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旧址开发利用主持者周健:传承红色基因 让旧址迸发新活力
成都日报和成都音协共同发起的“赞歌献给党”——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融媒体互动活动受到各方关注。近日,活动吸引了三线建设旧址——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旧址开发利用主持者周健的参与。当前,传承着红色基因的特色旅游项目成为热点,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旧址也成为了大邑一大热门打卡地。
中国科学院光电所当年的代号为6569工程,位于大邑县雾山乡,筹建于1965年,1988年搬迁至双流新址。该所还是中科院“创新2020”首批整体择优支持的研究所。
周健告诉记者,在1971年至1973年,周健的父亲有幸参与了6569工程建设,这使得周健从小就对6569旧址有着深厚的情感。“现在我们家离6569旧址不远,节假日我常带父亲和家人,去那里走走看看。”他说,如今交通很方便,全新柏油路,驱车出大邑县城30分钟就到了。
“光电所已经搬走多年了,可建筑是搬不走的,三线建设的精神也搬不走。我何不将这片土地利用起来,进行再开发?”2013年,他萌生了开发6569旧址的念头。在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后,他组建心苑林业投资开发雾山。“通过三线建设旧址的开发利用,将‘三线精神’得以延续,很有意义。”
在周健眼里,要保留“三线精神”,就得维持建筑物的原状,于是他只对内部进行了改造,打造成为一个乡村酒店。如今,三线建设记忆小镇、乡村五星级酒店在6569旧址上创新呈现,并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周健认为,“三线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形成“旧址+旅游+文化+农业”的发展格局。“文化走出去了,人流量就会增多,产业就能发展得更好。我们要用产业传播文化,通过文化促进产业,把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周健说道,有记忆,有故事,再配以丰富的文创产品及优质的服务,“三线文化”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接下来,周健表示还要让更多的人去理解三线文化,感受三线文化,让“三线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孔维睿
新闻推荐
假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颗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有开心的星星,有伤心的星星,有激动的星星,有有趣的星星,有兴奋的星星。其中,最...
大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