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都江堰实践
□罗向明 文/图
“11月25日,星期一,农历十月廿三。今日都江堰市空气质量指数AQI=35(优)。PM2.5=0.024mg/m3(达标值0.075)……”
从今年3月17日开始,都江堰市官方网站、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门口LED上每天都会对外发布实时的环境监测数据。令人羡慕的是,大半年来,监测显示其PM2.5几乎没有超出达标值。
自由呼吸的背后,是都江堰不断探索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走进都江堰,融入青山绿水中,能深切感触到都江堰“二次创业”的底气和自信。
自信
率县级市之先发布PM2.5
现在,只要点击进入都江堰市政府官方网站,在正中间最醒目位置,就能看到有红色大字标注的“都江堰市环境质量状况”几个字。
打开链接,即可查到当日检测数据,其中,有PM10、二氧化硫、负氧离子、二氧化氮、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指数AQI等数值,以及达标值和评价的情况。最受公众关注的PM2.5排在10余个监测项目的首位。“我们每天发布环境监测指数,就是要让群众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都江堰市环保局局长孙涛说。
2012年,都江堰市率先在全省县级市实施PM2.5监测体系建设,今年又实施环境主要指标监测监控体系建设。从3月17日开始,在成都区(市)县中率先对外公布PM2.5监测数值。这一数据同步发布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大门口的液晶提示牌上,让来自全球的游客即时知晓环境质量。
据都江堰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实际上,当初在是否要即时发布PM2.5等环境监测指数的问题上,出现过一些担忧,怕数字不好看,发布出来对都江堰造成负面影响。“监测数据显示都江堰PM2.5一直没有超出达标值。”都江堰市环保局监测站站长张驹介绍。数据作证,“都江堰的天有多蓝,空气有多净”——从1月1日到11月22日的326天,都江堰空气质量有123天优、194天良,优良率达到97.2%,仅4月份受西北沙尘暴影响轻微污染9天。
PM2.5监测数据,如今反而成为展示都江堰市旅游良好形象的另一个窗口。千年流淌的岷江水,幽深隽永的青城山,负氧离子爆表的纯净空气,发源于雪山的清澈江水,优质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轻松、健康与舒适,足以让任何挑剔的游客爱上都江堰。
底气
生态保护建设是第一要务
都江堰敢于率先发布PM2.5等空气质量监测指数,底气源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保护和建设。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10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了都江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在其他同行面前最为得意的是,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受到了严格的保护。“更难得的是在保护区周边一些区域要规划建设啥子项目,市委、市政府都要请保护区出具对保护区是否有不利影响的说明意见书,确保项目不跟保护区有任何冲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都江堰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婉拒了众多对环境有影响的投资项目,牺牲了大量的短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构筑成都平原绿色生态屏障,有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正是凭着这种“宁可不要眼前的利益也不能断送城市的未来”的共识,都江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8.9%;实现全市所有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辖区内17个乡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的考核验收。全市幅员1208平方公里 ,由于生态保护良好,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3000—5000/立方厘米范围内,空气与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被誉为“天然氧吧”,对人的健康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使都江堰市成为著名的“长寿之乡”。目前,第六次人口普查关于都江堰的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布,就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都江堰全市人均预期寿命77.1岁,比全国的71.4岁高出5.7岁,高出全国平均数1/12,折合每天约2个小时,也就是说,在都江堰每生活一天,相当于延长预期寿命2个小时。
而最近1个月,都江堰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捷报频传。本月中旬,在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及两岸四地环保协会联合主办的“绿色中国2013·环保成就奖”评选中,都江堰市夺得“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奖”。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专家评审会上,都江堰市顺利通过了评审。
发展
生态红利助推国际旅游城市打造
如果说一个个数据和奖项过于呆板,那么野生大熊猫的频繁出现,则是都江堰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
在昏暗天色的掩护下,一只大熊猫拉下冷箭竹枝,将叶片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萌态十足;视频转换,另一只大熊猫头朝下脚朝上,倒立在一棵树上撒尿,用气味警告同类:这是我的领地!这两段分别只有10多秒的视频,拍摄于2013年9月27日晚上,这是10余年来都江堰龙溪-虹口保护区首次拍到的野生大熊猫视频。而此前玉堂、青城后山等均出现过熊猫的身影。
“都江堰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有12只野生大熊猫。”都江堰市林业局局长孟洪上个月才进大熊猫栖息地科考了一番,发现大量的大熊猫活动痕迹。“这为我们建设熊猫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目前,都江堰已建成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一期)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已入住大熊猫20余只,预计两个基地完全建成以后,今后大熊猫保有量将达80余只。
据悉,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都江堰未来将打造系列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如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中国杜鹃园等。
都江堰“二次创业”再出发,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生态无疑是最大的红利和本钱。用都江堰市民的话来说,就是“还有什么比游客到我们这里看山看水看熊猫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作为都江堰之“魂”的水环境打造,将使都江堰更加熠熠生辉。都江堰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西平原重要水源涵养地,是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保护地。在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评估验收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莱斯·莫洛伊博士曾这样评价都江堰说:“都江堰美丽得犹如梦境。”溯源而上,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都江堰以这一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天然优势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赞誉。
据都江堰市水务局局长周明介绍,将抓住水利文化博物馆打造、水文化遗产保护、水文化广场恢复重建的契机,营造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匹配的浓厚水文化环境;依托金马河拦河闸坝建设、磨儿潭应急水源建设、城区4大干渠景观带打造、乡村6大干渠旅游线打造、特色品牌水产发展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匹配的旅游新亮点。
同时,在近几年涉水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基础上,立足于都江堰优越的资源禀赋和集聚历史、人文与自然的世界性元素,将打造金马河景观水面、金马河桥闸景观、金马河堤岸景观线、磨儿潭生态观光点,与都江堰景区连接,形成2.5环—都江堰景区—磨儿潭应急水源地紧密相连的特色景观带,呈现出“景水一体、城水共生、城景相融”的城市旅游新形象。
立足生态保护,一个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都江堰”已然触手可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泽文1月2日,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获悉,成都市1月1日启动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主要通过气象预报和污染源分析相结合建模进行。为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每天进行两次会商...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