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唯有梦想光芒万丈

内江日报 2015-10-25 23:44 大字

◇叙 述

写下这个题目,我迅速删掉,还紧张地四处张望,生怕被人窥视到。在这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如果不是睡得迷迷糊糊,睁开眼睛说梦想,恐怕会让人酸掉大牙,尤其说话者已年过不惑。可是对于我的朋友M,实在找不出比之更贴切的词语。

M与我同龄,从小就是个勤奋踏实的好学生。因为偏科,三度中考失利,后来被学校聘为幼儿园代课老师。当时我师范毕业分配回家乡小学教书,从家到学校,我俩有三分之二的路程相同。日日往返于同一条线路,渐渐熟络。

幼儿园办在原来的乡政府礼堂,离学校大概三百米。鉴于M数次落榜的经历,学校领导和大多数老师对其教学质量并不上心,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一切OK。然而在“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上,M带着孩子们盛装出场,扮小白兔,演大灰狼,跳当时最时髦的迪斯科。在可用服装道具极其有限、文化娱乐十分匮乏的乡村,她和孩子们的表演堪称惊艳。

如果M继续朝这条路走下去,肯定能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幼儿园老师,说不定哪天会调到镇幼儿园,签下长期用工合同,或者前程再远大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成天带着小朋友们咿咿呀呀唱歌跳舞的M,转瞬已二十岁,成为农村大龄剩女。某天回家路上,M向我讲述了她的苦恼。代课转正不可能,又不想随便找个男人出嫁。我说如果真的不甘心,不如出去读职高,学门技术,说不定人生还有转机。

提这个建议时,我并没有经过特别严肃的思考。因为M是家中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父母一直希望她招个上门女媚,早日接下家庭重担。岂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M当晚就告诉父母自己还想再读书。她那大字不识的母亲,以罕见的强势,否决了丈夫的反对。在职高学习的两年,M以年龄和经历的优势,成为学生会主席,毕业分配时,进了省城一家与学校联系密切、很有发展前景的私营企业。

M刚开始工作时,我去看过她。工厂在郊外,厂房建在一片绿树繁花中,特别静谧美丽。M工作的仓库保管室,位于厂房最幽暗的一角。出货卸货,入库归类,过磅登记,M忙得跟陀螺似的,手上全是油污,笑得却比围墙边盛开的月季还明媚。

之后的日子,我们主要靠书信与电话联系。信不多,一年四五封。电话也不密切,偶尔问候,时长从不超过五分钟。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搬过十几次家,每次搬家总要扔掉一些东西,唯有M写给我的信,完全保留。那些信至今读来,仍然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在断续的联系里,我知道M恋爱了,结婚了,当妈妈了,四年前又添了个小儿子。也升职了,从职员一路做到总经理。之后离开老东家,成为某大型企业成都分公司负责人。此外,每年还陪父母旅游,两个妹妹也随她先后到成都买房定居。

上周三突然接到M的电话,说周末要回老家参加邻居小弟的婚礼。巧得很,表侄女也在之后的一天结婚。六年不见,她会是什么样子?在约好的茶楼,我望眼欲穿。干练而不失妩媚的短发,橙黄色修身长裙,好雅致的一个都市丽人。和往常一样,我们的谈话开门见山,问与答,批评与赞美,欢笑与痛苦,无需遮掩。

M说她已收购那家分公司,现在交给丈夫打理。她自己则选择了一个与美丽相关的产业,重新出发,修炼形象与身心。听到我对女儿学习成绩的担忧,她劝我不必着急。忆起自己当年学习数理化的痛苦,考试失败后的绝望,以及所接触的一些高学历者对人生的将就、妥协,M笑着说:梦想比学历更重要,只有梦想,才能催人奋进。语气里有不容置疑的坚定。

前几天看到另一朋友在微信里感叹:年轻时的梦想,坚持者几许?这似乎成了思维定势——梦想是年轻人的“专利”。认可者使梦想从青春的旗帜,演变成中年时的一声叹息。否定者视梦想为阿拉丁神灯,无视禁忌与界限,无畏地擦亮神灯,大声呼唤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闻推荐

市中区:深化财政支农改革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以来,市中区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农村改革精神,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