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纸绢上的细腻东方 艺道里的心生万象 “心生万象——当代中国画十一人联展”今日下午在岁月艺术馆诚意开幕

成都商报 2015-10-25 19:00 大字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现了东方人细腻敏感的神经和含蓄儒雅的格调追求。今日下午,一场名为“心生万象”的当代中国画十一人联展将在岁月艺术馆诚意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郑雅风、王申勇、安华平、刘刚、韩宝华、简沥郦、郎超、刘萍、刘滨、王鹏飞、杨钢等十一人共50余幅纸本、绢本创作成果。“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沿着历史传统的基线,在缜密精当的观察写生与敏锐心灵的感悟之上,加之高雅的审美选择、娴熟而新意迭出的技巧表现,将中国画这一特殊文脉进行了积极的延续和富有思辨意义的探索。”展览前言这样介绍。

王申勇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的其中9位,不仅是他与郑雅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工笔花鸟走兽画专项研修班的学生,“也是我们诸多学生中的翘楚。他们业已形成自成一派的艺术语言与风格,这就避免了重复性与同质性。这次展览也算是一次教学成果展,期望得到成都学术界与收藏界的双重检验。”

“工笔熊猫” 再现传神写照

中国当代工笔画坛,王申勇这个名字无法绕过。其工笔走兽作品独树一帜。按照美术批评者陈荣的说法,其过人之处在于对动物结构的熟悉、动态神情的把握和笔墨色彩的表现。同时,对神情的特别关照是王申勇走兽画的特征。特别是“熊猫这一古老动物种类的题材,自古少有画家涉猎,近现代也多以水墨画为主,工笔画熊猫技法、意境能到如此精妙之境地者实属不多。”

王申勇受访时谈到,自己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跟猪、牛、马很“亲密”,和小猫小狗也玩得欢。“所以天然地对动物很有感情,走得近,也就观察得多。这些都为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线。而古人大多以虎、狮、猴、犬为主,甚少以熊猫为题材,近代只有吴作人画过,但也只是小试,而非专攻。当初学画时,常为题材烦恼,后来就想,我既为川人,又对动物有感情,还有观察大熊猫地利之便,何不以此为对象?于是,就这样一路走下来。”

对于业界给予他“工笔熊猫第一人”的美誉,他回答:纯属谬赞,但我确实花了些功夫。首先,我在中国美院学的是人物,涉猎过雕塑,为了画好动物,潜心研究传统动物画技法。对传统国画中的花鸟走兽画法有一个长期的学习,对近代画家刘奎龄、刘继卣父子,吴作人与黄胄等前辈的成就,有所吸收。最后,就是研究动物本身。

用工笔表现走兽,观察与写生是基本要求和必要工作。王申勇花大量时间观察,但观察不是常规的动物写生,而是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喜怒哀乐与性格特点,“我所推崇的则是‘意象写实\’,既像又不像,‘像\’是指‘皮毛\’之外画出‘血骨\’,‘不像\’则是指绘画的对象只是艺术表达的载体,超出具象之外的品质才是艺术追求本身。所以我认为,中国绘画以‘物象为笔墨服务\’,与西方具象绘画大为不同。这算是对工笔丝毛程式化技法的一个总结。如果只是追求‘形似\’,那只是标本,而非活生生的动物了。”

王申勇喜欢养狗,他养了一条德国黑背,一条罗威纳犬。“但可惜,因为工作原因,和它们相处甚少。”他还与成都商报记者谈及自己幼时、少时和学时的经历,颇为曲折传奇。为了画好熊猫,一有空,就到熊猫繁育基地,从形体特征、日常行为、音容笑貌、内心世界都做了细致的观察和体会……“对动物的观察和写生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的奶奶从小就教育我珍惜与爱护世间的生命。在观察、研究动物,与宠物相处的过程中,我也能感到动物之于我的影响,我尽量将其灌注到艺术创作中。”

近年来王申勇的创作有从工笔有向小写意转向的倾向,他解释说,过了某个年龄段,继续创作工笔,就会陷入“匠气”之沼,难以自拔。“随年龄的增长,体力与精力的减弱,也无法画好工笔画。从工笔转向小写意,就是国画家的一种必经的创作转型之路。”

成都办学办展 理所应当

另一位清华美院高研班王申勇、郑雅风工笔花鸟走兽画专项研修班的主角郑雅风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本次展览是清华美院工作室的一个成果展,“一场对己,对学生的检验。11位参展人,风格迥异,自成一派。”去年,这个团队在山东举办了一场规模隆重的师生展,郑雅风表示,“山东相较于其他地区,学术与收藏资源相对集中,我们希望可以将教学成果放到那里去接受双重考验。效果不错。这次在成都举办展览,除了学术与收藏的考量,成都圈内对本次参展的艺术家都非常熟悉,其中大多是本地人。而我们的研修班,也从北京移师成都。这里文化积累深厚,生活气息自由宽松,更适宜从事艺术和思考。在这里办学,并在这里办展,理所应当。”

郑雅风此次送展的作品以小写意为主。“我学画的起点是工笔,但众所周知,工笔有其限制,而小写意则可颠覆其僵化。所以在工笔创作之余,我开始研习小写意,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作品已日渐成熟,可以拿出来,接受批评。但也要强调一点,我认为,工笔可为研习国画的一个起点和根基。其实艺术作品,无论国画西画,还是旧时当代,皆以美感为标准即可。深入一点,则可以笔墨、线条与色彩去感受画面的和谐、美感与情感。”

新作展示、技法突破 有看点

参展画家安华平表示,为了此次展览他已经准备了大半年,拿出来的作品,算是他风格转变之作。比如之前他画的都是白孔雀,这次则是黑孔雀。“我算是王老师最早的学生,2003年就跟他学画。其实王老师年纪比我还小,但他能力超群,师古但不泥古,又能因材施教。我与这次参展的师弟们,非常要好,比如刘刚和杨钢,常在一起喝茶谈艺,彼此交流批评。这在绘画圈非常难得。”而郎超在受访时也提到,这次他送展的是一年来的新作,从题材与技法都有所变化。“九位学生虽然师出同门,但风格迥异,各有风格气象。我所追求的是古意,以入古研习经典,体察其高古气息,达至入古出新,悟出自身的笔墨语言。”

参展画家韩宝华,则谈到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几次真正影响到他的几件小事,情真意切,比如小时候父亲的一句鼓励使他爱上了画画,他的同学、青年画家王艳利鼓励他走出家乡,踏上了北京现代工笔画院的求学之路,一晃就是三年,在此期间才有幸结识了老师王申勇与郑雅风等等。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岁月艺术 林燕

新闻推荐

解洪:四川要发挥好 内陆开放高地作用

昨日,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解洪在金沙讲坛为听众进行了一场“打造‘国之新天府\’发挥好内陆开放高地作用”的主题演讲,他从历史造就了“天府之国”、新时期再造“国之新天府”等方面,对四川作为天府...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