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9前三季度经济 总体平稳 稳中提质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47.26亿元,同比增长8.1%

华西都市报 2019-10-29 03:35 大字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47.26亿元,同比增长8.1% 杨仕成制图

今年以来,成都按照“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总体部署,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成都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2019年成都前三季度经济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提质。

“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4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据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3个百分点。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1.6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81.7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23.9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比为3.7:40.5:55.8。

A

经济结构优化

三大产业均有亮眼成绩

从产业构成来看,前三季度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均有亮眼表现。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工业经济在前三季度发展稳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工业增加值4159.88亿元,同比增长7.7%,对成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连续12个月保持在8%以上。优势产业支撑有力,37个大类行业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产业分别增长13.5%、11.6%。

在产业结构方面持续保持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业增加值增长21.7%、16.6%。新兴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85.5%、110.6%、48.9%。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前三季度发展稳中向好,对成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9%。规模以上服务业稳中有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73.4亿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8.0%、10.5%。金融业稳步发展,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324.75亿元。此外,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544.36亿元,快递业务总量增长21.5%。

农业生产稳中趋缓。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开工442个,实际完成投资460.2亿元。

B

国际品牌首店

新增371家,数量仅次京沪

稳中有升,是成都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和对外贸易呈现出的共同特点。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9.6%。部分行业投资加快,制造业投资方面,建材工业、医药工业投资分别增长41.6%、20.6%。服务业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分别增长12.9%、17.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4.5%,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23.6%。其中,教育、公共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0.2%、35.1%。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1亿元,同比增长9.7%。消费升级稳步推进,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8%、18.7%、10.0%。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96.8%、53.1%、457.3%。网络零售较快发展,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527.3亿元,增长10.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首店”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新增落户国际品牌首店371家,超过2018年全年首店数量,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对外贸易方面,实现进出口总额4156.1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实现出口总额2336.6亿元,增长24.2%;进口总额1819.5亿元,增长12.1%。贸易结构优化调整,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38.7%,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8.3%,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涡轮发动机、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出口额增长31.3%、37.1%、2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额1178亿元,增长18.3%,占全市的比重为28.3%;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2.1%、21.6%。综合保税区增势良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6%,进出口规模已连续18个月居全国综合保税区首位。

C

经济发展质量

新经济重点监测企业营收196.2亿元

翻开前三季度成绩单,不难发现成都在发展经济时将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

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新经济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通过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双百工程”,今年从1月到8月新经济百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增长29.5%。同时,推进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新增A股上市公司6家,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绿色发展成效同样显著。《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这部国内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法规的制定实施,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助力。在成都,遥望雪山成为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15天,同比增加17天,无重度污染天。同时城市绿道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各级绿道3296公里。

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今年以来,成都市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着力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成德绵、成眉乐、成资、成遂、成雅铁路公交化运营加快推进,3条城际公交稳定运营。此外,企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累计签署投资项目238个,推动企业向市(州)转移升级。

开放通道持续拓展。本着高水平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目标,成都市加快构建“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立体大通道体系。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布局,国际航线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随着“稳就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6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增长9.8%。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大力推进优教成都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65所,新增学位约4.6万个。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26.24万人、523.07万人、574.2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

D

“三城三都”建设

加快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相关意见,为东部新城加快建设指明了方向。前三季度,“东进”区域投资增长11.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均有重大进展,其中龙泉山森林公园基本成型,奥体城建设有序推进,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项目投资244.8亿元。

正在进行中的第十二届金钟奖,让世界再一次注视成都,当前成都建设“三城三都”的步伐正加快。

在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方面,“夜游锦江”“夜游都江堰”等夜间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接待游客19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国际会展之都加快建设,举办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2019数字世界博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成都在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加快建设,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29.7%,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5.1个百分点。国际赛事之都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国际剑联女子重剑世界杯、铁人三项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13场次。

与此同时,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减税降费成效明显,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7.1%,个人所得税下降24.2%,分别低于上年同期2.5、46.7个百分点。

据成都市相关负责人透露,综合来看,成都市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明显。

下一阶段,成都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抓好“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的跟踪落实,加快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杨晨

新闻推荐

面朝田野再出发

缪英(都江堰市)山村梦酣,每天凌晨4点左右老杨(老杨本名杨帆,但他习惯人们称呼他老杨,听来亲切。)就醒了,黎明的寂静让他此时的思...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