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普编著整理马训班出来的教育家著名教育家魏传义教
张全普 编著/整理
“马训班”出来的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魏传义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是上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前苏联著名油画家)油画进修班的学员,他在油画、国画、书法、艺术教育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前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政府邀请来华教学的外国专家。1955年至1957年,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了油画进修班“马训班”的教学。当年“马训班”集中了新中国第一代最优秀的中青年油画家,其学员成为后来中国油画界的桥梁,他们中有: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原中国壁画协会会长侯一民以及魏传义等人。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对发展油画艺术非常重视,那时,中国与前苏联关系不错,文化部就委托外交部请“老大哥”“帮这个忙”,对方几番挑选,最终确定由两次“斯大林奖金”获得者马克西莫夫教授负责这个训练班的教学工作。这个班可不好考,全国几个重点美术院校和美术创作室共保送36个尖子到中央美术学院进行考试选拔,最后择优录取了21人。魏传义当年是副班长。他说:“马克西莫夫教授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他带来了俄罗斯完整的油画教学体系,并在教学中融入了独特方法。”1957年,魏传义的毕业创作《歇晌》和习作《街道》等多幅作品参加油画训练班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展出,《歇晌》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1928年5月,魏传义出生在达川区一户穷人家里。他的父亲是一小商贩,艰辛的生活,使他积劳成疾、体弱多病,而母亲在魏传义3岁那年就去世了。然而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魏传义发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家里藏有《三希堂法帖》和《芥子园画谱》。那挥洒自如的书法和意境深远的国画,让魏传义好奇而又着迷。一有空闲,他便照着柳公权和黄庭坚的字帖练习,慢慢领悟出“柳骨黄势”之妙。
1941年,魏传义小学毕业,可贫寒的家境却无法供他继续读书。懂事的他深知父亲的无奈和痛苦,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学业。他向同学借了路费,瞒着家人,偷偷跑到县城,报考了公费的县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并考取了第一名。
在师范学校,魏传义有幸遇到了张风竹和黄敏灵两位老师,他们是魏传义中西绘画的启蒙老师。张风竹毕业于上海美专,是吴昌硕的学生,在诗书画印方面都很有造诣。黄敏灵长于西画,尤其擅长素描和木炭画。在他们的指导下,魏传义在书画上的天分很快就显露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国内知名文化人和艺术家逃亡四川,给魏传义提供了向众多名师求教的机会,比如张大千的学生就曾拿一些大千原作让魏传义临摹。凭借着自己的艺术天分,他“小荷已露尖尖角”了。
师范毕业一年后,魏传义到成都拜刘既明教授为师,学习中国画,后来又在洪毅然等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947年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校5年时间里,魏传义在中西绘画和应用艺术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李有行的水彩和水粉画、白徵明(比利时油画家)的油画,以及比晋吉、何方华等人,都对魏传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52年,魏传义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9年,魏传义赴贵州省江界河收集有关红军长征渡江素材,创作了军史油画《强渡乌江》,后来这幅画成了中国油画界一幅很有名的画作。
魏传义曾长时间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以其深厚的油画功底辅导学生的油画创作。1982年,他指导四川美术学院油画77级罗中立、程丛林等18个学生的毕业创作,他们冲破重重束缚,创造了一批有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震动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画坛。
1985年,魏传义应厦门市市长之邀,从四川美术学院调到厦门大学,主办起国内第一所艺术教育学院,出任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院长。他长期一边教学一边创作,也从学生身上获得朝气和灵感。
1990年,魏传义因艺术教育表现突出获得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颁发的“美术教育奖”;1992年,国务院表彰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魏传义艺术作品格调高雅、自然清新,其力作多次参加海内外许多重要展览,受到广泛赞誉。魏传义曾执教高等艺术院校40多年,兼善中西绘画和书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许多重要展览,并曾在北京、福州,马尼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展,其力作多被收藏、出版或授奖。书画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国际书法大展授予“国际特等金奖”。许多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馆、国务院紫光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宋庆龄纪念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李可染纪念馆、新华社香港分社、菲律宾巴雅士博物馆、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等单位收藏。
(三十)
新闻推荐
“中国人”成“中国入”,“海拔”成“海拨”,13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教辅读物27日被集中曝光。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已对出版这些不合格图书的13家出版社分别予以行政处罚。据通报,此次抽查中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