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人变坏了 而是老人变多了
核心提示
对老人群体的道德焦虑,也许正是源于养老问题的社会焦虑,不过是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侧影而已——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老人变多了。
□付克友 成都商报评论员
E-mail:cdsbmjpl@sina.com
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成了网络热点,追捧者众。掐准时点的应运而生,很是让人无语凝噎——难道这就是我们献给老人们的节日礼物?
所谓“扶老人险”,只需支付3元就可享受一年保险,期间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在“扶不扶”大讨论背景下,该险种的推出不只是一个噱头,更是迎合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它还煞有介事地打出拯救道德的旗号,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敢于去扶。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赤裸裸的道德歧视,即预设被扶者是潜在敲诈者,而扶者是潜在受害者。事实未必如此。按人民日报的一份调查,在此前149起扶老纠纷中,有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扶老人险”的推出,实际上规避了扶者的道德风险,它有可能鼓励扶者冒充好人,去对簿公堂、滥用司法资源。
“扶老人险”能不能拯救道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对老人群体的社会态度——“老人变坏”的论调大行其道。老人们似乎正在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群体,正在成为年轻人处处提防的对立面,正在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社会焦虑。
什么时候老人问题促成了这样一种社会焦虑?当初不正是他们为人父母,含辛茹苦抚养下一代长大成人吗?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为什么就成了若隐若现的敌对关系?也许这里有阶层的分野,那些老人只是别人的父母;但是在别人的眼中,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别人的父母”?
重阳节的其他一些新闻,可以找到答案。一则说,中国农村出现养老断层,高龄老人被迫务农自养;一则说,多数老人带娃成老漂族,30人中24人称孤独;还有一则说,中国人口危机已现,招工娶妻养老难题或5年后爆发。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14年已经达到1.37亿,占全国人口的10.1%,而到2050年这个比例则可能达到30%。
没错,这是一个越来越老的中国。对老人群体的道德焦虑,也许正是源于养老问题的社会焦虑,不过是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侧影而已——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老人变多了。
没有人能证明,20年之前被扶老人讹诈的现象,比今天比例更低;但不用证明也知道,今天的中国老人比20年前更多,而且多得多。越来越多的老人,与比例越来越低的年轻人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老人们需要占用一定社会资源,连公交车让不让座也能引发战争;老人们缺乏更多的娱乐场所,广场舞的高音扰民成为众矢之的;当然,“压力山大”的养老问题最终压在年轻人肩上,而推迟退休年龄,加剧了这层养与被养的矛盾……“扶不扶”的道德焦虑,不过是这种紧张关系的副产品。道德问题也许只是小题大做,背后的大问题却真实存在,无可逃遁。
新闻推荐
升仙湖北路58盏路灯“罢工”近一年 周围居民吐槽:夜间散步黑灯瞎火
周边环境脏乱、窨井盖等公共设施缺损、占道经营、噪声扰民……所有您身边的涉及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您都可以向我们反映。成都商报推出“民声直通车”专栏,倾听市民呼声,回应市民期待,联系相关部门...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