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施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都江堰市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发展大幕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2-21 06:02 大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都江堰市早在去年就启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基本一致。当年该市专门以“1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都江堰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计划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高标准小康目标。按照规划,都江堰市2018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将实现30亿元。

立足本土特色文化

水月社区群众“掘金”民宿旅游

水月社区坐落于柳街镇正东方向,成青快速通道贯穿其中。估计很多人都不曾想到,这个长期被“脏乱差”所困扰的社区,仅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白净美”的完美蜕变。2015年,水月社区又亮出大手笔——启动以慢生活休闲为特色的民宿旅游体验区建设,陆续建成了高端民宿、特色农家乐、树屋客栈、树屋休闲吧、生态观光农业、乡村大舞台等六大类业态。

2015年6月20日,水月社区启动民宿村落改造,发动群众发展民宿旅游。仅用20天时间就发展18户,民宿旅游初具雏形。他们最早的做法是成立民宿旅游协会,年轻能干、会吹拉弹唱又见过不少世面的周仕强任会长。

要搞民宿旅游,资金从哪里来?周仕强曾经是柳风艺术团成员之一,夫妻俩搞乐队和操办红白喜事,前些年也挣钱不少。为了搞游客接待中心,搞基础配套,周仕强投入二三十万元,很快就用完。怎么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干下去!经与妻子商量,他把自己在镇上仅有的一套房子卖掉了,将卖房所得的七八十万元,全部投进民宿旅游业。在周仕强的带动下,很多老百姓陆续行动起来。水月社区也争取了市上的部分资金支持。

悄然变身的水月,不止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更带动了本村农民投身旅游的热情,民宿经济如花绽放。民宿旅游搞起来了,老百姓投了资金,需要赚到钱。如何帮助农户招揽生意,如何做大做强民宿旅游?对水月社区党总支来说,宣传营销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此,他们采用的方式是互联网,如今携程网、途家网等都是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外,还跟成都周边的微信平台合作,效果也比较明显。目前,老百姓每月每套房子能够挣到1000多元左右。

从让村庄“美起来”到让村民“富起来”,柳街镇不断放大乡愁旅游资源,努力使乡愁成为乡村旅游的灵魂。从护好一汪清清流水,到稻草编织的创意物件;从白墙黛瓦的民居,到散发着儿时记忆的小吃;从深挖诗歌文化,到整理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从借助文艺手段,到打造田园诗歌小镇……乡愁被作为整合资源的主线,推动乡村旅游不断升温。

据水月社区党总支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大胆构想建立“民宿创客基地”,吸引更多有田园梦想的外来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到水月社区。社区将制定优惠政策,把老百姓的资源和现有的市场对外展示,架起百姓与市场的桥梁,将水月社区打造成为“民宿创客村”。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永寿社区群众走上致富路

都江堰市永丰街道永寿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这里道路宽阔,环境整洁,老年活动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里,村民们愉悦的笑容,幸福生活触手可及。这些都要归功于社区新居党建、新业党建、新风党建的“三新党建”模式带来的利好。

在农业生产的蔬菜产销方面,社区党总支结合本地人多地少、规划和产业受限的实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2年正式成立了东篱蔬菜种植合作社,并设立了党支部,推广大棚蔬菜和有机蔬菜,开展集约化种植,带动村民多元增收。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带动和辐射周边的胥家、聚源等乡镇农民种植蔬菜和水果。

8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周汝安坚持每天早上3点过就准时起床、洗漱,赶往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蔬菜,然后骑上自己的电瓶三轮车到市场去卖;70多岁的老党员易群德也是每天很早就起来下地采摘蔬菜……说起每天这么早就起来劳动,周汝安笑着说,“老党员应该做好带头示范,感谢党的好政策”。同时,党支部3名技术尖子还无偿地开展技术指导提升产品质量,13名年轻党员志愿者积极为***户提供肥料、种子和技术扶持,主动帮助不能做农活的“五保户”插秧,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蔬菜在都江堰本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5%,合作社的蔬菜产销已经实现了精准运营,凭借“互联网+”,合作社与电商公司、高校、本地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电商平台将蔬菜卖到成都、卖到外地。本周,全国著名商城315也将到该合作社实地考察并商谈合作事宜。

目前,社区合作社总产值已达33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4000元,提供就业岗位80个,辐射带动周围散户年增收2000元。集体合营的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据合作社社长肖光虎介绍,下一步,合作社还将进军特色餐饮业,以此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致富。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铸造乡村振兴发展金钥匙

去年,都江堰市专门以“1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都江堰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计划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高标准小康目标。

根据该行动计划,到明年底,都江堰市将建设24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累计投资38亿元;新增工商注册标准化农家乐300家;培训高端乡村旅游人才100人次;培育接待人次达100万人以上的乡村景区3个;乡村旅游人次突破1200万,年均增长10.44%;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0%以上。

到明年,该市将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农业主题公园1个;建成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10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6个、农业主题公园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3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10个,打造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都江堰市还将对全域乡村实施整体提升打造,建立一套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编制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培训教程;完善乡村旅游道路;乡村旅游标识标牌、视觉引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智慧工程建设;形成“月月有活动、镇乡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格局,打造“多彩都江堰、快乐四季游”品牌。

“今后,游客到都江堰市旅游,将会有更多选择。”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去都江堰乡村看看”将成为游客的必选项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苟邦平

新闻推荐

以规划为蓝本以项目为抓手 将效果图迅速变为实景图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党委政府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是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行动纲领。从规划图到实景图,需要的是以项目为抓手,狠抓落实。成都市...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