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位四川才女创办抗战刊物

华西都市报 2015-08-22 17:15 大字

1949年的许伽。

抗战初期徐季华(右二)与松市文协编辑人员合影。

1939年春,16岁的灌县石羊场乡下姑娘徐季华和家里吵了一架,从小喜爱文学的她坚持要到成都去读中学。

只身来到成都后,徐季华考进了南薰高中,边读书,边写抗战诗。这时,她结识了在南薰初中读初二的安琦,后又结识了在成都邮政局上班的文学女青年卢经钰。

从此,这三名女孩自创一份刊物《拓荒文艺》,充分展示女性的才华、自由和风采,也表达了对抗战的决心和豪情。

创办刊物展示女性才华

三个四川少女都很有才气,年纪轻轻的就已在大后方文坛崭露头角,那时的很多报纸如《新新新闻》《民声报》《华西日报》《新民报》《成都快报》《新中国日报》《华西晩报》《党军日报》《飞报》《成都新民报》上的副刊,均刊有她们的诗文,只是编辑当时还不知道作者是十几岁的女娃子。

三个少女经常聚在一起骂日本侵略者、谈文学、谈人生。她们不满意女性作者总是处于陪衬地位,更不满足于被动发表,决定自己创办一份刊物,充分展示女性的才华、自由和风采。

谎报“军情”向家人要钱

1941年秋,时在成都南薰高中读书的18岁的徐季华,17岁的卢经钰,16岁的安琦相约在一起,商议创办刊物的事。她们给刊物定名《拓荒文艺》,并决定成立“拓荒文艺社”,暗含“在这荒凉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沃土来”之类的意思。

办刊物,首先要有钱,但三个女娃子哪里来的钱呢?

安琦和卢经钰家境贫困,早就辍学在成都一面写诗,一面打零工了。可是家仇国恨和对文学的热爱,燃烧着她们年轻的血液,安、卢二人商议一阵后,决定从微薄的收入中挪点钱出来,交给“拓荒社”办《拓荒文艺》刊物。

徐季华还在读书,没有一点儿收入,只好向灌县家中谎报“军情”,说抗战期间蓉城物价飞涨,学费、生活费都涨了。钱“骗”来后,徐季华就全部交出来办刊物。三个人得的稿费,当然也全部交给“拓荒社”办《拓荒文艺》刊物了。

抗战文学史留下的印痕

那段岁月,徐季华、卢经钰和安琦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为《拓荒文艺》尽快出版而奔忙上了。写稿、约稿、编稿、算字数、画版样、找人设计封面、跑印刷厂交涉、校对、拼版、找经销书店、找朋友推销、寄赠刊物给作家、朋友、处理来信来稿等等。

三个稚嫩尚存的女学生,她们为一本年轻的抗战刊物,为家国,为文学而憔悴。

《拓荒文艺》32 开本,只有薄薄的20页,每期印500份,一半由一家叫微微书店的小书铺总经销,剩下的一半除寄赠作者和文友外,委托散居各地的同学、朋友代销。如当时就出过诗集《秋天的诗》,卢经钰的朋友、颇有名气的青年诗人田野,就将创刊号拿到乐山武汉大学请门房代售。

无助泪眼中,刊物停刊

徐季华次年考上大学后,还把《拓荒文艺》背到大学生聚居的华西坝去卖。抗战期间的青年学子充满了爱国激情,《拓荒文艺》不但在大学生中好卖,有个中学生还二十本三十本地批发到中学去推销。当卖刊物的钱陆续收回来时,三个少女聚在灯下数钱,幻想着下一期刊物如何办。

《拓荒文艺》于1942年3月出创刊号,6月出第二期,11月出三、四期合刊后,由于经费紧张,加之“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证”迟迟没办下来等原因,在三个少女无助的泪眼中,《拓荒文艺》停刊。总印数共达2000余册。

《拓荒文艺》创始人简介

徐季华(1923—1999),女,禾草、许伽,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抗战时期大后方诗坛重要的女诗人。

卢经钰(1924—),女,抗战女诗人,笔名芦戈,四川人,余不详。

安琦(1925—),女,笔名安安,现名安旗,满族人,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黑龙江。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白研究专家。她是著名诗人戈壁舟先生的夫人。

马及时(供图徐季华女儿:段婴、段乡)

新闻推荐

“互联网+旅游”2.0时代来临

9月21日-23日,以“互联网+,大道至简”为主题的“第四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在都江堰市举行。来自美国、德国、印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谷歌、Facebook、agoda、Travelzoo、...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