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快递员是职业 不是一个标签

成都商报 2015-11-17 18:48 大字

□付克友 成都

“双11”刚过,要问当下最热门的职业是什么,答案也许是快递员;要问当下最有争议的职业是什么,答案可能还是快递员。难怪,国务院法制办《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会引发争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作业人员以抛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处理快件的,将被处最高5万元的罚款。

首要的争议,可能在于其中的管制思维——快递人员抛扔、踩踏快件,属于企业的质量监控问题,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市场,企业有责任也有动力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如果顾客收到受损包裹,有理由提起索赔,并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因此未必需要有关部门插一竿子。这种行政干预市场的做法,是老邮政体制后遗症。何况,这样的规定如何执行,也是个问题。

实际上,相关处罚并非针对快递员,而是针对企业;耐人寻味的是,争议重心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回到快递员身上。争议的焦点,一是素质论,抛扔、踩踏快件是快递员没有素质、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需要进行道德谴责;二是同情论,快件太多,快递员太辛苦,要多担待多理解,何况是你们这些“剁手党”加重了快递员负担,多少得良心发现一下嘛。

无论如何,快递员成了一种分裂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很多“剁手党”口诛笔伐的对象,另一方面又可能是很多人眼中任劳任怨、胼手胝足,值得同情乃至赞美的群体。但无论是谴责讨伐还是同情讴歌,其实都戴着一副或深或浅的有色眼镜。于是,快递员不只是一个职业,而成了一个标签。

然而,归根结底,快递员只是一个职业。某人以前从事其他行业,总不能说他成了快递员就素质变低了吧?如果抛扔、踩踏快件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需要反思的可能不只是快递员本身。很多人找出快递员素质低下的证据,比如电摩闯红灯。然而快递员增多,并不意味着快递员交通违法的比例提高,或者比其他群体更高。还有一种贴标签的误解,认为快递员高薪,然而却无视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工作量大的事实。当然,工作量大也并非同情的理由。消费者付出同样的价格,就需要同等的服务。市场并不相信眼泪,但市场也会给出公正的回报,送件越多,收入也就越高。因此,廉价的同情也实在没有必要。一方面,市场会调节员工数量和价格;另一方面,也许快递小哥希望业务越多越好呢。

快递业的兴起和火爆,不过是电商大行其道的产物。快递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快速成长中的问题,并需要在进一步成熟的市场竞争中解决和完善。快递员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和其他三百六十行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需要另眼相看,无论是偏见与歧视,还是廉价的同情与赞美。

新闻推荐

中国在海外唯一完整古宅被卖美国18年

■1997年,美国人到安徽黄村,买下荫余堂,拆下一砖一瓦,原封不动搬到美国■拆除进行了四个月,拆下来的部件包括2735个木构件、972块石片和当时屋内摆放的生活、装饰用品,甚至连同鱼池、天井、院墙、地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