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华文明之根在西蜀

四川经济日报 2015-12-09 00:09 大字

□ 李桅/文王达军等/图

中华文明的中心区域在中原,虽为通识,但从不断的历史考古发现及各种传说事实看来,西蜀亦为中华文明之根。自女娲、嫘祖、少昊、昌意、颛顼、大禹等,再至先蜀之列祖,传承有序,兹略述之。

女娲补天和“天漏”雅安

盘古氏开天劈地若干年后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洪水的经历,这在众多民族的传说和史诗中均有,可见其非虚;我小时候于乡中听老人们言,为了地球上能有人类,伏羲兄妹结为夫妻,这些传说其实可以看出人类早先群婚、兄妹婚等的影子。据说姓氏中还有姓女娲的呢,不少专家们也认为那些带有女字偏旁的姓,其实是人类母系氏族时代的遗迹,更有如黄帝的姬姓、舜帝的姚姓及禹帝的姒姓等,则更能说明问题。

传说女娲兄妹为沿续人类而结婚,二人害羞,但又不能违拗帝意。故二人以一剖开之葫芦自山顶滚下,心中誓言:若其合则二人始成婚,结果葫芦果合矣。伏羲者,苞栖也。苞者,葫芦也,盖其时人尚若猿猴般树居矣。后来还乡时见家兄菜园中葫芦藤上结瓜甚多。便思此物亦有情之物矣。

大洪水时据说女娲娘娘“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篇》),又“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览冥篇》),“抟黄土作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说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就与今天的四川雅安有关了。传说女娲氏先把二郎山补好,天就全了,于是雅安二郎山脚下就有了一个天全县;又说女娲氏虽把二郎山补好自己却累死了,化成了现在雅安的座座碧峰,天并未“全”,还是漏了雅安这边一大块。所以雅安自古就“天漏”而多雨,是为“雅雨”。在这清风雅雨间,特别是碧峰峡中女娲的传说很多,如女娲池等。雅安青衣江为蜀国先祖蜀山氏、蚕丛氏等久居之地。蚕丛氏后为青衣之神,禹为川主,至今为蜀民所祭祀。故女娲氏与龙族轩辕氏、黄帝之孙禹、蜀国列祖一源矣。至是,地皇女娲氏与蜀之根源亦明矣。

我早先即有一思,中华之图腾为龙,龙即蛇,蛇即虫,虫即蚕,蚕为嫘祖养,禹亦虫,蜀亦虫。蜀王为蚕丛、鱼凫、柏灌、杜宇、鳖灵。故有中华文明之根在我西蜀之感也。近来易中天新著中华史,言女娲氏为蛙氏,其当大谬矣。若易氏果然,然蛙亦从虫,亦蛇也,亦蜀也,亦龙也,亦中华也,亦中国之天地也。

文明肇始之母嫘祖

据多种史料记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元妃嫘祖的故里在四川盐亭县。史迹可通过口头相授而以民间传说和神话等方式流传保留下来,在远古没有文字的时代特别须加以重视。若再辅以历史典籍的记载以及当地文物等实存,便可考证出一些重要的历史真实。太史公作史记,用是法甚多。我们考证黄帝元妃嫘祖的史实,亦可用是法。

盐亭县金鸡镇有个嫘祖村,村里有嫘祖山,山下有嫘祖湖,湖边有嫘轩宫,皆以嫘祖为名。这些足可以证明是地为嫘祖故里。该地纪念嫘祖之宫殿名嫘轩宫,既反映嫘祖为黄帝元妃之史实,又尊崇黄帝为我中华人文始祖之事实。因为黄帝名轩辕氏。中华民族以黄帝为祖,也表明是时我中华始入父系时代。中华之民族有“儿随母走”的习俗,这既是对伟大母性的尊重,也是上古母系时代的文明遗存。我们常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黄帝。如果从“儿随母走”的角度,嫘祖其实才是我们的母亲和真正的祖先。

太白公之师、盐亭人赵蕤于唐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所题《嫘祖圣地》碑文中说,“当是时也,青龙场嫘轩宫修葺告成,乞序于余。余不负其三顾之忱,爰为之序。曰: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尤存。生前,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这不仅说嫘祖生于盐亭,更记载了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大戴礼记·帝系》载,“黄帝……娶于西陵之子,谓之嫘祖氏”。《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始蚕”。据《史记正义》解释:“西陵,国名也”。西陵也就是嫘祖的出生地。但对于西陵究竟在何处,史书中语焉不详。笔者今年自武汉归蜀,取道三峡,曾过夷陵,其地亦有嫘祖庙。三峡中有一峡亦名西陵,是地亦以嫘祖为其地人。然余为蜀人,自当以嫘祖为余“邑”人也,以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也,且嫘祖之为盐亭人早已是尘埃落定,勿庸置疑。

既然承认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那么黄帝元妃嫘祖也应该是我们的始祖母了。按照早期母系氏族的习惯以及“儿随母走”约定俗成的惯例,嫘祖更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母。盐亭乃西蜀之地,故中华文明之根在西蜀也。盐亭县委县政府已提出要在当地建华夏母亲之都,大力发展以嫘祖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业。是举若成,则华夏民族幸盛,中华之梦当成。人们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CHINA有“丝”之意,因此,从嫘祖发明栽桑养蚕、纺丝织绸、制衣作服等文明标志,除了说明嫘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外,更说明中华文明之根在我们西蜀。

东方白帝少昊根系西蜀

黄帝元妃嫘祖长子为玄嚣,即后来黄帝死后即位的少昊(前2598-前2525年)。少昊也作少皞、少皓、少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被后世尊为“大华夏显宗康皇帝”。《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史记》中有“江水”在蜀之岷山之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言:江水、若水,蜀有此二水。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亦重申江水、若水皆在蜀。自古以来,皆以江为长江,河为黄河,故江水在蜀,少昊降江水即降蜀自明。嫘祖在蜀,其子后亦在蜀,亦自然之理也。

作为远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的少昊,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后来的皋陶、伯益等东夷部落的首领当为少昊之后裔。少昊以凤凰为图腾,包括后来的商,亦以鸟为图腾。诗经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也。后来蜀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专家以为当为时之蜀之图腾。由之可以看出东方白帝少昊,不但降江水,而且在其部落之族源、文化等亦与蜀之联系紧密。少昊又称穷桑氏,空桑氏。蚕桑一体,盖与其母嫘祖之丝绸发明相关也。少昊为中华五帝之首,亦我中华民族共祖之一也。此根亦在西蜀。

嫘祖次子昌意封若水

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前2839年),嫘祖于若水生子昌意。黄帝七十七年(前2791年)令昌意降居于若水,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并被黄帝封于西戎。黄帝死后昌意的同母兄长少昊继承了帝位,因此昌意被封于西戎当是被迫之选择。自孔圣人推崇三代之禅让制度以来,世人多以为真。实则古代帝王之更替应更多的是以实力相争,甚至是兵戎相逼的结果。

少昊所降之江水在我西蜀,昌意所降之若水亦在蜀。若水有称为青衣江,有称为大渡河也,但以现在之定论多以为若水为西康之雅砻江也。亦有多数学者亦以为若水即今雅安荥经县之荥水、经水。其证据为《汉书》、《水经注》等书上说,“黑水、青水之间,若水出焉”。认为黑水即泸水,即大渡河;青水即青衣江也。不管怎样若水在我西蜀也。

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亦为昌意居西蜀之证据。昌仆,盖为昌意妻后以昌为姓,可解为昌意之仆。盖其时也,尚未有夫妻之制度,昌仆仅为昌意之仆女也。盖因仆生颛顼,且颛顼为帝,母以子贵也。虽为仆,然昌意对其情甚专。据说成语“溺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饮”,即是昌意之典故。溺水即若水也。

据说若水边有若木,或为即今之若水渡口之攀枝花树也。山海经云,“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日所入处”。今日之攀西以阳光为名片,盖其为“日所入处”也。屈子亦曾发离骚说,“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诸多传说,黄帝之子昌意于蜀之事实不妄也。

上古大帝颛顼居严道

据汉晋时皇甫谧所著之《帝王世纪》记载,“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嫘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女枢生颛顼于若水。昌意……降居若水为侯。及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史记》注云,“若水在严道”。严道即今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

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曾编《古文观止》之吴楚材辑《纲鉴易知录》说道,《史记·五帝本纪》和《山海经》等古文献中,关于颛顼降生地之若水在四川雅州荥经县,吉林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帝王》一书沿袭了这种说法,所以上古大帝颛顼的故里在荥经,当为不虚。

2004年,荥经县曾赴河南省内黄县颛顼帝喾二帝陵考察联谊,据县上人说,内黄人一直称蜀山若水即四川荥经县为颛顼帝的“老娘家”。2005年11月,荥经县还联合四川省政协文史委、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历史学会和雅安市文化局主办了“中国四川荥经颛顼帝故里建设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均认为颛顼故里若水在荥经。若省政协文史委顾问、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李绍明说,“已有的文献和文物考证表明,颛顼出生在荥经是可信的”。

笔者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曾赴雅安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荥经县是必经之地,因此于颛顼故里荥经的传说颇为熟知。听县上的人说早先荥经县六合乡星星村曾有个“颛顼帝故里”的牌楼,后来因修公路被拆了,说这个牌楼是晚清时荥经举人汪元藻倡议并主持修建的。现在荥经县委县政府已于严道镇青仁村(县城东南角小坪山)准备启动颛顼故里建设项目。是举若成,亦当为我中华民族之又一大幸事也。

据说彭祖是颛顼的玄孙,活了八百岁。现在四川成都的彭州市(原彭县)及三苏故里眉山市的彭山县均与彭祖有关。彭山人说彭祖及其女儿就在出生在彭山,并于当地修行羽化成仙,当地的旅游胜地仙女湖即是彭女修炼之地。据说楚国亦颛顼后裔,古蜀帝丛帝开明氏即鳖灵就是巴楚人。看来楚人屈子折若水之木,亦有缘由矣。总之,颛顼不但生在若水荥经,且于蜀国渊源深矣。

夏祖禹王治水出北羌

传说大禹王就是颛顼的孙子。《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竹书纪年》称,“禹生石纽”,《史记》称“禹兴于西羌”。四川人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广柔为汉武帝于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所置,属汶山郡,故治在四川汶川县西北约25公里,辖有汶川、理县、北川、茂县及灌县(现都江堰市)部分地区,现在这些地方均有大禹史迹,据有关学者专家考证,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方为正宗。但古人迁徙不定,若汶、理、茂等地之禹迹亦当有据。其它尚有三台县的慕禹乡、南部县有禹迹山等,亦有渊源。

北川境内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若禹穴沟、石纽山、誓水柱、金锣岩、禹庙、刳儿坪、禹州池、一线天、血石流光等。据说,在石纽山的一线天到金锣岩的峡岩中有白石,其上红斑点点,好似血点浸入,相传是禹母生禹时的血渍。羌人崇拜白石神,盖与此有关。禹穴沟有李白公所书“禹穴”二字至今犹存。每年夏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时,这里都要举行祭祀大禹的系列活动。

现在北川县已建成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这里的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和已经建成的大禹纪念馆,成为华夏子孙追古寻祖的圣地。1992年,前国家主席也是四川人的杨尚昆同志为北川题写了“大禹故里”;2007年,北川被授予为“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

大禹开启夏王朝,奠定了我华夏民族的根基,其功厥伟!前几年我游学江南,曾访山阴战友,与数同窗同拜禹陵,其时之激动心情,今日行文于于此,亦心潮澎湃。有人说中华民族应为羊的传人,盖亦以禹夏羌等民族游牧特点为据。大禹带领人民治水出川,定天下为九州,一统宇内。后来党项羌人又在现今宁夏之地建立大夏国,其败于成汗后又回到这里。亦有人认为现在四川的羌人似当为禹夏羌人与党项羌人的后裔。历史和民族的发展源流颇为复杂,但从中我们仍可看出华夏文明与古蜀的种种渊源。

古蜀文明 辉耀中国

我中华自古虽有华夷之辩,曰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等等。其实中华者,华夏也,诸夏之融合也。夏者,西南夷乎?蜀国亦西南夷乎?诸君已知,古蜀自盘古王开天地后,从华胥氏后之女娲兄妹,到黄帝元妃嫘祖及其子孙少昊、昌意、颛顼、夏禹均以古蜀为肇始发生之地。禹后,蜀国亦蛮荒乎?非也,亦华夏也。

李白在蜀道难中呜呼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他应该知道蜀国的开国之君蚕丛氏及其后历代蜀王及其民族均有源于斯。据《路史》:“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始蚕丛、柏灌、鱼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我们知道颛顼的母亲是蜀山氏之女,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古蜀国列王当为颛顼之后。

阿坝州的茂县曾有个蚕陵古城,毁于1933年的叠溪地震。据说这个蚕陵古城就是蚕丛氏的都城,在城北山上还有蚕丛的陵墓。传说蚕丛“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大概现在的青衣江及嫘祖的传说等均与之有联系。又传说其“目纵”,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铜人印证了这一传说。三星堆当为蚕丛氏从蜀山迁到盆地的又一个都城。过去老一辈四川乡村中的老人都喜欢头上包一条黑巾(乡人以黑色为青色),亦与青衣神蚕丛氏有关。有人考证,今天的双流县牧马山一带亦为蚕丛氏又一都城“矍上”之地。

古蜀国的第二个王柏灌的都城有人考证与德阳的八角有关。西川多柏树,“八角”乃“柏灌”之音变。又有书“灌”为“濩”者,蜀地亦多“白鹤”,“柏濩”者“白鹤”也。八角与三星堆亦紧邻。故柏灌的都城与八角有关之说亦似有据。据民国《温江县志》载,成都温江区寿安乡长青村“历代相传为蜀王柏灌之墓”,其时亦有规模,现仅存一圆形土丘。是地俗呼“八卦山”,“八卦”者亦“柏灌”也。当地至今流传着一些关于蜀王柏灌及其女儿百花公主的故事。据考证,柏灌氏以鸟为图腾,三星堆的鸟纹饰以及金沙太阳神鸟的现世,都说明柏灌氏的蜀国于史有据也。

温江柏灌墓不远,亦存鱼凫王墓。与柏灌墓一样,亦被成都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据当地人称其地为“大墓山”,整个山都是古墓。据清乾隆、嘉庆及民国《温江县志》等载,“大墓山,城北二十五里,相传为鱼凫王陵”。距鱼凫王墓北约1公里左右俗呼“小墓山”,据传原有鱼凫王妃墓。在温江区的万春镇报恩村至今遗存鱼凫古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该遗址年代早于广汉三星堆遗址。鱼凫氏似仍以鱼和鸟为图腾,传说温江盛产之花鲢即鱼凫王妃为民所化,渔民所系之鱼老鸹亦鱼凫王的化身,种种民间传说虽显离奇,却也是一种活态的历史记忆。

蜀国至望帝杜宇始迁都郫邑,今郫县存望丛祠,祀望丛二帝。“望帝春心”之典于今仅遗杜鹃啼血,催农人布谷而已。丛帝即承袭望帝基业建立了开明王朝之鳖灵。蜀王开明九世定都成都,其地为蜀都直到今天,且名不变。至开明十二世蜀始沦为秦郡。从古蜀国的辉煌历史可以看出,古蜀不但不是蛮荒之地,还是一个有着可以与中原文明相媲美的文明之地,且与中原相互交通,相互影响。

民族之根 恢复之地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江山社稷幸我西蜀乎!纵观历史,西蜀自古为历朝历代之大后方及建国之资、复兴之地。话说古蜀国到开明王朝时,约与西周时近。自此中原王朝的兴盛与西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史载武王克殷时,就是因为联合了羌、蜀、卢等部落组成强大的军事联盟,才推翻了商纣王。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更元9年)秦大夫张仪、将军司马错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灭,遂为秦国之蜀郡。据说其时的成都城为张仪通过一种神秘的方式筑成。至李冰公为蜀郡太守,父子之功遗泽至今,蜀地始为天府之国。秦统天下,蜀有其功;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此蜀资天下之一外道也。

汉能兴盛、能亡楚,因高祖有蜀地也。至文帝,宠蜀人邓氏,放其回颛顼故里开铜山铸钱,其自富矣,已而汉亦富乎?由是汉武始派司马长卿通西南夷、更有钱北伐乎?至三国刘备续汉余烈,孔明辅助,于此图谋恢复汉室。晋后成汉据蜀,为桓温所取,此为天下分久必合之资乎?蜀育太白杜子,成就大唐气象;玄奘昭觉,于此得以西游西天,成其三藏;安史之乱时,人文幸蜀,亦幸天下;花间遗韵,成就有宋之文风;蜀风奢靡,何有钓鱼城之战,得以改变世界格局?川人保守,何有蜀女良玉三次勤王,何有保路运动,何有抗战时之无川不成军之说?!川边僻远,始有长征,始有陪都,始有三线建设等等,不一而足。西蜀为中华民族之根,信矣!

新闻推荐

“乡村旅游+”新模式 带您体验春色美景

春日里,油菜花、桃花、梨花、海棠花,一朵朵报春使者绽放在枝头,一行行绿油油的蔬菜点缀在果树下,一群群鱼儿在绿水中嬉戏畅游……近日,“踏青之旅·都江堰美丽乡村假日游”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都江...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