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破解“地陷危机”?

内江日报 2013-08-14 04:51 大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被不断开发利用,全国各地频发城市道路塌陷事故。专家认为,城市道路塌陷是人类生产活动对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平衡状态破坏所致,应结合探地雷达等科技手段对地下空洞定期普查,防患于未然。

城市道路突显“天坑”

平坦、宽敞是人们对城市道路的印象,但近年来城市道路频繁上演“步步惊心”,路面塌陷“天坑”不断出现。

6月25日,深圳市南山区缘来居小区门口的人行道突然塌陷出一个约3米深、1米宽的坑,途经的爷孙两人跌落坑中受伤。此前一天,深圳罗湖区凤凰路与华丽路交叉也发生了塌陷。深圳今年已发生8起地陷事故,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深圳的频繁地陷并非个例,记者日前从青岛举行的全国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研讨会上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南京、西安、青岛、昆明、成都和太原等城市近年来都发生过路面塌陷。其中,广州市从2008年以来已发生过5次道路塌陷事故,哈尔滨曾在8天内出现7次路面塌陷,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2011年-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在全国20个省区市。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专家李学义介绍,近年来城市道路塌陷发生的城市有一线城市也有二线城市,大多数塌陷发生在城市道路的主干道、交叉路口、地铁车站和基建施工处附近。在发生塌陷的同一地点,有可能再次发生塌陷,甚至是多次。

城市道路频陷为哪般?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王春和对记者说,城市道路塌陷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对大量塌陷事故的观察和分析,地陷往往是多种原因相互影响、叠加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下管线。

“城市地下供水和排水管道若出现破裂,水会往外渗漏,带走管道周边泥沙,加上周边施工扰动、路面车辆震动等,很容易发生流沙或淘蚀现象,形成空洞,日积月累导致路面塌陷。”王春和说。

王春和指出,地下给排水管道破裂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工程质量问题,有些则是因为这些管道不堪重负。

李学义认为,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爆破和震动会破坏地下空间(0米至20米)的地质应力结构平衡,其中以地铁施工影响尤为严重,扰动形成地层脱空、地下管线破坏从而发生路面塌陷。

据了解,全国在建地铁的28个城市中有19个发生过地陷。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探地雷达营销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崔海涛说,人防工程也是城市道路塌陷的诱因之一。多数人防工程都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建设,年久失修,自身坍塌,在北方城市尤为明显。

定期普查防堵地陷隐患

城市道路地陷不仅威胁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容易让公众产生恐慌。如何破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地陷危机”?与会专家认为,对地下空洞定期普查,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崔海涛介绍,探测地下空洞有很多种方法,包括探地雷达、电磁法、电导率法和甚低频法等。结合国外经验,探地雷达最为实用,因为其他几种方法都需要原地铺设各种设备和仪器,引起交通堵塞,这对城市道路来说行不通。

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车载式道路塌陷灾害预警雷达系统已投入使用,它以多通道大型雷达天线阵为核心,有效探测宽度为3.75米,可对地下隐伏的空洞进行多天线同步联合扫描和测量。

“这套系统坐标精确度可达5厘米,在发现有空洞后,政府主管部门即可根据坐标位置采取回填等方式避免发生地陷。”王春和说。

王春和等专家建议,鉴于道路塌陷事故频发,建议将来道路定期维护保养时将地下空洞普查也纳入其中,重点应该关注的区域包括城市主干道、给排水管道密集区、地铁施工区、地铁车站施工交叉点、地铁沿线和大型建筑施工区。

新闻推荐

新模式 新产业 新链条——透过获奖企业看四川民营经济新趋势

8月20日,四川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现场,一项安排颇有深意:四川民营企业的“老大哥们”——新希望、通威等,被安排在前面就座。他们身后,是在此次会上被表彰的百户优秀民营企业——四川...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