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聚源文化站延伸出了“美术生意”

四川日报 2015-05-26 08:57 大字

编者按

5月5日,本报报道《小长假,文化活动为啥这么少?》刊出后,四川日报网“天府问计”平台面向网友发起了助推公共文化场馆运行的征文活动。半个月来,不少网友针对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回应网友声音,建言百姓文化生活。本报记者联动文化部门,对四川省公共文化场馆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网友的提问找到答案,更为四川省公共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天府问计·公共文化服务调查”系列报道,共同探讨公共文化场馆如何更好地运行。

□本报记者 李思忆

5月24日下午,记者走进都江堰市聚源镇美术馆,正在举行的蜀都书画院专场书画展吸引了不少当地观众。聚源镇文化站站长赵波告诉记者:“展览作品不乏名家之作。”而记者好奇的是,这场画展并非在文化站举办,赵波为何热衷成为一名“导游”?一座小镇为何既有文化站又有美术馆?

文化站孵化出了美术馆

“这得从20年前说起”,讲到美术馆的来历,聚源镇副镇长刘开雄把话题扯到了上世纪。“1992年,李焕民、罗中立、阿鸽等10多位艺术家先后来到聚源镇迎祥社区居住,让这里成了‘画家村\’。”

时间一久,有的老百姓开始“吐槽”:“那些在镇子里住了20多年的艺术家平时和大家少有交集,他们的画要是能拿出来给大家看才巴适。”这样的诉求,很快得到了画家们的积极响应,但却难住了赵波:在哪里办画展?

聚源镇文化站是震后重建的,室内面积达5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排练厅等。“功能齐全的文化站,很对当地百姓的胃口,文化站的利用率颇高。”赵波说,文化站的房间设计本身也不具备办展览的条件,所以,在哪里办成了一个问题。

距离文化站百米外的一栋小楼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刘开雄说,位置不错人流量较大,当时就想着如果租下来变成公共文化场所,把画家们的画定期展出,既能让老百姓得实惠,又能为聚源镇赚吆喝。

2013年5月,由聚源镇政府出资,向开发商租下了这幢小楼,二楼改造为美术馆。此后,这里每个月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展览和讲座,由文化站负责和艺术家对接。在聚源镇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上班的教师罗静告诉记者,“上个月版画家李焕民就来给我们讲了现实主义题材美术创作,还有人专门从阿坝跑来听呢。”

美术馆孵化出了更多实惠

租一幢楼,只有一层用来办美术馆,空置率太高,不划算。又有人动起了脑筋:能不能以美术馆为中心,孵化出更多的实惠?于是政府开始尝试向社会招租:第一年免房租,第二年房租减半……只有文化机构才能入驻。

记者看到,这个现在名为西部文化艺术广场的楼里,蜀绣大师孟德芝已在这里扎根,创办了“蜀绣基地”,还成为都江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示范点。43岁的聚源镇居民王阿菊告诉记者,“去年7月开始学习蜀绣,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绣一些简单的绣品了,农闲时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补贴家用。”从去年3月至今,孟德芝的公司已经免费为聚源镇培养了几十名绣娘,学成后,她们还可以在孟德芝的工作室就业。

当地非遗项目——川西竹雕的传承人高尚远也是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以前竹雕小工坊只能开在自己家里,由于地方偏僻,生意不好。而入驻艺术广场后,有商家间互相带动,人气明显旺多了。

刘开雄透露,艺术广场今后收来的租金将反哺公共文化,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服务。

专家建言

社会力量要多参与

聚源镇的文化站孵化方式,能否在全省推广?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刘瑶瑶认为,聚源的做法很有新意,由政府牵头来破场馆“空转”的冰,并且整合多种文化业态,使其良性运营,值得推广。但由于各地政府对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同,基层领导对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同,要全面铺开难度也着实不小。“所以还是更应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上多下功夫。”

网友留言

网友“有事说话”:“有的文化站被政府‘借用\’,设备被挪用;有些地方乐器、书籍成了摆设,或是崭新依旧,或是布满灰尘。”

记者回帖:网友留言其实直指基层文化场馆的“空转”现象——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是否把门打开就了事?阵地、设备如何“物尽其用”?我们调查走访了省内不少文化站,希望以下这个个案能对文化站有效运转提供借鉴。

新闻推荐

都江堰: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首秀惊艳亮相

在刚过去的几天里,都江堰令全球瑜伽爱好者侧目。首届“中国(成都)-印度国际瑜伽节”在都江堰举行,所有印度传统瑜伽流派都聚集到了都江堰,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与全球瑜伽爱好者分享瑜伽精髓、提升瑜伽境...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