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宽视角的二战阅读,不一样的书写

四川日报 2015-07-10 10:04 大字

7月9日,刚刚出厂的《邮票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达天地出版社编辑手中,为二战阅读又添新品。记者从四川各出版社获悉,一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出版物”已经相继出版,包括《国民党正面战场》《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第二次握手》等,预计有50余种相关图书在近期问世。与过去相同主题出版物比,今年出版的系列主题图书有了更宽广的视觉,帮助我们了解、回顾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时光。

一兵一卒,独特视角展精神

据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刘周远介绍,该社出版的《川人抗战档案文献图集》,从全国多家图书馆、纪念馆收集的图片中精选出500幅图片,客观记述了四川人民为中国抗战作出的杰出贡献,“可以了解抗战时期的四川概况,看到日本轰炸四川的悲惨场景,读到川军出川抗战的辉煌篇章。”《迁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工厂、学校及民众迁至重庆的过程。“在重庆、四川各地的采访中,每一节资料、每一段故事都让我激动不已。这是一个过去文学作品中少有涉及的视角。”作者纪晓松告诉记者,大量史料说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大地为保存民族实力所起到的作用,证明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0年,都江堰市作家黎民泰在川西平原一古镇参观抗战博物馆时,看见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物件,一杆黄铜锻造的烟枪杆上,刻着一行骨立的小字:好儿郎,打日本,上战场!“这是一个川军士兵的心爱之物吧。”感动之下,他决定把书写抗战历史的视角放在普通川军士兵的身上。黎民泰的小说《川流不息》正是通过士兵的故事,描述了川人面对入侵者的不屈精神,体现了中国民众“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伟大传承。

《最后的抗战》《站出来的四川》《四川抗战侧影——红十字会医疗救护史》等一批即将面世的图书,是川人抗战史全面丰富的阅读和回顾。

邮票图片,丰富史料藏故事

《邮票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香港文汇报原记者杨永年数十年独特收藏、研究的结晶。该书用近500枚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故事,概述了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中的经典战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邮票来记录二战历史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杨永年在俄罗斯工作时,收藏到4张1942年、1944年苏联发行的“二战女英雄卓垭纪念邮票”,从此迷上了二战专题邮票。硫磺岛战役、原子弹爆炸等珍贵邮票,他都收集到了。其中,他最喜爱的,是一张香港发行的邮票:1942年日军占领香港后,一位被俘英军士兵在囚禁中用粉笔在墙上画了“凤凰涅槃”,寄托了战胜法西斯的信心,后来被制作成邮票在香港发行。杨永年知道有这张邮票后,他四处寻找,最终在一位内地收藏者手上买到了这张邮票。

三卷本《鲜为人知的“马特霍恩计划”》,有大量的原始档案、图片资料,全书配合亲历者口述实录,详细介绍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越驼峰航线,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中美两国共同抗敌的战斗篇章。四川出版的反映世界各国共同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图书还有《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史话》等。

央视纪录片《日本侵华前夜》《大棋局——从“开罗宣言”到〈波斯坦公告〉》图书版本也将在四川出版。

童书市场也有系列出版物。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丫丫历险记”系列》将于8月出版,是“80后”漫画师赵智成的原创漫画系列,全书共15册,以孩子的视角反映战争的苦难与生命的坚强,由中外出版人共同设计,全球发行。

□本报记者 黄里

新闻推荐

网传泥石流视频 虹口游客骤降九成

经查视频系5年前旧闻都江堰警方介入调查□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实习生陈卓8月10日上午,记者邮箱收到一封自称虹口百姓的来信。信中说:“……因为这次太大的谣言,导致我们虹口景区一直没有人来,给我们...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