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养中心托起生活的希望
每天上午10点,半个小时的康复治疗,是吕宏松从去年11月住进青羊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以来的 “必修课”。“相比以前困在家里,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有时候事情太多,感觉都安排不过来。”吕宏松告诉记者。
从2011年10月算起,青羊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已运行一年有余。“有喜也有忧。”作为率先在四川省成立的政府买单型的托养中心,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陈云如此评价。
□本报记者 蒋君芳
37位残疾人同住“快乐之家”
入住托养中心后,55岁的王质成了拥有三个QQ号的“网络达人”。“是病友雷益群教我的。”
王质的三个QQ号分别代表三个心愿:“放飞理想”,希望社会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像自己一样,得到社会的照顾;“公平正义”,代表了自己想做律师的心愿;“我心飞翔”,希望自己能够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入住托养中心前,王质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玻璃人的体质让他常年必须依靠轮椅生活。“以前住老房子,没电梯,我出去一次特别麻烦,必须有人帮助;在这里,我可以‘满天飞\’,10层楼想去哪就去哪。”“陈老师,我现在说话的声音大多了吧。”正在与记者交谈的王质突然扭过头,问托养中心的管理人员陈继娜。原来,王质刚入住托养中心的时候,因为体质差的原因,说话声音很小。托养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吹气球计划”,让他每天坚持吹十几分钟气球,以扩大他的肺活量。
托养中心根据入住人员的不同情况,为每个人制定了一份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正是因为这份康复计划,因脑血栓导致偏瘫的李永富,已经由最初连上下床都必须由别人帮助,恢复到20%的生活事务可以自理了。
被关爱的不仅是体质。出生法律世家的王质对法律很感兴趣,托养中心还特地为他买来一些法律类教材,让他每天都花几个小时自学法律。
需大于供 残疾人助养亟待接棒
虽然王质们赞不绝口,陈云却感到压力巨大。最大的难题在于,托养中心的供给能力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规划,托养中心最多能同时收住45人,目前已经入住了37位;剩下8个床位,托养中心的入住标准把握得更“紧”,“以前符合条件的基本就可以入住,现在需要多次开会讨论,确实是重度残疾者、孤残、低保残疾人等才能入住。”
不得不紧。托养中心试运行前,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在辖区内做过一次调查,有入住需求的残疾人超过500多人。全区持证的残疾人数量为5000多人,而实际的数据还将远远大于此。对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行的托养中心来说,要完全实现入住需求,根本不可能。
要照顾好现已入住的人员,对青羊区政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维持托养中心的日常运转,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为托养中心聘请了4位管理者,18位护理人员,加上厨工等共有40余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工资,残疾人的生活开销,托养中心的日常管理费等算下来,每年的开销就在200万元左右。”
标准“紧”了,陈云心里仍不踏实,“这样的标准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并没有依据。对于所有残疾人而言,这样的标准是否公平也是一个问题。”陈云考虑,下一步可能将执行轮候制度。
上图:社区与医院合作,定期请医生来为社区的老人们进行义诊。
庄世军 摄
下图:金堂县云绣社区互助养老院门口,老人们在这里享受“互助养老”。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摄
新闻推荐
成都作出首例滥伐林木罪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本报讯(记者任鸿文/图)因滥伐林木,刘明(化名)等4人面临牢狱之灾,但成都金堂县人民检察院却对4人附条件不起诉,要求他们在5个月内补种1600株树木,并保证85%以上的...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