当于大飞机的“眼睛”、“嘴巴”、“神经系统”。

其中,通信导航系统用于飞机在起飞、航行和着陆等阶段,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为飞行员和乘客提供安全可靠飞行环境的必备技术手段。而客机客舱核心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则是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中仅有两个国产研发的子系统,打破了国外供应商在该领域的垄断。

■万亿级蛋糕四川怎么分推动军民融合“分一杯羹”

根据11月2日中国商飞公布的数据,目前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数量为21家,总订单数达到517架。据预测,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左右,这会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

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推进和国产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量产后,大飞机产业链上的研制公司和设备配套公司将从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在四川,受益的首先是大飞机的小伙伴们。

业内人士分析,不仅是C919首架机头,今后量产C919的机头也会在成都生产,因为机头生产的技术门槛相当高,而且一个新机型在多地布局同一重要部段生产线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应C919之运而生的电科航电而言,道理自然也是同样。而且这家公司服务的客户名单,早已不限于C919。

9月底,由电科航电与法国泰雷兹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在成都交付了首批机载娱乐产品,将安装在空客320上。这也是国内企业第一次向国外飞机制造商提供机载娱乐产品。“由于适航认证标准是国际通行的,在通过适航认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和全球的厂商拼实力。”房屹光介绍,电科航电的思路,正是充分抓住为C919服务的契机,形成自主研发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虽然没有生产产品,成都航空则通过参与C919项目研制,推动自身业务往高处走。

成都航空与中国商飞围绕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工作需求,在民用飞机产品研发、飞行试验、客户服务、人员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成都航空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国产飞机的生产研制,离不开人才培训。而成都航空一直作为国产大飞机的重要培训基地,包括C919、ARJ21两种机型的飞行员和航务签派人员,都在成都航空进行培训。

此外,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C919的成功下线是军民融合的成果,拉开C919国内供应商的单子,绝大多数都有着军工背景。而这也是四川的机会。

“四川发展航空产业的优势是基于军工的技术与人才,表现为军工领域强、民用市场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认为,以一些实实在在的重大项目为依托,将省内设计、研发、试验、制造、维修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转化,或将成为四川航空产业未来的“引爆点”。

航空与燃机产业,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发展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根据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及《四川省航空产业发展子规划》,到2020年,航空制造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背景四川航空产业“家底”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基地之一,具有完整的总体设计、总装制造、配套研发、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产业基础条件、承载能力和人才资源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全省共有航空企事业单位56家,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

四川具有较完整的航空研发制造和配套产业体系,已建成我国重要的军用整机研制基地,军用航空发动机预研、试验和生产基地,军民用航空电子研发制造基地,军民用机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民机大部件国际转包生产基地,航空维修和再制造基地。

四川在飞行器总体设计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制和航电系统研制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我国唯一的发动机高空试验台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风洞群。

张岚 王眉灵

新闻推荐

人民币加入SDR在即 国际化迈入新篇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在本月上旬发表的声明显示,人民币是否应该被包含在SDR之内会在11月30日的会议上被讨论决定,这再次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FXCM福汇成都咨询中心分析师朱超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