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失地不失乐的幸福生活

德阳日报 2012-10-22 03:21 大字

本报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刘福伟

“农转非政策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日子是我以前都不敢想的生活。”今年34岁的邓国木和妻子邱霞是农转非安置户,用自家的宅基地换取洛河小区一套房子,为父母亲购买了医疗和养老保险;在东湖乡石桥社区的帮助下,俩夫妇在市场里经营着一个日杂店。挥别熟悉的农耕生活,住进宽敞明亮的高楼,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洗脚上岸”的他们,有了全新的生活。

2009年,统征土地后,邓国木以前所在的石桥村变身成为石桥社区,他像所有的安置户一样被统一安置在洛河小区,从此由农民变身成为城里人。在邓国木的家里,时尚而简约的装修风格,家电设备一应俱全,整个小家充满着温馨。而在洛河小区里,整个小区环境清幽,绿地草坪、假山亭台、各种健身器材安装在小区广场里。闲暇时,居民们来到小区广场,唱歌、跳舞、健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2009年,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就业、创业,在洛河小区附近成立了一个农贸市场,安置户可在市场里租赁摊位以解决就业问题,邓国木便在市场里租了个摊位,经营日杂用品。

在邓国木的日杂用品店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昨天我才从成都进了一批货,把缺了的货又补齐。做这个行业就像杂家烩,什么你都得配齐。”说话间,不时有顾客前来买东西。10余分钟的时间里,就有三四拨人,邓国木的日杂店显得很火红。

“这个市场总共有130余户经营业主,都是农转非安置户,这是社区为了解决安置户就业修建的农贸市场。”邓国木称。“经营日杂店后,我的生活稳定下来,不用再四处奔波,让我既能照顾到家里,也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据称,邓国木俩夫妻经营日杂店一年收入有五六万元。“搬进洛河小区的时候,我在银行贷了8万元款,用于补齐置换房屋的差价和装修款。现在我的贷款只剩2万了。”

农转非后,邓国木的父母一次性缴够医疗和养老保险。如今到了退休年龄,他们也能够领养老金了,住院也可以报销。邓国木称,前段时间母亲身体不好,在医院住了十来天,医疗费总共4000余元,通过购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自费的项目只有2000余元。“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前有病了也不敢医。”

“父母养老有了保障,没有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壮起胆子创业。”邓国木称,由于他懂电工,又会开车,平时经常帮邻居、朋友安装水电。节假日的时候,他开着面包车帮人跑运输。“现在就想把日子往好里过。”邓国木笑称。

“爸爸,今天老师又教了一首儿歌。”4岁的女儿放学回到邓国木日杂店里,向他说道。看着乖巧聪明的女儿,邓国木称农转非后又一改变便是女儿接受到城里人的教育。如今,女儿在市区一家幼儿园读书,学到了什么东西都会回来给他们展示。 “我希望能给予她最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而以前在农村这些是没办法做到的。”邓国木说,现在国家富强了,经济发展了,各种惠民政策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奔头。

新闻推荐

C919订单总数达380架

中国商飞展位上设置的C919模型(11月13日摄)。新华社珠海11月13日电(记者张毅王攀)在13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