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暴雨过程减弱,但全市主要江河仍在高水位状态下运行我市防汛预警暂未解除

成都日报 2013-07-12 00:12 大字

昨天,在成都市肆虐多日的暴雨天气终于减弱,市气象局也解除了气象预警。但全市主要江河仍在高水位状态下运行,因此市防汛办暂未解除防汛预警,仍保持全市防汛蓝色4级预警、中心城区防汛黄色3级预警的状态。

降雨过程堪比1981年

“老成都”都记得,1981年,四川盆地曾发大洪水。据气象局统计,今年的此次降雨过程历史罕见,仅次于1981年“7·13”降雨过程。

据统计,此次降雨过程从7月7日开始,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为连续性、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为持续型。

都江堰市为全市最大降雨区域,无论从该市单点降水还是面降水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全市单日最大降水点位都江堰市国家站雨量为415.9毫米,是该站历史记录第一,也是成都市有气象数据以来单日最大降雨量。

据气象局预报,未来3天以阴间多云天气为主,有分散不均的降雨,西部区(市)县可能仍有中雨,局部大雨。

金堂昨日出现第三次洪峰

此次降雨导致洪水泛滥,江河洪水主要集中在西部沿山及沱江水系,其中沱江为大洪水,其余河流为中洪水。洪水持续时间长,起涨回落都较慢,洪峰持续时间长,普遍出现复式洪峰。最大洪峰发生在7月9日16∶00沱江三皇庙水文站,洪峰流量为7250立方米每秒,为该站历史第四。

目前,全市主要江河仍在高水位状态下运行,但普遍呈回落之势,沱江三皇庙水文站昨日13时出现第三次洪峰,流量7200立方米每秒,现已回落至6000立方米每秒以下;岷江的江安河、毗河、清白江仍然处于满河运行状态,府河、南河中心城区段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行。

15个区(市)县37.35万人受灾

据初步统计,本次降雨过程受灾范围广、影响人口多、经济损失大、受灾程度深,灾害主要为山洪地质灾害、江河洪水灾害和城市内涝灾害,涉及水利、交通、农业、国土等方面。截至目前,已造成15个区(市)县、156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1.495千公顷,受灾人口37.35万人。

针对汛情发展趋势和出现的灾情、险情,全市上下积极展开了防汛抗洪。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地铁公司、市排水设施管理处等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展开应急处置工作;沿河区(市)县提前组织转移安置受威胁地区群众,加强沿河及低洼地区检查巡查及灾情应急处置工作,强化河道管制,防止二次灾害发生,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涝灾害损失。

错峰调度紫坪铺下泄流量

降雨过程中,鉴于紫坪铺水库下泄流量剧增和区间强降雨叠加影响,在省防汛办的指导下,市水务局、市防汛办会同市气象局、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都江堰管理局等单位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空中心城区所有闸坝,为河道泄洪提供空间;错峰调度紫坪铺下泄流量,有效减轻金堂防汛压力。昨天下午,第三次洪峰顺利通过金堂。

中心城区供水安全

强降雨导致白沙河上游发生泥石流,原水浊度在很短的时间内陡增至30000NTU以上。成都市及时启动供水保障处置预案,紧急启用了磨儿潭应急水源。

同时,充分利用各河道行洪空间,分梯度、分时段进行通盘考虑,合理调度,既确保了中心城区和金堂安全过洪,也保证了中心城区供水安全。

据市防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汛情开始好转,各地、各部门仍在继续坚守岗位,加强汛情监测。

本报记者 王眉灵

新闻推荐

市民代表年终集中检查2013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新二环畅通“北改”进展快点赞!

又到了一年一度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的“期末考”时间。12月18日至12月19日,市民代表分为四组,分别到30余个民生工程现场点位,对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集中检查。昨日...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