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人民福祉 成都人社事业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生活在蓉城的百姓,沐浴着春日的暖阳,脸上刻满了幸福的笑容。这笑容,是成都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生动体现。
有人在这里从失业走向再就业,有人在这里获得颐养天年的保障,也有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开创事业的新天地……
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里读懂“民本情怀”的意义。
作为民生事业中的重点领域,成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改革始终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先行先试、纵深推进,破除了城乡二元体制,消除了附着在身份上的城乡差异,为实现“人有普保、劳有应获、病有适医、老有颐养”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在全国人社事业的改革中书写了浓重一笔。
改革有成绩——
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出台规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意见……2013年,成都市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改革不停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起点上,成都人社局定下了2014年改革发展的新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人社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落实 “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发展取向,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工作抓手,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重点抓好25项民生工作落实。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201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8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6.05%;失业人员再就业10.0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4.53%;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2.82%。
【民生故事】
3月6日,王庆满怀欣喜准备踏上新的工作岗位——经过免费劳动培训的她,就要成为成都一家电子企业的工人了。“每个月有2500块钱,公司还要给我们缴纳保险哩!”王庆笑着说。
经历过失业,又没有文凭和技能的王庆,曾经对生活有些灰心。但通过参加成都市组织的免费就业培训,王庆掌握了新的职业技能,再次走上了就业之路。这对一个收入孱弱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太多。
实际上,在成都,“王庆”有很多个,通过开始多领域的劳动技能培训活动,每一年,都让许多失业者或者就业困难者掌握就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近年来,更通过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全市重点产业有机融合,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双赢”成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最好成效。
【改革路线】
近年来,成都在全国率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城镇新增就业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成都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和就业援助制度体系,将就业困难群众“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帮助就业”的社会承诺,扩大到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所有城乡劳动者,实现了全市城乡劳动者同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2013年,全市深入贯彻《成都市就业促进条例》,全面实施17项系列就业培训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补贴和奖励标准……
通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贯彻地方就业促进条例,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成都“大就业”格局稳步提升,城乡充分就业城市创建成果巩固发展。同时,优化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定期组织专场招聘活动,着力扶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创业,促进了1217名高校毕业生实现成功创业。还实施了17项系列就业培训行动计划,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考务管理平台,全市培训城乡劳动者22万人,培训后就业率85%。
为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2013年,成都市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创业环境、加强职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开展了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资金扶持、专家服务等创业扶持活动。
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截至201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8.76万人,参保覆盖率超过97%,完成目标任务的106.6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04.03万人,参保率保持98%,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养老金、失保金分别增长11.3%以上。
【民生故事】
今年49岁的何友智,是一名家住都江堰市一街区银桂苑的居民。他于2011年12月被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肝腹水,一直就诊于都江堰市中医院。
前后13次的住院经历,让他的家庭背负了近17万元的医疗费用。“家里条件不宽裕,得了这个病家人都在借钱给我医治,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起初患病时的心情,何友智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成都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为他的人生燃起了新的希望。两年间,何友智通过医疗保险共计报销130774.29元,个人自费仅36071.4元。
两年间,通过在都江堰市中医院的系统治疗,何友智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由于享受到了医疗保险的惠民政策,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了家庭的正常生活。
“没想到医保能报销这么多,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何友智笑着说。
【亮点点击】
近年来,成都在参保率高基数的基础上,深入对养老保险的“死角”扫盲,彻底解决了集体所有制企业倒闭后退休员工的参保问题。2011年,成都出台《关于进一步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可一次性缴费15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12年,这一政策的受惠范围逐步扩大,全市5.56万名集体所有制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5万余名因企业倒闭而无生活保障的老职工,因此过上了老有所养的晚年生活。
从医疗保险方面来看,成都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医保谈判机制,打破原有的“政府部门下命令,基层机构企业照执行”的局面,搭建了一个由政府、医疗机构及企业三方构成的沟通桥梁。
“我们用市场吸引企业参与,寻找可以进行谈判的药品,尽可能地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每次谈判都会邀请专家、医疗机构、企业以及市民代表共同参与,大家各抒己见,在协商的过程中寻找“共赢点”。
2013年,成都全民社会保险态势巩固发展。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并组织实施了调整机制建立后的首次调待工作,共惠及56.97万人,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突破315元,其中70周岁以上人员最高月养老金达到766元。同时,率先在全国将城乡低保对象整体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已有4680人领取养老金;完善城乡低收入人员贷款参保制度,全市2870名城乡低收入困难人员通过贷款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今年,成都计划将全市6.3万名城乡重度残疾人整体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范围。这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引导和鼓励城乡困难群体持续参保缴费的长效机制。另外,成都还率先在全省建立起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监管机制,基本实现了用人单位和城乡居民社保业务网上经办。
在医保方面,成都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预算管理、总额控制,积极探索门诊特殊疾病部分病种按病种付费的路径,出台了《成都市查处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规定》及配套举报奖励办法,强化社保基金监管。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
2013年,成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416人,其中硕士以上458人;引进海外人才192名,创建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1个,获人社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优秀项目1个,首次命名市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单位)17个;组织成都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赴外引进急需的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达成意向共800余人。
【民生故事】
去年10月,在美国学成归来的“海归”刘晓,选择将创业的公司开在成都。
他这样做有自己的理由——成都有宽松的创业环境,不仅有可以免初期租用费的创业产业园区,更重要的是还有专门针对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支持计划。
刘晓口中的创业支持计划,涵盖了创业初期启动资金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等措施,这是成都为吸引高端人才来蓉的重大举措。
如今,刘晓注册了公司,开展的业务也逐渐成熟起来。年前,他还试着申报了留学人员创业扶持项目,期望在这片沃土上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
【政策扫描】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实施“天府新区四大人才行动计划”,这一战略行动包含了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人才引进行动计划、智力支持行动计划和人才服务行动计划。
成都认为,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实施“天府新区四大人才行动计划”就是坚持产业发展、人才优先的原则,围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创新建立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的机制。
成都期望通过加大对高层次专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构建产业发展新支撑;通过加大对海内外人才智力的引进力度,建设人才聚集新高地;通过加快人才市场配置升级,建立人才交流新平台,并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天府新区特色,与国际惯例接轨,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服务新机制。
不仅如此,成都人社局还与多部门积极协调,通过评选审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鼓励行业技术骨干,发扬带头精神,带动更多的年轻技术人员发展。
2013年,成都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全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
此外,成都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务员公开遴选实施细则,基层公务员选人用人渠道进一步拓宽。加强公务员公开考录工作和公务员能力培训,稳慎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试点,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成都还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暂行办法,从根本上转变了事业单位用人方式,实现了事业单位按岗聘用、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
2013年,成都全年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0.32万人次。推进了职称社会化评价试点工作,全年受理社会化职称申报2000余人。
2014成都人社事业新目标
【就业创业】
今年,成都将围绕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消除各种就业歧视两项改革任务,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贯彻《成都市就业促进条例》,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重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作,全力做好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三是探索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四是完善鼓励创业政策体系和创业服务机制,争创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五是推动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六是做好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就业信息统计监测和就业形势分析工作,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和就业形势统计月报制度。
【社保制度】
今年,成都将围绕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衔接政策、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改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三项改革任务,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修订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二是降低中小微企业和城镇个体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引导帮助困难城乡居民贷款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是健全完善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缴费机制和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措施办法;做好农民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保工作;四是完成医保监控体系建设和内部规程再造,完善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总额控制,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五是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探索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个人账户改革,建立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六是以小微企业和农民工集中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探索将事业单位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七是实施《成都市查处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规定》及配套举报奖励办法。
【人才体制机制】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今年,成都将围绕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健全引智引才工作体制机制四项改革任务,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贯彻《成都市公务员公开遴选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公开遴选工作。二是修订《成都市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研究制定《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三是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后管理机制。四是修订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办法,拓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享受优惠政策的产业范围;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体系;扩大职称申报社会化,实现职称评价全覆盖。五是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措施。六是加强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单位)创建和国际化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引智成果有偿转让、利益补偿等市场机制。
【收入分配办法】
今年,成都将围绕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两项改革任务,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和工人考工定级办法。二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企业薪酬、企业人工成本、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机制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办法,稳慎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合法权益】
围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三项改革任务,今年成都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探索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办法。二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常态化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简易办案程序,推广使用仲裁办案信息化系统。四是做好新都区创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工作。
新闻推荐
一、国家森林城市成都市西昌市泸州市广元市广安市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县(区)乐山市遂宁市沐川县南部县射洪县盐亭县郫县巴州区新津县洪雅县金堂县犍为县德昌县南江县青神县新都区泸县西...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