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12瞬间,登上《时代》封面

华西都市报 2015-01-01 08:43 大字

心手相连到采访救人

华西都市报见证灾难与重建,记录人类不断挑战与应战

5·12地震后,华西都市报派出数十路记者,奔赴震区采访。摄影记者朱建国也是其中一人。本来计划前往汶川的他,因为山体滑坡阻道,改道都江堰。他并不知道,这一决定促成了一张震撼国人心灵的照片。

过去20年里的灾难,对于任何一家省内媒体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锤炼,而事实是,华西都市报作为全国第一张都市报,也在报道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视角,并试着改变人们看待灾难的角度。

2008年5月,摄影记者朱建国前往都江堰采访。“一对中年夫妇在废墟中发现了自己的儿子。父亲紧紧地握住儿子沾满泥沙的嫩手,仿佛要从死神手中拽回儿子宝贵的生命。”回忆当时的情景,朱建国只记得自己无力地连续按动快门。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部人类文 明 的 发 展史,就是人类不断挑战与应战的历史。

每一场灾难中,总有一种新闻力量,让我们成为突发时刻的见证者,成为巨灾重 建 的 记 录者,成为重大战役报道的参与 者 和 思 考者。希望这篇对 灾 难 的 记录,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带来更多启迪和思考的历史。

在震后第5天,华西都市报首次提出建议:为汶川地震设立哀悼日,以此来寄托对不幸遇难者的哀思,向后辈传递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5月 18 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连续3天为全国哀悼日。

2010年5月12日,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活动在北川老县城纪念碑前举行。华西都市报所记录的震后3年,不仅仅是一座碑,一个馆。在持续的报道中,一个个灾后重建的奋斗故事出现在我们眼前。

见证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地震带来的剧烈晃动中,成都永兴巷84岁的居民徐巍蔚似乎想起了32年前自己亲历的松潘地震。“我躲到桌子底下,心里想的是这回可能过不去了。”而这场震中位于汶川的地震,震级和烈度远超松潘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后,华西都市报派出数十路记者,奔赴震区采访。摄影记者朱建国也是其中一人。

“5月13日,阴雨绵绵,空气中弥散着死亡的气息。”每次回忆《心手相连》的拍摄经过,朱建国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5月13日一早,朱建国来到都江堰市聚源中学,虽然下雨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埋在废墟里的学生陆续获救。恍惚间,又一具遇难者的遗体被救援人员用木板抬出,亲属们蜂拥上前,争相辨认。这时,人群中一对中年夫妇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当掀开盖在遇难者面部的报纸后,他们瘫软地跪在地上,撕心裂肺地痛哭。“母亲一边哭着,一边收拾孩子身旁散落的书本,父亲紧紧地握住儿子沾满泥沙的嫩手,仿佛要从死神手中拽回儿子宝贵的生命……”回忆当时的情景,朱建国只记得自己无力地连续按动快门,记录下这“心手相连”的全部过程。

一张《心手相连》登上《时代》封面

一边是温暖的父亲的手,一边是冰冷的儿子的手……这张题为“心手相连”的照片,发表在华西都市报。一经见报,就被国内外多家媒体采用,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也将这幅《心手相连》的照片作为封面主图。有网民对它评价称:“在众多反映灾难的震撼照片中,《时代杂志》选择了这张强调人性美的,可见它的眼光真的与众不同。”

“至今我一闭眼就是这一幅画面,作为摄影记者来说,在灾难的现场,我觉得应该以一种情来打动,而并不是把一些非常惨烈的画面拍到镜头里。”事后,对于《时代》选用这张照片,朱建国认为在灾难中,真正打动人的是情,包括这双手和这位父亲,都是情。“这双手用的一个标题,我起的名字是心手相连,这不仅仅是父子的心手相连,甚至不仅仅是全国人的心手相连,甚至全世界人的心手相连。”

记 录

震后1年

实现打动总理的最感人标语

2008年8月31日,前往灾区视察的温家宝总理在青川县黄坪乡,被村民李玉明和石光武写在墙上的两条标语感动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震后一周年,华西都市报推出20个整版的“一年”特刊,两个村民的灾后重建生活重回人们的视野:石光武借了两万多元重新修房,开了家生意红火的小卖部;李玉明不外出打工了,就在自己家里开了农家乐,取名“感恩苑”。“要把感动总理的话变成现实!”李玉明这样说。

震后2年

宝山村样本:走出被震垮的发展链

地处龙门山脉的宝山村,地震前全村固定资产48个多亿,600多户中有20多户存款在50万元以上。2008年5月12日,短短几十秒,宝山村高速转动的发展链条震至骤停。

地震两周年之际,华西都市报记录了这个村庄的出路:家园重建、电站恢复,建一个中高密度纤维板材厂、赴越南投资矿产。震后,每一个村民参与灾后重建,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奖金,截至2009年12月底,村域永久性住房建设已完成500余户,相关配套工程已经完成,达到入住条件。而像宝山村一样的灾后重建样本,在2010年5月12日的特刊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开来。

震后3年

三年立川 绘出一幅全景新闻图志

2011年5月12日,华西都市报推出开创先河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珍藏特刊”——巨幅全景新闻图志,16个连版超大特刊,每组图片讲述一个故事,从各个角度记录灾区变化和重建成就。

这里面的故事,不能没有那座位于汉旺,永远停摆于下午2点28分的钟楼。2011年3月,王正发的报亭拆除了。从那个在地震中差点颠覆的报亭挪到新岗亭,他最高兴的是没有远离那座钟楼:“以前隔100米,现在隔300米,走几步就到了。”

随后3年里,王正发和许多汉旺人成了钟楼的守护者。和汶川、北川、青川等震区很多重建者一样,他们或许还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来逐渐磨平地震的影响,但这3年立川的时日,值得被这样一幅图志,一些故事永远纪念。

回忆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送回5名中国留学生他们的状态需被知晓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3月13日至3月29日,华西都市报派出两批5名记者,赶赴日本进行采访。首批赴日采访的记者穿越了距离核辐射点不到30公里的危险区域,带回日本地震的第一消息,并将5名被滞留的中国留学生带回国。

“在灾难面前,两个民族都受着同样的苦难,在日本有大量中国留学生,他们的状态需要通过媒体被公众知晓。”前方采访的记者这样描述此行的目的。2013年4月 芦山地震放下相机背伤者要采访,更要救人

2013年4月的芦山地震中,身为雅安人,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以最快速度赶往家乡采访地震救援。前往太平镇的途中,他和救援部队遇到受伤司机唐军。唐军的左腿严重受伤,华西都市报记者配合两位医生托起唐军,不停地踩上石头、下石头,穿过一个个乱石,等抬离飞石危险区时,他的手几乎拿不起相机,这次救援的照片他也没能拍下。

事后,他为自己的“失职”行为,用了一句话来回应:“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要采访,但更要救人。”

思考当我们谈论灾难,我们在谈论什么

过去20年的灾难,对于任何一家媒体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锤炼,而事实是,华西都市报作为全国第一张都市报,也在报道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视角,并试着改变人们看待灾难的角度。

为避免灾后重建的盲目性和简单化,从2008年6月18日起,华西都市报推出了“蓝图”、“地震后的崛起”等系列报道,将“灾后重建、恢复家园、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提上报道日程。

时隔5年的芦山地震,华西都市报独家呼吁减少个体志愿者,为连接成雅高速的生命通道让路,这与汶川地震时报道角度已有不同。

4月22日,当成都市交警三分局派出的交警在省道210线艰难疏导交通时,华西都市报再度发出声音:救援路不能堵,社会志愿者请让路!2014年11月22日康定发生7.1级地震,华西传媒集群同样发出理性救援的声音,而甘孜州团委志愿者协会也根据此前报道出的救援拥堵问题,控制志愿者人数,沿途道路实施管控,最终让这场地震的救援更加有序。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鑫绘图姜宣凭

新闻推荐

今年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办好20件民生大事

聚焦201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30万户旧城危旧棚户区得以改造,15万户农村家庭告别旧房,上千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由每月60元提高至每月75元,在就业不易的2015年新增就业80万人,推行义务教...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