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这颗桃 新年还有多少“小目标”
□本报记者 闻亚 阚莹莹
“1月20日前完成猕猴桃冬季修剪和清园工作,同时,做好果园防冻、溃疡病防治、春管物资准备和新建园管理工作。”1月4日,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发布新年第一期农技气象协同服务周报,向全市猕猴桃种植户提供当前果园管理要点提示。
进入冬季,在都江堰,10万亩猕猴桃陆续进入休眠期。去年(2020年)都江堰猕猴桃产量达18.6万吨,产值达18.63亿元。
稳产增收,这只是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其中一个目标。从1980年都江堰引进第一个“海沃德”品种试种成功以来,40年来,都江堰猕猴桃产业不断发展,品牌价值已高达21.84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总结刚过去的一年,都江堰猕猴桃收获颇丰。2021年,这一特色产业也有了更长期的规划。
回望2020
频频亮相全国舞台
去年12月,一场都江堰市猕猴桃科技特派团专家座谈会在田间举行,来自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成都农林科学院、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的专家跟随种植户,现场考察猕猴桃田间管理工作。在其中一个果园,专家发现部分树叶叶脉发黑,与健康树叶差别极大,现场种植户反映自家猕猴桃也出现了这种并不常见的情况,来自省农科院园艺所的专家涂美艳当即摘下问题树叶,带回实验室检测。
去年9月,四川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正式挂牌,这是中国农村技术专业协会在四川设立的6个科技小院之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进专家人才,服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座谈会,也是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的一次总结会。“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的成立,这是今年协会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引进专业人才,和企业共同攻关产业难题,更容易出成果。”座谈会上,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告诉记者。
不只是科技小院的成立,刚刚过去的一年,都江堰猕猴桃收获满满。
4月,都江堰猕猴桃龙头企业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一由猕猴桃种植户抱团成立的品牌营销企业成为全省首家获得该认证的猕猴桃企业。
8月,广州世界农业博览会,都江堰猕猴桃获得2020中国农业“金棉奖”优质农产品奖。
11月,2020中国农村电商供应链博览会,都江堰猕猴桃获得“中国2020年度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12月,都江堰猕猴桃上榜“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布局2021品种、市场、品牌多方发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晏志强看来,都江堰猕猴桃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开端,要牢牢握住品种、市场、品牌多个抓手。
品种知识产权,对于正走出国门的都江堰猕猴桃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核心竞争力。“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都江堰猕猴桃老产区,针对产业结构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尤其是品种改良,抛弃没有自主知识产业的品种,引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这对于都江堰猕猴桃更好地走出国门,非常关键。”晏志强说。
除了品种改良,市场拓展和品牌打造也是都江堰猕猴桃发展的重要抓手。
晏志强告诉记者,市场、品牌和品种都息息相关,都江堰是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已经实现批量出口泰国、欧盟、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对都江堰猕猴桃至关重要,而要实现市场拓展,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拳头品种和产品。
品种改良,市场拓展、品牌打造,这是都江堰猕猴桃自身提质增效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而区域文化优势,让这一特色产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都江堰是三遗之城,发展旅游产业,猕猴桃产业要能够融入其中,抓住每年3500万的游客,发展精深加工等各类产品。”晏志强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都江堰猕猴桃仍面临用地难的问题。晏志强建议,有关部门可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企业合理配套设施用房。
新闻推荐
成都东门今后也能看大熊猫了龙泉山“熊猫之窗”核心区建设工作启动
成都东门今后也能看大熊猫了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力)在成都网红景点丹景台附近,又传来好消息,龙泉山“熊猫之窗”项目来了...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