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产联动 成都经济,动起来

成都商报 2014-05-16 00:10 大字

国家蓝图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路径

要构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突出工业支撑,先导发展先进制造业,促使汽车、电子信息等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尽快释放产能,机械、新能源等回暖的产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用好“营改增”试点扩大的机遇,培育壮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保障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2014·4·14

全市经济工作专题会议

产业发展,是影响经济运行走势的关键因素。要加快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就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紧迫任务,以夯实成都市经济稳增长的核心支撑。在4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专题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持成都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做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挖掘增长动能。要构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突出工业支撑,弥补服务业短板,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通过走访调查,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三产联动发展已启动,强有力的产业将支撑成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工业

优势产业支撑发展

重点推进13个产业

产业亮点———以一汽大众西南基地为例,从零到百万产量,成都工厂仅用了5年,比长春基地目标提前7年。

政策支撑———成都制定“1313”战略,目前正按照详细的产业年度推进计划,全面推进13个产业加快发展

记者昨日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纳入2014年全市重点跟踪服务体系的438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61.16亿元,1~3月完成投资149.2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6.6%。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市经信委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突出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支撑作用”,继续以“稳增长、调结构”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确保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推动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大力实施“1313”战略。

60秒下线一台新车

5秒钟,一块厚重的钢板冲压成形;51秒,搭一辆汽车的整体骨架;不到60秒,就从生产线上开出一辆新车……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发生在成都经开区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总装车间的真实一幕。“今年,西南基地整车生产目标将是60万辆。”说起生产能力,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豪情无限,“一汽大众成功的工厂建设模式和体系能力的快速发展成就了西南基地的纪录。”的确,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创造的是“成都奇迹”,从零到百万产量,成都工厂仅用了5年,比一汽大众长春基地目标提前7年。

诚然,成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依靠的不仅一汽大众一家,而是一个正蒸蒸日上的大型产业集群。人们熟知的大众新捷达、新速腾、沃尔沃S60L、一汽丰田普拉多、考斯特、吉利全球鹰SUV均出产自成都经开区。

全面实施“1313”战略

“根据此前成都市制定的‘1313’战略,目前我们正按照详细的产业年度推进计划,全面推进这13个产业加快发展。”上述负责人介绍,根据“1313”战略,即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其中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4个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5个产业,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4个产业。

而就13个产业今年整体的工作安排,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今年将促进行业配套,力争实现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80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将重点加快南车成都产业基地、新筑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和地铁车辆组装、现代有轨电车研制…… “加快推进包括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等在内的重点优势产业,实现以优势产业支撑工业,用工业发展支撑城市发展。”

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服务业

重大项目

今年固定投资超800亿

产业亮点———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1.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政策支撑———市商务局将努力再培育“亿元”楼宇5栋,同时推进重大项目快投快建。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确保完成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他们将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全力以赴推动成都市商务工作加快发展,着力推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发展,加快楼宇经济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强楼宇招商,大力发展特色楼宇、总部楼宇,升级打造新商圈。

购物中心连通天府广场

4月22日,成都天府广场时尚购物中心全面正式营业。购物中心位于天府广场地下一层,以地铁天府广场换乘站出站口为核心,通过7条过街通道,直达天府广场东西南北各个方位。而在天府广场的东西南北面,有仁和春天百货、远东百货、摩尔百货、新世界百货、茂业百货等品牌商业项目;有百扬大厦、城市之心、西御大厦等高端写字楼,还有锦城艺术宫、成都博物馆、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科技馆等公共场所。通过这一地下购物中心,这些建筑被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商业圈。

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介绍,7条通道彻底打通了天府广场地下一层空间,成功地将地铁站出来的人群进行分流,“既能够吸引足够的人流量,也能将周边的城市建筑整合串联起来,实现错位发展,带来新一轮的商圈升级。”

推进300余个

重点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1.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社会税收比重进一步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322.06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社会税收比重达到了66.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

同时,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进展也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6.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8.9%,占全市重点产业化项目投资完成额的66.8%。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22%,略高于农业(29.49%)、现代制造业(28.51%)、高新技术产业(24.23%)及全市28.68%的平均水平。

市商务局将努力再培育“亿元”楼宇5栋,同时推进重大项目快投快建。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按照“四个一批”要求,以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北改”区域、服务业集聚区等为重点,推进30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完成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以上。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都市现代农业

360多万亩田保米袋子

530万吨蔬菜保菜篮子

产业亮点———农村产权交易所、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一大批具有成都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产物正从成都大地生发出来

政策支撑———成都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机制,加快推动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今年末,成都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有望达到364万亩;全年的蔬菜产量达530.98万吨,确保1400万市民每人每天2斤蔬菜还有余———作为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整体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近年来突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加强基地建设,提升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推动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都市现代农业特色之路。

年末高标准农田可达364万亩

保障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并非易事。成都市通过科学规划,在粮食主产区集中力量打造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在邛崃市牟礼镇,成都商报记者就近距离感受了以粮经复合产业和高端种业为主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个“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已初具规模。成都市农委主任许兴国介绍,成都市今年将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与之相伴的是,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已被写入了成都《2014年全市“三农”工作要点》。根据规划,成都将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规划,今年末,成都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有望达到364万亩。

“要解决一个特大中心城市的‘米袋子\’问题,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和提升农田的生产能力是必经之路。”许兴国表示,成都目前正重点建设“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将来,全市的粮食生产将更向基地集中,实现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助农增收。”

“目前,成都已建起34.6万亩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以及90.4万亩水旱轮作蔬菜种植基地,每亩蔬菜一年至少种两茬,这个巨大的‘菜园子\’种植面积达240.12万亩”,成都商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在保障“菜篮子”方面,成都全年的蔬菜产量已达530.98万吨,确保1400万市民每人每天2斤蔬菜还有余。

为了让更多人吃上质优价廉的放心菜,成都还兴建了益民菜市———直接从农经组织批量进货,不仅新鲜,菜价还低10%左右。从去年起,成都每年拿出价调基金的10%,总投入约1亿元,确保菜品保持平价。根据规划,成都将用两到三年,再建50个益民菜市,未来争取做到每个老社区都有一个便民惠民菜市。

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达18个

4月3日,都江堰市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蒯世军,从锦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晓燕手中接过一张102.2万元的支票,这标志着四川省2014年首笔单户超百万的农险赔款兑付完成。

这笔赔款是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赔款。由于气候偏暖,都江堰市的白萝卜和大白菜今年1月份大量提前上市,收购价格低于农户采收成本,导致大量积压在地里。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出具蔬菜离地价格数据,按照合同,已达到全额赔付标准。去年,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推出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以此避免“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据悉,成都还新推出了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和小家禽保险,目前,全市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达到18个。

农业政策性保险只是成都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机制,加快推动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农村产权交易所、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一大批具有成都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产物正从成都大地生发出来,一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都市现代农业特色之路已然形成。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新闻推荐

儿子在青城山留下成长印迹

■想在青城山买第二套房的资深媒体人杨怡作为成都人传统的避暑度假胜地,青城山楼市开发已逾十年时间。通过年年的对比,今年的青城山楼市的确与从前不同,这里有独一无二的风景资源、优于市区气候优势...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