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磐的基石 如山的信仰 ——写给战斗在一线的全市广大基层干部
□本报评论员
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前夕,市委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基层干部,这是对长期以来奋战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的高度肯定。统筹城乡发展改革8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无数像磐石一样扎根基层的干部。他们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将市委的正确决策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下去,并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成都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场春雨,可以滋润一片土地;一个干部,可以造福一方百姓。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蒲草村党总支书记邹光蓉忍辱负重,勤奋敬业,廉洁自律,心中始终想着群众、装着百姓,创造性开展工作,得到了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女支书吴雪芳“一诺千金”,为百姓解决难题“当年承诺,当年兑现”,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党支部书记唐朝阳,探索土地承包权变革为“长久不变”,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年近花甲的“产改第一村”——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祥,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带头“吃螃蟹”,为农民厘清土地权利奠定基础;彭州市军乐镇银定村党支部书记张乐付甘当群众贴心人、创新致富领路人;青羊区府南街道同德社区党委书记戴毅敏,在推进民主构建和谐、服务群众关注民生、开展特色工作打造文化品牌方面卓有成效;成华区二仙桥街道西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段胜华,把服务群众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特色活动,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党支部书记胡水金带领村民,将当年一贫如洗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邛崃市油榨乡马岩村党支部书记杨帮华还权于民、问计于民、取信于民,在基层治理机制上大胆探索,为全村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第一次走到广大公众面前的典型人物,虽然来自不同地域,职务各异,但却有着这样的共同点:他们都是身处最基层,做的全是金字塔塔底的工作,琐碎而繁杂;他们都能把各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和谐共生;他们都能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结合实际,敢于探索创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基层干部的人生价值和共产党员的最高信仰,浓墨重彩地抒写了党员干部在基层的壮丽华章。他们不愧为成都市广大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
毋庸置疑,8年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生动实践中,1.21万平方公里的蓉城大地上,广大基层干部充分发挥了“基石”的坚强作用。直面复杂的矛盾和艰巨的困难,他们用令人惊叹的韧劲和让人折服的方法将其迎刃而解;他们凭着对人民群众和对党的感情,在各自岗位上独当一面,为党分忧,为民造福,出色地完成了分内工作。
他们权小责大,埋怨者不少;他们人微言轻,理解者不多。然而,他们却是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如果缺少他们,我们的工作就失却支撑;如果他们不踏实,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有“管涌”之虞。
基石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他们,就没有当地的发展与进步;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成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成都和谐稳定的局面。
对于他们的工作,市委是高度肯定的!群众是衷心赞扬的!
情亢亢以大爱,意倜倜而忘忧。广大基层干部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与人民心心相印,对工作恪尽职守,其根源在于有着坚定的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只有信仰才能浇筑如磐的执政“基石”——信仰坚定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动机与目的就不会动摇,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基石作用就会越来越强化。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本质上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动实践。市委为此制订了一整套选拔、培训、任用、管理干部的体制机制,为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发挥先锋和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广大基层干部选择与党、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业创造了条件。随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干部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信仰也在愈加坚定。8年的实践,尤其是“5·12”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的锤炼,让广大基层干部把为百姓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强的精神信念——选择为人民而奋斗,生命虽有终点,但事业必将长存!
信仰如山,基石如磐。
新闻推荐
7192户农村低保户年底前告别土坯房搬新居 我市农村低保户土坯房改造工作将在下月全部完工
对于住了20多年土坯房的刘大姐来说,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搬新家住新房。这些天,她特别开心,因为成都市实施农村低保户土坯房改造,她盼了几十年的心愿正在变成现实,全家马上就要搬进水电气“三通”的楼房了...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