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优化提升今年将建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
位于兴隆湖畔的天府新区独角兽岛目前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本报记者 吕甲 摄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自2017年7月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作出了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以来,市委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深化认识、积极探索规律、建立制度规范。
今年3月,成都第二次对产业功能区进行优化调整,产业功能区总数保持66个不变,全市产业生态圈数量由17个调整为14个,增强同一产业生态圈下各功能区的耦合效应,科学推动产业功能区错位协同发展。
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挖掘新产业增长点,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推动产业生态圈建设再优化、再提升。13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集结”。成都将围绕14个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通全市域、同城化、跨行政区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提升区域产业配套率,增强产业发展韧性。
创新提能
在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成都高新综保区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部分龙头企业产能继续释放,带动进出口外贸快速增长。2019年,全市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00亿元,同比增长14.07%,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位。
今年,如何在扎实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提能,成都将在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服务高品质科创空间;以功能区核心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主阵地培育创新生态,坚持对外招引和本地培育并重,主动塑造价值链高端品牌,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根据计划,成都今年将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根据主导产业定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的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将抓好头部企业和本地配套,依托戴尔、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聚点成链,吸引和加强材料、设备、应用等配套企业入驻,强化产业链加速形成,并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屏、新经济等环节和领域聚链成片,抢占价值链高端,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将以产业新型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带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做好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协同等要素保障。
抢抓“新基建”机遇,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同样加快布局,将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高铁、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高质量谋划一批重大轨道交通项目。
区域协同
合力共建成德眉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今年2月,成都联合德阳、眉山、资阳通过网络在线形式,共同发布《成德眉资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一)》。本次《机会清单》聚焦“稳增长促发展”,联动成德眉资四城发布了涉及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需求信息526条,成都的清单主要聚焦产业功能区发展,从产业培育、运营管理、配套建设三大领域释放政府需求166项。
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加强区域内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衔接配套,合力共建成德眉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成都将推动成德眉资四市围绕构建重点产业生态圈加强协同错位耦合,充分发挥功能区主导产业集群优势,降低配套成本,切实增强成都都市圈产业极核支撑。
在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中,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将立足成都市在航空发动机、民机大部件等领域比较优势,整合四市资源,强化融合发展,构建以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N个支线和通航机场为补充,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2+N”航空运输保障体系,服务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航空航天产业需求。
去年,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电商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居中西部第一。下一步,瞄准区域协同发展,将鼓励商贸总部企业、连锁经营企业拓展市场,推进“总部+生产基地”一体化,打造“口岸+平台+物流”供应链,构建四城商贸流通协同体系;发挥成都国际口岸、通道和枢纽优势,提升区域开放水平,共享国际消费中心、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合作平合,共同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产城一体
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
昨日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成都当前要全面启动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和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社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政策专业化水平,构建专业化管理服务体系。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动静结合、独立成市理念统筹生产圈和生活圈,将产业社区打造成为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京东方(成都)信息医学产业园、国药生物医药冷链物流基地与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凤凰家园三期锦江河畔……近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生态圈19个项目集中开工,这其中既有创新链、供应链项目,也有产业社区项目,一个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和宜业宜居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外,在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和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等主要承载区域的推动下,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产业总规模达到约4300亿元,并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助推成都成为西部首个医疗产品“空铁联运”通关城市。
围绕“建链、强链、补链”,下一步,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将增强诊断检测设备、疫苗、应急物资研制、紧急医学救援等能力,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与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健康+信息技术、先进医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发展理念,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超前布局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新建人才公寓45.6万平方米、医院和学校等公服设施36个。深化产业生态圈理念,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将聚焦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物流及仓储装备等未来市场,再优化产业布局,开展产业链攻坚,加强强链补链固链,打造面向生活需要、城市管理、社会运行、产业需求的多业态应用场景。
关键要素
结合形势变化精准供应关键要素资源
近日,金堂县淮州新城通航产业片区通航运营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热闹非凡,运渣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数十辆工程机械喇叭齐鸣,金堂县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高品质科创空间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包括通航西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玉溪谷湿地公园、淮州新城片区新居工程在内的16个项目,总投资128亿元。
成都产业生态圈建设还将以功能区企业需求为第一导向,强化产业功能区资本要素供给,结合形势变化精准供应关键要素资源。
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入驻金融服务企业2700余家,金融配套服务机构2200余家。增强金融业资源集成能力,今年,将加大外资金融机构招引力度,搭建外资金融机构精准招商平台,着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总部、分支机构和功能性总部;建强金融人才队伍,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业功能区发展活力。如,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采取“功能区管委会+街道+运营公司”模式统筹管理,明确了8.6平方公里管理核心起步区,着力提升功能区显示度、识别度,动态跟踪头部企业和特色产业链信息,产业规模已进入全国第二梯队前列。
下一步,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将遵照专业化要求持续深化功能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推进机制、管理机构、人力配置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功能区创新专业化运营、实施专业化管理、建强专业化团队、加强专业化协作。
本报记者 宋妍妍 吴怡霏
新闻推荐
隔离期间,适当运动,缓释压力,能提升免疫力瑜静供图隔离在家,与书籍、宠物相伴,保持良好心态,打赢这场“战疫”小云供图雷池供图...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