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亿”产业为何身陷“两重天”?

四川日报 2012-12-24 17:09 大字

食用菌行业出现产业热、技术冷的尴尬局面——

“产业轰轰烈烈,科研却冷冷清清。”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如是描述食用菌产业的“两重天”。

12月16日,四川迎来了食用菌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食用菌研发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青白江。国字号科研力量的到来,为四川食用菌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在“南菇北移,东菇西移”的产业发展东风下,经过近30年发展的四川食用菌产业,如何利用科技的驱动,撬动产业新一轮的发展?

□本报记者 袁敏

科研开发“欠账”太多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科技支撑不足。科研开发‘欠账\’实在太多,现在怎么追,也还是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签约仪式上,张金霞介绍,食用菌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决定着产业的命运。

来自省农科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食用菌总产量与总产值将分别达到154万吨和60多亿元,产量和产值稳居全国前列,居西部之首,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食用菌成为粮油果菜之后四川第5大农作物,已锁定百亿元产业目标。

与产业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菌种研发却相对安静。据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甘炳成所长介绍,目前全省仅有三家较大规模的食用菌专业研发单位。

张金霞表示,以香菇品种为例,我国还在使用国外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品种,“从这一点上看,至少比别人落后了20至30年。”

“一年如果能引进一个新品种,效益就绝对能保证。”在金堂县清江镇,李心培经营着600多亩的食用菌种植场,他告诉记者,种植新品种要比传统品种高出15%至20%的收益,但引进一个新品种实属不易,“我们现在盯着全国的食用菌科研单位,一出新品种都要跑去看看。”

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技术,始终是摆在食用菌种植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金堂县赵家镇,村里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搭起了菇棚,种植规模已达千万袋。高华兵有5亩多地的姬菇和白苹菇种植场,镇里今年组织的技能培训会,他一次不落地全都到场学习,“如果专家能到家里的菇棚来看看,给点改进意见,一袋菇可能就不止赚七八毛钱了。”

“在镇里能有一到两名科技人员长期蹲点,那真是求之不得。”对技术的渴求,李心培也有同感。在他看来,菇农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技术多是邻里间十几年的经验传授,“没有科学的依据作保障,这样干起来风险高得很,新品种的种植就更谈不上了。”

已有30多年种植经验的石代勇在赵家镇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菌业公司,为克服技术缺陷,公司专门组建了自己的食用菌研发团队,“但关键技术,还是得靠专业科研单位的支持。”

在甘炳成看来,农技推广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到棚里教菇农,但现在全省如此大的规模,我们也显得力不从心,不可能让专家到处去‘救火\’。”

“由于食用菌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许多本来应该做科研的专家都在做推广和技术培训。”张金霞表示,食用菌产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推广体系。她给出建议:各级部门有一个专门的技术推广人员,每一个主产区主产县的主产村,至少要配备一个技术推广站,这样农民种植更加规范,风险更小,增收也就更快。

共享研发平台寻求突破

年关将至,什邡湔氐镇食用菌协会会长张文平日程早已排满,一堂专为全镇500多名种植户开出的病虫害防治辅导课正在筹划。

在湔氐镇,今年的食用菌种植已有1.3亿袋规模,年产值将达到3.5亿元至4亿元。利用和省农科院的合作,种植环节新技术已经在湔氐开始应用。张文平说,菇棚温度、灭菌时间、原料配比等环节,现在都按专家说的来办,“镇里不少种植户还是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技术,有了新技术的指导,现在感觉稳当多了。”

新技术的植入,四川将有更多的食用菌主产区将享受湔氐镇同样的待遇。

据甘炳成透露,一个各级共享的省级食用菌研发平台正在酝酿建设。平台将以重点科研院所为主力支持,引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从食用菌的原始研究起步,将实现育种、培养、种植、推广、深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研发。同时,更多的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样板种植场将在全省各大主产区设立,“适合种什么品种?该怎么种植管理?菇农随时可以到基地看示范,找标准。”

新闻推荐

食用菌博览会金堂揭幕

本报讯(记者颜婧)1月13日,首届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在成都市金堂县开幕。博览会吸引了500余位国内知名院校、全国食用菌十强县、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的专家、代表参加。在为期一周的博览会上,国...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