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与党报共同见证成都发展 王甫信

成都日报 2016-05-03 22:05 大字

□王甫信

仿佛还沉浸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成都日报》创刊55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的欢乐氛围中,不经意间,我们又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成都日报》60华诞。

六十年,《成都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厚爱和点赞。

我是一个老成都、老党员。多年来,在与《成都日报》多次互动中结下不解情缘,共同见证了成都的民主法治建设、民生工程、抗震救灾、文化惠民等重大历史进程。在我精心收集整理的《成都日报》剪报集中,留下难忘的美好时光和珍贵的老照片。

2001年4月24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首次接受普通市民旁听,我有幸参加,在座谈中首先发言并即兴赋诗一首。《成都晚报》(当时的《成都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进行了长篇报道。我的心得体会《公民旁听无比神圣》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并荣获全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征文二等奖。

2005年1月21日,《成都日报》报道了我参加的“50年来首次向老百姓开放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并评论说:“作为首批旁听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公民,他们的集体亮相将被载入四川省民主法制进程的史册。”

2006年2月15日,《成都日报》报道了《首次邀请10名公民旁听市政协会议》。会议中,我作为嘉宾和政协委员一道走进成都电台《新闻今日谈》直播间,畅谈参会的感想和体会。21日《成都日报》再次报道我参加市政协旁听公民座谈以及我的发言摘要。

2007年1月27日,《成都日报》报道了我第二次参加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刊发我在“公民旁听席”的一幅照片,题示:公民代表们听得很专心。

2009年1月1日,《成都日报》一版报道了“2008年28项惠民实事超额完成”:昨日召开的汇报会上,高新区芳草街道蓓蕾社区居民代表王甫信用“关注、见证、体验、分享、展望”这10个字来表达他的感受,并用一首打油诗来表达他的心情。

2009年9月29日,《成都日报》报道“今日成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图片展:留言簿上市民王甫信即兴写下一首《祖国颂》的诗歌。”

2010年5月12日,《成都日报》在“永留天地的铭记”大型专题报道中,刊登了我作为唯一的普通市民代表与抗震救灾的各界代表,重返震后焕然一新的都江堰市的一幅照片,以及我在龙池镇即兴创作并现场朗诵的藏头诗《灾后重建、旷世丰碑》。《人民日报》在第二天的“侧记”中引用了我在座谈会上说过的一句话,对我在大地震后的人生感悟给予充分肯定和褒奖。

2012年5月18日,《成都日报》在“体验公共文化、感受幸福成都”的系列报道中,刊载了对我的长篇报道《文化站的生活比退休前还忙还乐呵》,并在评论《创建国家示范区,成不成功要看老百姓的幸福感》中强调:“像王甫信、陈必远、邹显斌这样的‘文化达人\’的大幅涌现,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体现。”

2013年9月29日,《成都日报》在市纪委开放日的报道《群众关心的事,平台“一网打尽”》一文中,刊载了我作为市民代表的一席感言:“这个平台既新鲜又实在。有了它,群众与党委、政府联系更紧密了。”

以上仅是我与《成都日报》血肉相连、亲密无间的缩影,这样的故事太多,如今还在继续。在《成都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特撰文献上一份薄礼。希望你们在传统媒体向新渠道、新平台的媒体融合中迈开新的步伐,紧扣时代脉搏,用鲜活的报道营造向着全面小康冲刺决胜的正能量,努力提高纸媒质量,创新发展新兴媒体,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为我们美丽的成都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五一”期间,19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监督检查情况显示——深化正风肃纪 我市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王伶雅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欢迎您参与,欢迎您监督!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为紧盯“五一”“端午”年节假期,驰而不息纠正“四风”,4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五一端午期间违反中...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