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那个村
在这座城里已待了二十几年了,就像那些砍了多次枝桠的行道树,那个曾经闹热现在冷清的老码头,那座半新不旧的多层院落,从新鲜走向普通走向陈旧,用流逝的岁月去印证自己的过往。我,也是用自己的年华来印证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存在,如今已烂熟得见人便招呼,闲散着走路,眯着眼喝茶,扶着墙回家。
多年来,只要老家人有事相求,我总是热情洋溢地应诺,谁叫我先前是乡下人,现在是城里人呢?为乡邻子女读书的事,帮忙;为乡亲们买乡下难买的农具,帮忙;为乡亲们急诊治病住院,帮忙……唯独没有帮过父母。因为他们从来不求子女,即使求也是为乡亲们求助。父母始终认为,我们帮助乡邻是他们的光荣,他们把这个看得比金子还贵重;所以再难,我们也得强装笑颜强打精神去做,而且还要做好。
当然,乡亲们也是知恩还情之人。我们每次回乡,都会迎来他们的热情招呼,返城时也总有带不完的乡下菜蔬瓜果。后来我们有了女儿,乡下的母亲总是背着家里的鸡蛋和米面油菜,爬上火车又梭下火车,吃力地背进城里看孙女;来一次,背弯一次,来一次,背弯一次,弯到把我的心压得沉沉的痛痛的。后来,母亲弯着弯着便不见了。
乡亲们进城办事来串门,总是夸奖我的单元房比乡下的土瓦房干净,我住的城市比乡下的村庄漂亮,我的工作比乡下人轻松。我也满心欢喜,盛情招待,以至于出现了多次捉襟见肘的窘况。
母亲去世后,父亲被迫进城,并慢慢习惯了城里生活,还特别喜欢我住的水城赵镇,一则这里也是他曾经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二则能见到熟悉的乡里乡亲。从此,父亲便在这座城市安逸地生活起来,拖地→洗衣→买菜→煮饭→洗碗,如此往复,乐此不疲……总之,过去不做的不会的,现在父亲全会了。有了这么一个完全变样的父亲勤持家务,我且享用这城市生活的幸福了!
20年过去了,自父母离开人世后,我便感觉到心空空的,时而心神不宁,时而索然寡味,时而浮躁焦虑。我知道,我开始想家了,这个家应该是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
今天天气闷热,闲居城中。成都诗人朋友发来青城山湖边地里的南瓜、豆角和西红柿等瓜果蔬菜图片,不由令我想起曾经的乡村生活来。割麦子掰包谷栽秧子打谷子挖红苕割猪草磨豆腐喂鸡鸭放牛羊养蚕子这些农活,我都会。我曾经就是因为这些繁重的劳动使自己拼命求学跳出农村并从而过上城市生活的,为何现居城市,竟然浑身老不自在,心里老不踏实?
的确,我想家了,我想我的乡下亲人了,我想我的安身安心之地了。而且,我一直认为,生长地即灵魂地。我生于乡村,我的灵魂也只能安于乡村。
远去的乡村,现在的城市,我的同辈人,我的同类人,你们的灵魂到底要安放何处呢?
王建军(金堂县)
新闻推荐
开展农民工普法活动受访者供图“农民工遇到问题,只要找到我们,我们会把他们当成亲人,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8月9日,谈...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