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田野再出发

成都日报 2019-10-28 02:27 大字

缪英(都江堰市)

山村梦酣,每天凌晨4点左右老杨(老杨本名杨帆,但他习惯人们称呼他老杨,听来亲切。)就醒了,黎明的寂静让他此时的思维最为活跃:最近青苔该怎么防治?小龙虾又该增加高蛋白了,基地还该拓展些什么项目……一小时的冥想让他找到很多灵感。5点,老杨起床去池塘里扯地笼,小龙虾昼伏夜出,头天傍晚放下去的地笼,一早再收上来,每一网都差不多二三十斤。8点左右,老杨就开始分拣小龙虾,按照个体大小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等。中午午休,下午售卖。傍晚时分,老杨开始一个一个池塘地对小龙虾进行投喂,一根竹竿、一块长方形塑料板,老杨泛舟池塘,一圈圈荡开的波纹好似他舒展的笑脸,在余晖的照耀下,老杨撒下希望,收获理想。

今年夏天,随着安龙镇虾蟹节的成功举办,老杨和他的小龙虾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他养的小龙虾个体肥大、肉质鲜美,由于是清水养殖,其小龙虾的外表又很干净。跟老杨攀谈才知道,他不仅有着认真执着的创业精神,更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养殖第一年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虾肥蟹美清水漾

导航输入吴家老碾。走天府大道、彭青路,穿过一条1公里左右长的村道,村道两旁高大的水杉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蒲津社区就掩映其间。顺着路边的指示牌,很快我们就到了蒲津社区11组稻田虾蟹养殖基地。村道一旁是玉米地,快成熟的玉米棒子似要破壳而出,紫色的是茄子、青红兼有的是番茄,在一览无遗的坪坝上,远处的青城山就在前方,微风吹动,头顶上的小风车呼啦啦旋转,让人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田园!”

老杨的300亩虾蟹养殖基地就分布于田园间。

池塘边的太阳伞下已经站满了垂钓的人群,一根简易竹竿、一块猪肝做饵,左手持钓竿、右手握渔网,只等大虾上钩。垂钓图的就是一个放松和乐趣,所以耳边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哎呀,差一点就钓上来了,怎么又掉下去了呢?”“快看、快看,大虾在前面。”惊呼声、欢笑声似把水面惊起了微澜。

说起养虾的初衷,老杨笑称人生总是有许多的“偶然”。5年前他去云南旅游,旅行途中碰到一位投缘的中年男子,两人很快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了解到对方一直在从事水产养殖并且效益不太好时,老杨暗想:“水产养殖真有那么难吗?我倒想要试一试呢!”说试就试的老杨随后在这位朋友位于四川眉山的养殖基地试养了几亩小龙虾,他做事的严谨态度和一般人不同:小龙虾什么时候该投苗?它们的生活习性怎样?如何提高产量?边思索边学习,通过4年的反复实践,老杨做到了心中有数。

去年夏季,老杨怀揣着经验和满腔热忱回到都江堰市,反复考察后,在安龙镇蒲津社区租下几百亩地,开始了他的小龙虾养殖生涯。

沉下心来做农民

一顶草帽、一把铁锹、一双拖鞋是老杨的标配。如此接地气的他,也早已习惯人们以“老杨”来称呼他。一年时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老杨从180多斤变成了如今110多斤,精气神十足。

今年56岁的老杨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更轻松的生活方式。

回忆当初,老杨毕业后端上铁饭碗——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不喜欢按部就班的他,辞掉公职,一门心思钻研起“生意经”,过了一段志得意满的日子。随着年岁渐长,老杨内心逐渐澄净,他越来越忠实于内心的声音:“现在哪个喊我捡金子我都不去,只想脚踏实地干一番更有意义的事。”

于是老杨拉上弟弟,两人一起到乡下当农民。

有了前些年的积淀,老杨开始大刀阔斧地干:挖好池塘,从湖北运来虾苗和水草,开始了他的水产养殖之路。这些年,老杨通过外出学习,积累了很多理论知识。可理论一定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得出的最终结论才是自己的“宝贝”。所以就连种植水草老杨都有自己的见解,“江苏等地一个池塘只种一种水草,而我则根据都江堰市的气候特征和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种了3种水草,让它们在不同温度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小龙虾在什么时间段该怎么投喂,老杨都有详细记录。据介绍,小龙虾是甲壳类生物,呈跳跃式生长。所以在蜕壳前后的一星期,需要对它们进行高蛋白喂养。水温高的时候,水溶量大,小龙虾活动频繁,这时候也需要增加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而在高温期,还需要加入大蒜素和防肠炎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老杨眼里,只有把养殖对象拟人化,和它们建立情感,你的付出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泛舟池塘撒希望

下午5点,跟随老杨去池塘喂食。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他在池塘的田埂边种上了玉米、大豆等,成熟后的玉米大豆就成了小龙虾最好的食物。

“看见水草了吗?它们好漂亮!”“水草在哪里?”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只有小龙虾吐出的一个个小水泡,随着水汽蒸发在水面上形成氤氲之气。而水草,却始终没看见。为了一探究竟,我搭乘老杨的“塑料船”,到池塘里一看究竟。

池塘很大,一个有几千平方米。站上“塑料船”,老杨竹竿轻轻一点,水波一圈圈荡漾开来,船就离开水岸,向深处划去。越到中心,水质越清澈,终于看清了水草的真面目。嫩绿的水草在水底下编织了一个清新的世界,水波荡漾,水草摇曳,它们看似柔弱,却对小龙虾起着保护作用,能帮着小龙虾躲避天敌,还可以在小龙虾蜕壳期间提供独处的空间,让小龙虾能够较为顺利地蜕壳,大幅度提高了小龙虾的蜕壳存活率。

夕阳西下,老杨抓起一把把饲料向水中抛撒,动作优美,好似天女散花。干农活是辛苦和劳累的,可老杨却甘之如饴,心中喜悦,“撒一把饲料下去,或许明早小龙虾就又增长了一点点,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老杨说。是的,播撒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理想,老杨正朝着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成功经验再复制

生产高品质、高产量、高社会效益的小龙虾,目前老杨已经做到了。

在跟老杨交流的两个小时内,不时有附近村民前来购买小龙虾。有的是自己吃,有的是餐馆根据客人的需求来拿货回去加工。徐老五就住在老杨养殖场后面,仅一墙之隔。他购买了5斤大个头的小龙虾,“家里来了两个朋友,我要用我们当地最好的小龙虾招待他们。老杨的小龙虾肉质鲜美,前面吃了几次感觉味道都很巴适。”

从小龙虾水产养殖到走上餐桌,老杨所在的蒲津社区11组已经形成了产销产业链。而该社区的很多村民都是直接的受益者。在乡镇和社区的牵头下,现蒲津社区已经打造成了垂钓、观光、美食、休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水产养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老杨说他一是坚持,二是探索。只见工地上挖土机正在紧张地作业,那是老杨在为“帐篷酒店”的搭建做准备,“年轻人喜欢探险和激情,在帐篷里数星星应该会带给他们特别的体验。”

老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养殖小龙虾的成功经验不断复制,帮助更多有追求的年轻人实现梦想。“未来,我这里还将打造娱乐区、观光体验区、亲子乐园等,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田埂两边将种上向日葵,成熟的季节会是金灿灿的一片。”老杨将目光投向远方,未来这里一定会成为大家所期待的模样。

新闻推荐

锻造硬核技能 助职工圆梦出彩 成都市“在职职工万人免费技能提升培训5年计划”正在进行中

“把宝宝的头抬起来,把手伸进去,放在臂弯处,放下,顺势抱起宝宝……”近日,在成都市锦欣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的技能提升培训班现场...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