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 你就是最美的风景

铜川日报 2020-05-08 07:31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敏组稿

编者按:游客自觉排队、佩戴口罩,按照1.5米的间距等候,接受体温检测并进行实名登记后进入园区;景区地面干净整洁,随处可见醒目标志,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大家把纸巾、矿泉水瓶等垃圾扔进垃圾桶中,不少游客还自备垃圾袋,不让垃圾落地……“五一”期间,记者走访部分景区发现,绝大多数游客都能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在游玩时遵守秩序、爱护环境,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文明旅游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自觉行为,通过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文明旅游、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旅游,这不仅仅是成年人要遵守的,我们还应该将文明旅游的理念传达给广大少年儿童。本期,就让我们谈谈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吧!

从小做起 文明旅游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 李婉晴

阳光明媚,春日正好。一个美好的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首都——北京游玩。

我们首先去的是一望无际的万里长城,来到长城脚下。我仰起头,不禁感叹:这万里长城果真雄伟,真是名不虚传啊!

说着,我便和爸爸妈妈来到城墙上,那真是气势磅礴!大风呼啸而过,吹得我睁不开眼睛,游客们纷纷躲避到城墙后面。终于,风停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于是,我们便继续往上走。

忽然,在不经意间,我发现在那城墙上竟有许多地方都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看着那古人留传下来的无价之宝,却被人刻上了永不能抹去的印记,让我无比悲愤。那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民族文化瑰宝啊,却被他们如此破坏!

长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如果说这美丽的建筑景观被人为抹上不文明的印记,那真是大煞风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国常常以礼仪之邦自居,但有些国人的行为却与这样的称号背道而驰。长城上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都江堰河流中数不胜数的矿泉水瓶;大草原上遍地的食品垃圾袋,都将某些不文明人的素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是的,如果环境被人们继续破坏,不仅让那秀丽的山河景致变得不美好,还会给大自然带来无尽的损失。

所以,让我们赶紧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文明出行,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看到垃圾主动捡起;如果有人随手丢掉垃圾,还要上前劝阻;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加强教育 做个文明旅游人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教师 肖珍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家久居的中国人终于迎来了五天的五一长假。

在人们走近名胜古迹,走进田野自然,享受美丽风光之际,一些不文明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北京天坛公园有500多年历史的明城墙被同一人连续三年刻字。与此同时,早在2017年,著名的天坛回音壁被不少游客刻画成了“留言墙”。

实际上,这样的事早已屡见不鲜。每逢假期,一些游客在旅游时乱刻乱画、随地吐痰、大声说话,很多甚至在埃及的金字塔等国外著名景点引起媒体报道,引发当地居民反感,严重损害中国国际形象。

文明是水,流淌在那慢慢的五千年历史中;文明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种,相传在代代炎黄子孙的手中;文明是发动机,正在推进社会的进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但是一些国人近些年的不文明行为,却令人寒心。因此,加强国民文明旅游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结合学科特点,教育学生文明旅游,从小做起。比如,在教学“名胜古迹“单元中,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却遭到了严重的毁坏。通过一系列视频和图片,学生更是感受到保护文物已刻不容缓。他们会自发写倡议书,呼吁大家文明旅游。

另外,在平时的队课活动中,我们也号召学生们文明出行,要时刻遵守公共规则。要做到排队买票,爱护公物、保护文物,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同时,也注重教育学生,从小要有主人翁意识,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应学会劝阻。

只有这样从自己做起,并且去影响周围的人,在长期的文明旅游教育中,学生们才会更加注重文明旅游。惟其如此,我们整个国家才会越来越文明,无愧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名。

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家长 赵娅莉

旅游是人们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愉悦心身、强健体魄的美好追求。中国古人倡导不仅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人们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追求精神的享受,旅游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年来,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像乱扔垃圾、插队、文明古迹刻字等,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改善中国公民的国际形象,不仅是管理部门的事情,更需要普通旅游者的共同努力。

如何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呢?我想,最好的方法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必须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家每年会有至少一次的长途旅行,出门前我会在车上准备几个塑料袋,专门装垃圾用,在车上吃过的水果皮、零食袋子等全都装在垃圾袋中,到服务区或者加油站时扔到垃圾桶,这么多年一直如此,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现在出门不用我准备,她已经会提前准备。每逢周末,我们也会出去烧烤,这时我们会准备多一点的垃圾袋,把垃圾分类带走,孩子也知道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我们不能去破坏它,遇到别人扔的垃圾,她也会主动捡起来。像买票自觉排队、不在名胜古迹上胡乱涂抹等事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我们个人作为出行旅游的主体,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尤其在出境游中,中国游客不仅代表的是个人形象,更代表国家形象。所以,要文明走天下,做文明旅游者。

文明旅游贵在行动,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让文明旅游成为新常态,向世界展示文明中国。

新闻推荐

平稳有序 全程体验景区“安全网”

平稳有序全程体验景区“安全网”测温进入5月2日,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戴着体温测量头盔实时测量游客体温。张师摄有序排...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