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关故乡的书

成都日报 2021-12-14 02:02 大字

一本有关故乡的书,我曾经带着它远走他乡,又回归故里。

1990年3月,初中毕业的我应征入伍,到了遥远的北方吉林市。进军营,别的战友带的是青城山老腊肉、李冰贡酒、郫县豆瓣等家乡特产,我带的则是初中课本及一本《新华字典》,还有《天府明珠——都江堰市》。

为什么会隆重地带上这本书呢?答案只有一个:当时我们农村娃没有课外书,唯一能得到的就是这本乡土教材了。

《天府明珠——都江堰市》成了我的文学启蒙书,从书中我熟知了家乡风土人情,还结交了天下朋友。我常以此书内容为全国各地的战友骄傲地讲起我的家乡都江堰,由此,都江堰也进入了战友们的记忆。现在年年都有战友以及家人朋友来都江堰游玩。

此书编撰者何正泰的名字自然也深深烙进了我的记忆。盼着有朝一日认识。

1994年我退伍回川,到一家杂志社工作。出席一次活动时,我居然有幸认识了时任《玉垒诗刊》副主编的何正泰先生。后来我离开那家单位回到都江堰,何先生知道我在为就业发愁,主动说可以帮我在文庙街开个书店,借我300元做启动资金,并动员成都市的文朋诗友先送书到店里,卖后再结账。我深受感动。

后来与何先生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自然就对先生编撰《天府明珠——都江堰市》一书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职业教育兴起,何先生奉命参与筹办都江堰职业中学旅游教育专业学科。但当时都江堰的职业教育还是一片空白,没有现成的教材,何先生就自己动手编写。薄薄的几页油印讲义,先生却能把它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一些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都在他的口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精彩故事,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也大加赞赏,要他在此基础上编写一本乡土教材,不仅作为职业中学的旅游专业教材,同时还要作为普通教育的乡土教材。

何先生欣然领命。写书是一项大工程,除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还要走访一些专家学者,更要实地调查研究。为此,他特地买了一部“海鸥”牌照相机,一有空就翻山越岭作实地踏勘、采访和拍照。如都江堰历史上有著名的“灌阳十景”,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却似是而非,为了弄清楚“灌阳十景”之“灵岩圣灯”,他就曾数次到灵岩山走访,写下如下文字:

“灵岩圣灯为‘灌阳十景’中一景,每当夏秋之夜,灵岩寺外万籁俱寂,在幽暗无边的空谷里,灯火荧荧,或远或近,或明或暗,大如辰星,小如流萤,上下浮游,闪烁不定,神秘莫测,故民间有‘万灯朝圣’之说,其实这是与‘青城神灯’一样的自然现象……”

文字虽短,所费功夫不短。

准备工作就绪,何先生在酷热的暑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伏案疾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气呵成写就《天府明珠——都江堰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正式出版发行了此书。全书共10多万字,从历史概貌、自然风光、城乡风貌、游览胜地、楹联诗文欣赏、旅游服务等方面对都江堰、青城山作了详尽的介绍。据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乡土教材,不仅都江堰市的学校在用,四川省其他的一些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也在采用,反响极好。所以说先生是乡土教材编撰先行者,一点也不为过。

与这本书、这个人的缘分,令我受益终身。从何先生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文化人的高贵品质,也明白了自己该怎么为文为人。

文佳君(都江堰市)

新闻推荐

10日24时成都“三绕”全线通车 成都都市圈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

成都“三绕”航拍■成都第三条环线高速公路,也是成都都市圈又一环线大通道正式通车。■12月10日上午,成都都市圈环线高...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