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金堂:惠民生谋福祉 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民生问题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场冷空气来袭,蓉城气温骤降,2012年的冬天来了。
但位于成都市东北部的金堂县,百姓心中的暖意,让冬天变得遥远——
三溪镇金峰村的低保户王友银,不再为漏风漏水的土坯房揪心,漂亮的新居让他不怕过冬;
五凤镇58岁的村民彭德全,打开水龙头接水烧开,泡上最爱的花茶,热气飘飘。曾经,打井吃水的五凤人连热水都难得烧。
坐了30多年轮椅的老人赖永玲,在空气怡人的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里,与一群朝气蓬勃的管护人员欢声笑语。
这些暖暖的剪影背后,是民生金堂幸福的笑颜。
万事民为先,金堂县委、县政府深知,这是执政为民的要义之一。近年来,在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跻身“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进程中,民生优先贯穿始终。县委决策层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一定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把百姓的家常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把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困难的问题解决好。”
正因如此,金堂县委决策层在回眸过去时,不只欣喜数据的变化,更愿聆听百姓内心的声音;在展望未来时,不只注视宏伟的蓝图,更愿凝望每双眼睛中最真实的期待,“要让每一位金堂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幸福金堂的现在和未来。
老有所依
在百姓心中装上“安全感”
当“养老”正成为社会性话题时,金堂率先破冰。
“感谢这个大家庭带给我的欢乐与照顾,让我很幸福!”9月底,新建开放的金堂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陆续迎来急需关照和关心的人。首批入住的老人赖永玲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舒适的环境、体贴的服务、营养的膳食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她连连感慨“没想到”。
作为成都市第一家 “公建民营”的社会福利中心,一个多月来,已接收城镇“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孤残儿童32人次,代养社会老人38人,预订代养床位140张。
众所周知,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分公建公办和民建民营两种,然而,“前者大都仅服务于特殊困难人群,后者又相对中高端,现状需要一种互补的新模式。”
金堂行动了起来。该县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公开竞标,遴选专业化养老服务管理团队;签订协议,明确责任权利等措施后,成都市首个“公建民营”的金堂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步入探索的轨道。有专家认为,该模式既可减轻政府负担,又可增强养老院本身的管理意识,而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快社会团体 (组织)进入养老行业的步伐。”
为了让该县人民平等享受获得救助和养老的权利,社会福利中心还实行区域化服务,“划分为老年福利区、儿童福利区和救助保护区。在保证城镇‘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孤残儿童入住的前提下,利用剩余的床位为社会老人提供服务。”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金堂变为现实。
宜居宜业
农村困难低保户集体告别土坯房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金堂农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但一些农村低保户和困难群众依然居住在土坯房中。这一民生难题牵动县委、县政府的心。
从2006—2011年,全县陆续完成农村低保户土坯房改造7919户。仅2011年,就投入资金2.2亿元,改造4205户,占成都市改造总量的58.4%,今年,金堂持续发力,对5826户农村困难群众土坯房进行改造,占成都市改造总量的68.5%。
三溪镇金峰村王友银的新家,宽敞明亮。他是农村低保户,住了几十年的两间土坯房,最怕刮风下雨。去年,他被列上“阳光新居”工程名单,于是,“做梦都没想到,没花钱就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在土坯房改造过程中,金堂县灵活采取了异地集中、农房互换、拆院并院、廉租房租住、就地改建等多种方式,并不间断地为入住群众免费送去小家电等生活必需品,更为使其“宜居宜业”,还对不少困难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据悉,目前全县农村低保户土坯房改造区域内建设了现代农业项目42个。截至8月,还对2324个低保对象进行技能培训,推荐256名困难群众实现劳动就业,“让他们不但‘居者有其屋\’,还要‘居者优其屋\’,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
院落改造
“小事”解忧暖民心
7月20日的一场“感恩答谢会”带来的感动,令人印象深刻。4个老城区社区的群众,用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向党和政府表达了住上改造后房屋的喜悦心情。
看完节目,将百姓的幸福笑容记在心间,相关领导干部又匆匆奔赴今年第二批34个老旧院落整治工作现场。群众的“民心之暖”,离不开干部牢记“民生之重”。
“以前上厕所好恼火,要么人太多,要么进去了脏得下不了脚。现在新建的厕所宽敞、卫生,政府的确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大难题。”青果街89号小区的居民何开彬说。
这是老旧院落的通病,类似的烦恼还有道路低洼不平、车棚老旧、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百姓方便舒心”是金堂县民生工作的首要目标,去年起,县委书记王波和县长金城,多次带头调研,并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街道社区,倾听群众关心的问题。老旧院落整治一事也迎来转机,金堂将其列为全县2012年度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
于是,采取“院落自主自治、政府以奖代补”方式,充分发挥群众“自觉参与、自治管理”的主体作用,老旧院落开始从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公厕、绿化美化、物业管理、摊位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何开彬提出的“如厕”难题,金堂一举改建新建标准化厕所蹲位近千个,去掉居民多年的烦事。
该县建设局相关人士说,目前全县已整治54个老旧院落,“既一改院落老旧落后的面貌,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更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增加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
正所谓“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政府,这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希冀,每天都在金堂实现着。
安全饮水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见实效
善治蜀者,治水为重。促进水利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为有效解决全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去年,金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收效显著。金堂县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惦记着百万群众的安全饮用水问题,今年,“全县将以三大水利项目为带动,让全县的水利保障再上一个台阶。”
首先是去年启动、今年底将建成的东风水库扩建工程。据悉,它是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中的重点水源工程之一。据相关人士介绍,它扩建后的水库总库容将达2610万立方米,成为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库,可有效解决赵家、福兴、金龙、三溪等8个乡镇11.62万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并为解决龙泉山脉以东16个乡镇居民饮用水问题的东风水厂提供水源保障。
其次,为从根本上解决全县40余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该县正采取“两大一小”的供水模式,“即抓住东风水库引水渠建成和东风水库扩建工程上马的有利时机,解决龙泉山脉东、西共21个乡镇饮水不安全问题;然后通过高位水池、引泉等小、微型供水工程,解决深丘区分散居住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凤镇喝了几十年“箩篼水”的彭德全就是受益者之一。过去该镇的供水吃紧,水质不佳,但今年9月,东风水渠安全饮水工程主管成功迁至五凤镇,该镇3万多人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最后,“百湖”工程将为龙泉山脉及丘区的生态良性运转再添新动力。据悉,该计划从2011—2014年间,将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建设人工湖100座,新增蓄水能力1000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面10万亩。”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人工湖27座。
□颜婧图片由金堂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保护涉罪未成年权益提出新要求本报讯(记者任鸿)2012年12月27日,记者从成都市检察机关对接修改后刑诉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对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关保护涉罪未成...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