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月内先后与三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多种合作模式今后

四川日报 2012-09-17 17:52 大字

一个月内先后与三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多种合作模式——

今后,“崇州造”产品将更好“卖”了。近一个月来,崇州市连续与成都市一圈层的武侯区、二圈层的双流县和山西省古交市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渗透至工业、农业、城市建设、教育等多个领域。

显然,“跨区域发展”将成为崇州在今后很长时间里的关键词。频繁牵手,将给这座三圈层城市带来怎样的收获?

□本报记者 颜婧

找寻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以“五大兴市战略”为导向,成都区(市)县之间“圈层融合”并不鲜见,如金堂县-锦江区,新津县-双流县。可像崇州这样,密集牵手一、二圈层地区乃至省外城市的,“目前只此一家”。

崇州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成都市区 (市)县之间已有的战略合作,大部分是围绕某一项为重点,继而延伸展开,但如何实现本地区与外地的深度融合,“各地均没有先例与范本,都在摸索。”

崇州的考虑是:与其简单地牵手一地,不如把三圈层地区的优劣一一拆分,然后再重新组装。这也更有利于三圈层地区展现潜力。

这样的优劣比对,让崇州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牵手”方式。记者从这几份框架协议中发现,与武侯区的合作,重在互补——两地在制鞋、家具设计、展销等方面各有错位优势;而双流县作为全省唯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潜力,不仅可以带动崇州发展,也让崇州有望成为其劳动力资源供应地和生产承载基地。

长效机制寻求“真正融合”

“圈层融合”不应是简单的城市“结对子”。该市经信局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世坤告诉记者,“只有细化到具体行业且有相关合作细则的促进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 ‘融合\’。”因此,“牵手”之后做什么,才是考验和印证水平的时候。

王世坤的这份感触源于2007年的一次亲身经历。当时崇州市与某区域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开了一次座谈会、吃了一顿饭、签了一个协议”,“三个一”之后便没了下文,“主要是没有经验,也缺乏长效机制督促。”而当时谈好的崇州市承接180多家相关企业落户,2个月内只来了50多家。

正是考虑到失败“案例”,此次崇州连续推出的圈层合作协议中,细化到了每个合作项目,并列出时间表,作为双方目标考核内容。譬如崇州街子古镇和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打捆营销,甚至细化到了官方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宣传单的印制等。“避免了只有大框架、没有细则、协议一揣好几年没进展的情况。”王世坤如是说。

差异互补构建良性循环

“别说融合,如果这个‘好老师\’肯教你几招,都足够受用”,王世坤坦言,以消费类电子产业为例,双流无疑拥有若干年的经验,崇州光是吸收他们的优秀理念,都可以少走几年的弯路。

因此,优势互补、操作性强是合作的基本理念。“既要当‘好学\’的学生,又要对一二圈层地区的产业转移及时补位。”崇州与武侯重在农业生产供销、电子商务、鞋业制造等领域的互补,而崇州与双流的合作则侧重于“一对一”的合作帮扶,“目前双方已先期制定了15个专项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交叉监督”也被列入区域合作协议。“难道这不怕得罪‘合作伙伴\’?”面对记者疑问,相关负责人坦言,推行联合执法检查,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地和谐发展,形成有序的社会管理秩序,这对城乡环境、城市建设发展都十分有益,“我们会加大对对方建筑施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一般场镇的改造活动进行交流监督,还会建立联合整治‘三无企业\’协同机制,组织联合执法检查等。”

新闻推荐

“互助养老”悄然走进成都

11月14日,袁世琼拎着刚买的肉馅,走向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水井坊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她要和其他老人一起,为水井坊社区“长者互助餐桌”做午饭。这是由负责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爱有戏文化发展中心...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