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池荷塘的月色

攀枝花日报 2015-08-06 02:12 大字

□本报记者 苏安静 文/图

“打好扭亏增效和转型升级两大攻坚战。”这是攀钢改革的任务和要求,更是攀钢生活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5年3月,生活公司南山宾馆转型向外拓展业务,创意开设了一个夜间休闲啤酒广场——“荷塘月色”项目,为职工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也为企业分流员工、减轻亏损,从而实现盈利拓展了新路。

其实,生活公司有许多个一池荷塘的“月色”,通过“边减亏,边扩张”,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拓展市场——

创意盘活闲置资源

过去,“荷塘月色”只是一个景观,长期被闲置。现在,这一景观被利用起来后,不仅群众有了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企业也从中拓展了业务,增加了收益。

6月下旬一天傍晚,记者来到位于南山宾馆内的“荷塘月色”。荷塘不大,四周绿树环绕,在各色灯光照射下,一潭池水流光溢彩。

记者注意到,“荷塘月色”内,烧烤、大排档、各类小吃琳琅满目,生意红火,食客们推杯换盏,热闹非凡。正在消夜的吴先生说,他在东区南山街道观景台社区生活了二十多年,平时想约几个朋友聚一聚却找不到好点的地方。今年“荷塘月色”建成后,几个要好的哥们隔三差五聚在这里聊聊天,既放松又增进了友谊。

记者在菜单上看到,与其它餐馆相比,“荷塘月色”的菜品价格比较实在。围绕池塘展开的大排档约50桌,已座无虚席。“荷塘月色”负责人张志说,别看这地方不大,每天营业额上万元。

一池的清雅,一池的缤纷。“荷塘月色”引来不少食客驻足,而几个月前,这里还是闲置的“鱼塘”,不为人知。

“‘荷塘月色\’是我们向外拓展业务的成果。”南山宾馆接待营销部经理宋雨说,“荷塘月色”原是南山宾馆内一个观赏性闲置鱼塘,   (紧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今年初,生活公司创意利用资源开办成了一个餐饮休闲场所,“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南山宾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投资1000万元。由于建设初期定位为服务攀钢,几十年来,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后,宾馆经营困难,持续亏损。

不久前,从南山宾馆财务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14年,宾馆168套客房,月收入最高44万元,最低12万元。

宾馆经营困难,原因诸多。但这里环境优雅,宾馆餐饮服务技术力量强,又蕴含着商机。

2014年,生活公司在对南山宾馆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南山宾馆变传统的“接待型”为“经营型”。一方面,对内实施减亏降耗,撤销了非盈利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减少了4人,全民合同工人员减少了13人,减少支出30万元;聘用工从68人减到48人,减少支出12万元。另一方面,面向市场加速向外拓展业务,与本市及成都、昆明、西昌等地近20家旅行社签订了共同接待旅游团的协议,等等。

“利用现有酒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闲置资源,开办餐饮大排档。”就在深入推进减亏、大力拓展对外经营的同时,生活公司及南山宾馆决策者们又萌生了开辟新业务,拓宽增收渠道的想法。

2015年初,生活公司决策层会同南山宾馆经研究决定,利用宾馆内400多平方米的观赏鱼塘和“搁浅”的800平方米游泳池场地,投资20万元,创意开办夜间休闲啤酒广场——“荷塘月色”。今年4月,“荷塘月色”建成开业,安排转岗职工10余人。

减亏盈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荷塘月色”实现盈利,缘于点滴做起,管理到位。

“王师傅,尖椒鸡得少放点花椒。”“小刘,记住炒完菜随手关闭煤气。”在“荷塘月色”厨房,张志不时叮嘱着。王师傅笑呵呵地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啰嗦,炒菜倒没劲了。”可张志却很严肃:“菜做得巴适,还要降成本。”

38岁的张志既是“荷塘月色”管理者又是特级厨师,他最关心菜品的质量,也注重厨房管理。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志一直围着锅边转,从攀钢炼铁厂食堂、华信大酒店、千禧楼餐厅,再到南山宾馆,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

张志说,每天他们会准备20到30个菜品,荤素搭配均匀,还要保证菜品质量,价格实惠,有效控制成本。“为保证原材料品质,餐厅所有的海鲜食材都从昆明直接采购,既保证了海鲜的鲜活品质,又减少了采购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在原材料加工上,强调粗菜细做,细菜精做,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成品率。”张志说。

“注重管理,经营才能增效。‘荷塘月色\’每月营业额稳定在30万元以上,就是从细节做起的。”宋雨表示,向外拓展业务,从内部挖潜减亏十分重要,“荷塘月色”不仅在厨房管理上下功夫,还从采购、人工等方面控制成本。

减亏增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生活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在各单位开展了。

2013年,为了更加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生活公司开展降本增效活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盘活房屋、冷库及土地等资源,开发停车位,租金收入每年增加370万元;自主开展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每年减少支出560万元;强化水电运营及收费管理,2013、2014年每年递减转供水电亏损1000余万元;人力资源优化,职工转岗426人到超市、食品加工、新拓展的工程及阀门维修等岗位,减少劳务用工700余人,每年节约2000多万元。

尽展其能——

减亏增效“双腿迈进”

除南山宾馆一池荷塘的“月色”外,生活公司还有许多的荷塘“月色”。

围绕现代城市服务业,生活公司一边盘活闲置资产减亏,一边外拓市场扩张,完成了从服务企业到服务社会的蜕变,使一方池塘“月色”更加光彩。

一个个用纸盒做成的小木偶、一件件用废弃易拉罐做成的工艺品……教室里,摆放着小朋友们的杰作。6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生活公司大渡口幼儿园蒙氏精品班时,杨佳珍老师正在上特色文化课,小朋友们拍着小巴掌,唱着儿歌。

“我们班是精品班,有37名学生,除了9人是攀钢职工子女外,其余都是面向社会招收的幼儿。”杨老师说,上精品班的孩子,报名时间得提前半年左右。

生活公司幼教中心主任吴岚介绍,企业转型后,通过精品班、校外培训、午托等形式,幼教中心外拓市场,实现了从成立之初的“五七连家属看管职工子女”场所,到现在“专业化面向社会招生”幼儿园的转变。2014年,首次实现幼教办学盈利,结束了攀钢幼教30多年的亏损历史。

事实上,幼教中心外拓市场的蜕变,仅是生活公司转型发展的一部分。生活公司将分散在各物业所的水电维修人员集中起来,成立维修中心,转型为工程维修专业化队伍,并自主实施工程维修,2014年完成工程产值1400多万元;食品加工,通过延伸加工链,扩大产能,强化品牌和市场营销,目前已在成都、昆明等地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1357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4500万元以上……

“荷塘月色”显露出的“秀丽”,与其说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上的追求,还不如说是一个国有企业在转型路上减亏加增效的“双腿迈进”。

新闻推荐

69岁成都卖菜老人办画展

近日,成都一个目不识丁、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卖菜老人,因在废旧烟盒上画铅笔画、钢笔画而走红。他的画在艺术界的朋友圈内广泛传播,引得相当高的关注度,一些人还专程从北京过来买画,还有人送他绘画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一池荷塘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