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说唱俑印证东汉时的艺术繁荣
趣说 绵州
说唱艺术在东汉时期颇为兴盛,以其轻松欢快的艺术风格,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在绵阳博物馆,就有一尊高58厘米的泥质红陶说唱俑,刻画出了东汉时四川地区的说唱艺人形象。这件说唱俑头扎巾帻,结于额前,其上戴一朵小花;着大管裤,裤腿下部有褶皱,赤足;额头有数道皱纹,笑容满面,张口伸舌,作逗乐状;耸肩缩颈,赤裸上身前倾。
最值得注意的是,说唱俑双手捧于腹前,作击鼓状,再配上浑圆的肚皮、夸张诙谐的动作,生动展示了东汉时期四川地区民间说唱艺人的形象。
绵阳出土的说唱俑不止这一件,有的高32厘米,有的达60厘米,从材质来看有红陶、灰陶等。但大部分说唱俑都是击鼓说唱,仅有这件是“以手击腹”。
据介绍,在当时从事说唱的艺人被称为“俳优”,《汉书》中有“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的记载。出土的说唱俑,大部分集中于四川、重庆等地,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东汉时期四川地区艺术活动的繁荣。
受惠于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四川盆地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民间文化艺术较为活跃。据《汉书》记载,巴郡、蜀郡及广汉郡,“民食稻鱼,无荒年之忧,习俗不知愁苦”。东汉说唱俑脸上的笑容,或许正与这种“不知愁苦”的情况息息相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一多)近日,都江堰市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启动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工作,12名多个领域行政机关...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