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实施近一年 成都旅游迎来新发展
成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今年8月1日,新修订的《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实施将满一年。近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条例》对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都江堰市着力全域旅游发展
《条例》明确,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开放利用实施分类控制,开展资源承载力评估。为此,都江堰市提出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旅游资源,按照“双心两区”的全域空间发展格局,重构旅游产业布局。“主城区打造以文化娱乐、商贸服务为主的旅游城市核心,重点提升完善灌县古城、滨江新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业态。”都江堰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该市以旅游为主导,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文化娱乐、康体养生、商务会展、休闲农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高端绿色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都江堰市已开工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46亿元;已签约引进项目11个,协议投资215亿元;预计全年新引进项目36个,协议投资775亿元。同时,该市加强旅游改革创新,建立“1+3”旅游综合监管模式,率先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以及旅游工商分局,服务于全域旅游市场监管。
温江区将配套1000万元扶持乡村旅游
“《条例》单列了一章对乡村旅游作了规定,温江以提档升级乡村旅游为重点,推进《条例》贯彻落实。”温江区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了《关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实施意见》,还将出台《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实施细则》,配套1000万元扶持资金。
同时,该区还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成功创建幸福田园4A级景区、植物编艺公园3A级景区等;幸福村创建全市首批“田园花居”旅游社区示范点,新增11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4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此外,为优化乡村旅游基础配套,将厕所改造深入乡村旅游,该区按照“三有一无”标准,在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农家乐建设提升A级旅游厕所;开展天府绿道温江段品质提升,完善标识标牌引导。
1-5月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48.81亿元
“作为新修订的地方旅游法规,《条例》的实施促进了成都旅游业健康发展。”市旅游局负责人表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接待游客7685.52万人次,同比增长5.25%,实现旅游总收入1048.81亿元,同比增长21.22%。纳入成都市旅游项目库管理的在建项目共85个,完成旅游投资89.21亿元,占全年旅游投资任务195亿元的45.75%。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工作要求,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成都市关于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市旅游局编印了《〈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导读》,举办了《条例》宣贯会,市级有关部门和旅游系统负责人参加,市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授课,收到了较好效果。至今年7月初,全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条例》宣贯、培训活动50余场(次)。该局还制定出台《成都市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2016年修订)》《成都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奖励若干政策措施有关(补助)实施办法》《成都旅游业改革创新评选办法》。同时,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对标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研究制定了对标管理工作措施,推进旅游业发展。本报记者 程怡欣
企业声音>>>
以条例铸品质 以文化谋发展
旅游饭店:
“企业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经营,才能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才能可持续发展。”西藏饭店(成都)总经理陈蓉表示,饭店以《条例》为抓手,成立“品质管理部”,在内部分层逐级进行监督,不断提升、固化服务标准体系,兑现服务承诺,增强宾客满意度。
据了解,西藏饭店以《条例》标准实施为契机,全面开展藏文化主题酒店建设工作,成为省内首家五级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条例》的实施保障了酒店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创建和推广,为成都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
旅游景区:
以文化促旅游
修订后的《条例》明晰成都发展旅游业应突出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川菜文化、熊猫品牌、乡村旅游等地域特色。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杜甫草堂博物馆认真按照条例规定,合理利用博物馆资源,促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在此期间,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打造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该馆馆长刘洪表示。
该馆实施的“杜甫千诗碑”项目建设工作,将杜甫存世1455首诗歌以书法、刻石等艺术形式予以展示,再现宋代杜诗刻石传统,打造成都又一文化精品。此外,杜甫草堂博物馆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具有诗歌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以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都诗圣文化节、草堂一课、草堂诗会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
旅行社:
依法经营 做强企业
修订后的《条例》规定:旅游业经营者提供虚假旅游信息的,由旅游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随着《条例》的实施,成都市不少旅行社开始积极转型,走上品质竞争的道路。
“作为成都传统的旅行社要突破发展瓶颈,此时正是推进标准化建设,走上转型发展道路的好时机。” 四川鼎龙国旅副总经理马芸表示, 该社在通过提高旅游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和通过对旅游期间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得到了游客和客源地组团社的认可。 “旅行社要取得更好的效益,势必要关注旅游质量、创新产品,才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落败。”马芸告诉记者,去年该社在入境接待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二。
旅游商品企业:
打造旅游商品品牌 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条例》支持研究开发体现三国、金沙、熊猫等元素的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的品牌效应。这对我们旅游商品企业来说是个利好。” 成都风雅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告诉记者,公司加大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创新力度,打造具有三国文化、戏剧文化和熊猫文化等特色系列旅游商品,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喜爱。
“此外我们还牵头筹资成立了旅游商品小微企业孵化器。目前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团队已入住,旅游商品企业40余家,设计开发新产品近百种,已初见成效。”杨荣表示,下一步公司将逐步打造系列成都旅游购物品牌,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让旅游者愿意购买旅游商品的同时更多了解成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本报记者 程怡欣
专家声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院长 韩勇
进一步落实条例 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作为地方性法规,《条例》既体现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中法的效力与特征,又以“促进”为主题,突出了成都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所要求的旅游业促进法的需求导向。《条例》从法规的层面对成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致力于推动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条例》颁布实施一年来,成都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的热情不断高涨,成都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为进一步践行《条例》的要求,政府、部门、协会、企业应增强合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政府和职能部门切实发挥“催化剂”作用,加快培育新业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成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政府宏观层面要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引导旅游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新闻推荐
出差成都,函件上说得清清楚楚,到成都村政学院参加培训。便有朋友热心出主意:难得一趟到成都。成都距离都江堰也不远,无论如何也得抽空去看一看都江堰!都江堰修建于2000多年前,如今工程宛如初昨,灌溉千万...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