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之谜“韩国夫人”墓现成都崔家店 妹妹杨玉环密葬成都?
绘图罗乐
古冢留香,诗碑放彩。
马嵬坡是不是杨贵妃死后埋葬之地?因其遗体无存,成为千古难解之谜。
而在成都崔家店一农户家中,曾发现了唐代“韩国夫人”的墓志铭墓盖,“唐故韩国夫人清河御氏墓志”。1975年,当时的崔家店大队农民修沟渠时,在一小坟包旁挖出了这块墓盖,如果小坟包是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墓,那旁还有大坟包,是杨贵妃的吗?
杨玉环,生于导江县(今都江堰聚源镇),10岁离蜀,15岁进宫为妃。身亡之后会不会魂归家乡?《旧唐书·杨贵妃传》:“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让人有了遐想的可能。
曾嫁崔家
“韩国夫人”墓盖 崔家店农户作了猪圈垫石板
《灌县志》载:杨玉环“父玄琰为蜀州司户参军,生妃于蜀导江县,有落妃池,妃幼尚坠之”。灌县先贤碑刻有:“妃之居导江无疑。”这里的“妃”指盛唐时期的杨玉环杨贵妃;“导江”即岷江、也称金马河。实为都江堰水系的外江一条大河流。“导江县”即金马河上游处的灌县古城之先名称。
唐代杨贵妃父亲杨玄琰曾在蜀州任司户参军。这一段记载,后人便知蜀州辖地导县城是杨玉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蜀州应是崇州,其父在州当官,家在顺江而上的导江县城。史载:她在蜀中出生成长达十年之久。是蜀中山水养育了她,使她成为惊艳一世的美女,她是喝都江堰水长大成人的。
但杨贵妃的墓葬一直是个谜。
1976年至1980年,金牛区普查文物现状,我到圣灯公社进行文物普查,乡上业余文物保护员张云吉说,崔家大队一农户家中收藏有一唐代碑刻。
农户在今成都理工大学背后住家,已将碑石作了猪圈垫石板。翻揭开那一块石碑,碑文有:“唐故韩国夫人清河御氏墓志”。这与杨玉环有关联,唐代的“韩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
《新唐书·贵妃传》说:“天宝初,进册贵妃,三姊皆美劭,帝呼为姨。封韩、虢、秦三国夫人”。“清河”从地图上看应在陕西省凤翔西北,应是韩国夫人的封地。“韩国夫人”在蜀时嫁给一位崔姓人家,而唐碑的发现地为崔家店大队,今崔家店,是否与崔姓人家有联系呢?
经调查,这户收藏石碑的农民是在1975年冬,参与当地农民修沟渠时,在一小坟包旁边挖出土的。小坟包旁还有大坟包,大坟包是杨玉环的坟包吗?我们将石碑运至文殊院内的成都市文管所,专家认定这是唐代“韩国夫人”墓志铭的墓盖。
另有一说
杨贵妃葬在崇州三郎镇?
杨贵妃葬地,一直是不解之谜。有传说杨贵妃死后并未葬于陕西兴平县马嵬坡,而是葬于其故乡蜀州(今崇州市)三郎镇。
四川大学综合科学中心研究员蔡正邦认为,他研究了《资治通鉴》、《马嵬方志》、《杨贵妃传》、《蜀州》等多种资料,证明杨贵妃(原名杨玉环)生于崇州,也葬于崇州。
《蜀州传》记载,杨贵妃常随父辈在蜀州西北三郎镇一带游玩。三郎镇位于龙门山余脉九龙沟口,山峦绕镇,壑谷幽深,而以镇旁之翠围山独秀。该镇东面建有汉明帝时迎佛经所用的天国寺,镇东南建有隋杨广匾题“化成”的化成院。
《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到四川避难,行经兴平县马嵬驿,为保自家性命,赐贵妃缢杀,草葬马嵬坡。而《马嵬方志》则记载,妃死前嘱,入宫后常念故乡蜀州佳山秀水,求归葬翠围山中。《杨贵妃传》称:“……悄命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别处”。白居易《长恨歌》也证实,“马嵬坡前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可见在唐代时就已普遍认为杨贵妃并未葬在马嵬坡。
三郎镇翠围山中发现过残缺墓碑,墓碑上发现有“大唐天宝”等字样,当地的居民家里曾经还保存着褪色的五爪金龙后妃黄袍,二马裾大红牡丹宫中所用之物,翠围山兽医马少君家还有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贵妃墓就在翠围山中”,这与《马嵬方志》所言吻合。
美人芳踪
都江堰落妃池 佐证杨贵妃早年寄养叔叔家
1992年7月1日,作为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市郊天地”节目主编,我到都江堰采访河流涨水情况。一起下乡的都江堰市人大副主任祝兴顺,说起附近有杨玉环的落妃池,在我的要求下,他便带我们来到聚源镇。
走小道,穿竹林,再过一寺庙后,便见到了“落妃池”。它是一口盛满清水,长着满池荷叶的方塘。塘边一位干活的老农吴文全说:“这池子就是落妃池,大约有一亩五六,水质特别好。“小时候听爷爷说,妃子池怪得很,遇干旱无水时,它有水,水是从底下冒出的;下大雨时涨水,但它又装不满。”
吴文全说,当地有一个流传多年的传说,杨玉环那时寄养在这池边的杨家,叔叔是农户人家,便安排杨玉环帮忙放鸭。有一天,杨玉环在池边洗脸洗手,一不小心,踩滑落入水池中,她越挣扎越往池中间去了,眼看快淹死,突然,那群鸭子把她拱上了岸。上岸后,杨玉环走向竹林深处一土台上梳理,那土泥台子就是今称的“妃子梳妆台”。
田坝野史传说十分美丽,仿佛真有这段事情发生一样。我查阅《旧唐书·杨贵妃传》的确有:”妃早孤养于叔”几字。看来这聚源镇的民间传闻杨玉环从小寄养叔叔家,应是真实的事情。
墓葬成谜
玄宗挥泪别贵妃 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
杨贵妃在唐明皇心中,只是一位绝世丽人,只是一位让他放松心情和十分合拍的恋人、依赖之人。“华清池留芳,酒醉贵妃娘。月下听誓言,天和人成双”。唐明皇能和杨玉环真的不同生能同死相爱吗?安史之乱发生后,西逃的唐明皇一下子就暴露出了他自私的本来面目。
史载: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十四日,唐明皇在军队的护卫下西逃途经马嵬驿时,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人马发生哗变。宰相杨国忠从驿中出来调解,却被军中人大喊道:“杨国忠与胡虎(安禄山)谋反”,一位骑兵飞射一箭便将他射死。他的儿子杨暄和韩国夫人也被乱军砍死。
事发突然,唐明皇只好亲自出来解危,他告谕军士,令各归其队,并加以慰劳。但众将士不走不散。唐明皇只得问护驾西行的大将军陈玄礼咋回事,陈便奏道:“杨国忠谋反,众将已把他处决,贵妃尚在左右供奉,请陛下割恩正法”。这位将军要皇上下令杀死杨贵妃,才西去护驾入蜀避难,否则众将士不听皇帝令往西入川。
唐明皇感到事态严重,便倚仗回身转入驿内,对近臣高力士等言道:“贵妃深居深宫,安知国忠的反谋?朕杀她岂不是累及无辜”?高力士回道:众将士已杀了宰相,贵妃仍在左右,将士岂能自安?请陛下审时度势,将士心安才能确保陛下平安呀!此时的唐明皇竞只顾自己,不顾贵妃,在他看来,现已无法挽回危局,便命高力士传谕,赐杨贵妃死,同时与她诀别,愿她“善处转生”。无奈的杨贵妃挥泪与唐玄宗揖别,便吊死堂屋。就这样,38岁的杨贵妃便离开人世。为赶紧西逃,高力士还将她的尸体摆放天井中央让众将士验明正身。
唐明皇仓惶中命人将贵妃尸体投入井中封盖,算是草草埋葬。令其将士们赶快西走。后来,有后人在杨贵妃吊死的马嵬坡前建有一墓,是一小巧而精致的墓葬,历朝历代均有培修、扩建。
前几年,我曾到此墓凭吊,这墓中是否有杨玉环尸骨呢?《新唐书·贵妃传》中有“密令它葬”四字,还有:“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至于“它葬”何处,史书中也未交代清楚,我想,既是“密遣”知之者必然极少。
走走停停
小住成都天隳镇 唐明皇赞赏“天回豆腐”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九日,太子李享抵达塑方军大营。经过一番布置筹划,七月十二日便在灵武南门城举行了他的登基仪式,改年号为至德。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当天这位新皇帝肃宗就派人追赶到在逃的太上皇报告政情、军情。有儿子收拾烂摊子,唐明皇只好认可,也算是明智之君。严格说这是未经唐明皇许可的皇帝是“太子叛父”的行为。
但唐明皇的确是年老在逃,早已无力回天。由此,读史者会感到马嵬驿三军不发是否太子安排预谋,令人猜疑。客观看,肃宗皇帝即位后立即打出了平叛大旗,立刻鼓舞了广大敌占区的民众,也收复了不少失地,从政治上、军事上扭转了唐明皇“幸蜀”的被动局面。
唐明皇走走停停,来到成都的天隳镇,即今日称的天回镇,他的御驾幸蜀 3000人马只剩下1300余人。1982年,我参加金牛区普查地名时,乡人们说唐明皇来到这里,他的军队和马匹住马足寺内,与官员宫女随从及太监们住相隔里许的金华寺内。这里确有马足寺,金华寺,且是当地庙名,现已成为地名。
乡人又说唐明皇为什么不进成都呢?是他担心会不会有官员反叛自己。那天,唐明皇一到天隳镇就找东西吃,当地人做了几道素食上桌,他还未动口吃便听说儿子肃宗继位后又收复大片土地,增加了不少宽慰。安心,这使他胃口大开,他大口吃了当地的“天回豆腐”感到十分可口,连称“天回豆腐当肉干”。
天隳镇住下来数日,闻成都城内无变数,唐明皇才进城住进成都。
“天回玉垒作长安,玉垒浮云变古今”,如是诗人写实。那应是唐明皇要回去了,天子回朝。“天隳山”字从此改成为了“天回山”,地名也由此而变。“玉垒”是指天回镇小河上有白玉般的石头垒成的小石桥,乡人称“玉垒桥”。然而,杨玉环在蜀十四年住在导江县,也有那玉垒名山。逶迤向南直趋都江堰西北,杨玉环的传奇也如山下江水,滔滔不绝,汇入岷江。 郑光福
新闻推荐
四川省林业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都市旅游局协办,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都江堰海棠花生...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