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稻增产增收 协同推广功不可没

四川农村日报 2021-12-24 00:59 大字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 年,四川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实现粮食“三增”,离不开在种植环节不断加大的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在水稻生产上,今年全省启动的水稻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为全省粮食“三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17日,2021年四川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水稻项目总结会在成都举行。今年的水稻季,在技术协同推广的模式下,四川水稻生产在技术上取得哪些突破?推广效果如何?

今年,在协同推广的模式下,全省以1名推广首席、1名技术首席为代表,以及省、市、县多层级跨科研、教学、推广多领域的 60 名专家,组成了1个省级协同团队和10个示范县工作团队。

大邑县是 10 个示范县之一。“数据显示,大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2020 年 的 549.72 公 斤 增 长 到562.42 公斤,调查产量比上年增加每 亩 12.7 公 斤 ,亩 增 产 率 达 到2.31%。可以看出,技术的协同推广促进了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提升,推动机械化和优质化水平的提高。”大邑县工作团队技术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陈勇表示。

“今年以来,围绕水稻绿色提质高效生产技术、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三项重大技术,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4万亩,辐射带动万亩示范片11.6万亩,示范区优质稻覆盖100%、新技术覆盖100%、绿色防控技术100%,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水稻生产多个薄弱环节机械化、轻简化取得新突破。各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推广首席、省农技总站稻作科科长周虹告诉记者。

除了技术不断扩大覆盖面,带动效果明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今年各示范县培养、带动了 121 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通过重大技术协同的引领带动,种植大户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发展规模大大提升。同时,针对种植品种分散,产销衔接不紧,优质稻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各示范县探索“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统一收贮烘干、统一品牌销售”全产业服务模式。

“明年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承担该项目,在总结今年工作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协同推广模式机制,在品种、技术、模式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水稻生产提供多元化的技术支撑,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推广的效果。”周虹说。

新闻推荐

志愿者“暖冬行”

志愿者“暖冬行”11月18日,成都市大邑县志愿者到大邑县青霞街道龙凤社区4组,关爱留守老人。11月18日,志愿者来到大邑县...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