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井 陪伴我们 20多年, 还要继续为德阳“打气”

德阳日报 2022-04-06 09:56 大字

新2井产气超过10亿立方米“功勋杯”。实习记者付帅摄

生火做饭、洗衣洗澡、冬季取暖……现代生活,谁能离得开天然气?

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在民用和工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到德阳,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阳地区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资源。在旌阳区德新镇,就有一口日产气量达11万立方米左右的气井——新2井,它也是中石化西南石油局采气一厂的“功勋井”,自2007年投产以来,已累计产气超过10亿立方米,为德阳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生活、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供气保障,让经济社会发展有充足的“底气”。

从勘探到出气,

前后历时20多年

德阳市区出发,驱车20分钟左右就到达旌阳区德新镇长江村,“新2井”井场就在这里。“新2井”是这口气井的编号,在油气工作者口中,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功勋井”。

说起“功勋井”,井场历任站长都很自豪。因为它曾创下西南石油局采气一厂单井平均日产最高、累计产气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三个之最”,“功勋”实至名归。

天然气,顾名思义就是自然中存在的可燃气,蕴藏在地下约3000-4000米的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比重0.65,比空气轻。早在1984年,油气工作者在对川西绵竹孝泉构造深部须家河组的区域探井中,就发现了“蛛丝马迹”。后来,经过第二物探大队多年勘探,2004年,新场构造T51地震反射层获得重大收获。再后来,这个位于德阳境内的气田终于被成功发现并投产,也就是德阳人所熟知的新场气田。

“2006年11月7日开钻,2007年6月18日完钻,2007年6月28日投产,前后不到10天。每天的产气量能达到45万立方米,后来因为‘5·12’特大地震的影响才降下来。”说起新2井的历史,已经担任多年站长的刘强烂熟于胸。所有和新2井有关的数字,早已烙印在了他的心里。

在井场作业区,记者注意到了门口一排特殊的水彩画,上面记录了新2井的发展史。“当时的川西采气厂(现采气一厂),可以说是集齐了全厂之力,挑选精英骨干分两批进行攻关,成功克服了孔板式节流阀、处理地层水等困难,确保新2井顺利投产,并且成为了‘川西第一深井(不含硫化氢)’!”

“功勋井”功勋赫赫,

“10亿方”实至名归

时间回到14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天。

彼时,新2井的日产气量稳定在45万立方米左右,主要供应德阳及周边地区。天摇地动过后,绵竹、什邡、都江堰、安县、彭州……一个个满目疮痍的重灾区,也都是西南石油局众多气井的所在地,大地震使几十口钻机、数百个井站、近千口气井受到影响。最直观的比较就是,新2井的日产气量骤降至17万立方米左右。

“当时真担心这口井没气了,心里很焦急。那么多人、那么多年心血才打造出来的‘川西第一’,可不能毁在我手上啊!”当时的站长邹光俊回忆道。

万幸的是,新2井还是挺过来了,产量保持稳定。地震过后,很多单位、部门和社区纷纷组织起来,搭建临时帐篷,食堂敞开供应,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是,那么多安置点,那么多人要吃饭,没有天然气怎么办?

得益于上下一心的精神状态,也得益于新2井稳定的产量,在确保井场输气安全的前提下,他们喊出了“安置点建到哪里,天然气就供应到哪里!”的响亮口号。在震后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新2井不仅保障了德阳地区的供气,还为北川、都江堰等地的数百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及时输送了天然气,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积极保障。

“说来也巧,从那以后,新2井的产气量一直很平稳,虽然没有恢复到震前的最高水平,但一直很连续、稳定,这在那场特大地震的大背景下是很不容易的。”邹光俊告诉记者,从“5·12”震后几个月直至今日,新2井一直保持着每天10多万立方米左右的产量。截至目前,新2井已经连续安全生产5300多天,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10亿立方米,是当之无愧的“功勋井”。

去年全市日均供气

已达500多万立方米

4月2日,晴。连续多日的降温天气后,德阳终于迎来了暖阳,气温也回升至20摄氏度。家住沂河街的刘婆婆笑眯眯地关掉了暖气片的开关阀门,说是终于有了春天的模样了。“还是现在好啊!电暖器不暖和还有空调,空调太干了还有地暖。虽然气用得多、成本有点高,但家里始终暖洋洋的,多好!”

如今,像刘婆婆这样自行安装供暖设施的市民,每年都在增加,随之而带来的,就是德阳的天然气用气量持续上升。目前,德阳居民生活用气和部分企业工业用气都来自德阳及周边地区的数十个输配气站。天然气井采出的气,通过输气管网汇集到这些输配气站,再转输到天然气销售企业,最后接入千家万户。

据中石化西南石油局油气销售中心市场营销部副科长叶宁介绍,每年从11月开始到次年3月,是德阳市居民冬季采暖用气供暖季。以刚刚过去的这个供暖季为例,仅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就向德阳输送了约6亿立方米天然气,平均每天达400多万立方米。

而根据市经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全年,全市供气总量为19.1735亿立方米,其中中石油4.0897亿立方米,中石化15.0838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德阳全市日均供气已经超过500万立方米。比2020年同期增长18.0%。

助力世界级清洁能源

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在我这么多年管理过的这么多口气井中,新2井真的是太特殊了!”第八任站长钟云回忆,该井目的层是川西地区新场构造须二段,属超深、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特低孔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新2井进入地层水快速上升阶段,产水量大幅度上涨。

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地说,井口温度高达90多摄氏度,每日产水量300多立方米,高氯根含量每升高达70000多毫克。当时,由于未搭建地层水综合利用站,地层水全靠车运处理,新2井每天需要拉运地层水17车左右。高氯根还容易导致管线腐蚀,井场的排污管道每月就要一换。

如今的情况好多了。通过地下管线,含高氯根的地下水从井口直接输到几公里外的地层水综合利用站,经过一期蒸发车间系统处理,“消失”的氯根浓缩后变成了盐浆,再通过干燥车间的离心机进行脱水、最后再由干燥床烘干,就被加工成了工业盐,实现了“变废为宝”。截至目前,利用站已累计生产工业盐14万吨,用于日用化工、建筑行业早强剂和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领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满足德阳及周边地区的用气需求,新2井仍然承载着下一步须家河气藏高效开发的期望。”中石化西南石油局采气一厂德阳采气管理区经理唐勇表示,在奔向下一个“10亿方”的征程上,有了新2井的开采经验,他们将进一步处理好气水分布的复杂性、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气井产能差异巨大、储层改造与保护方式的优选等难题,从而实现新的突破,在德阳地区再建一个“新2井”,为更多用户提供清洁燃气,也为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提供能源支撑。

“功勋井”还将继续陪伴德阳人,为我们鼓足“底气”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实习记者付帅本报记者王三春

通讯员宋菁妍范伊娜

新闻推荐

雪花,在春天飞舞

都江堰市友爱学校2020级1班尤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迎着晨曦,我们一家人踏着朝阳的斜影,照例...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