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件文物串起70年民间记忆

四川日报 2019-07-05 06:46 大字

□本报记者 吴晓铃

程潜赠傅作义“和平解放湖南”的铜墨盒,开国将军王宗槐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时的勋章和礼服,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的笔记及眉批书箱……6月30日,“一条大河波浪宽——新中国70周年民间记忆展”在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开展,展出近3000幅历史图片与2200件珍贵文物。

建川博物馆原美术馆,2000余平方米的展馆划为七个展区。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展品。从1949年至2019年,每年开辟一个展览单元,一年提炼一个年度主题,勾勒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博物馆馆主樊建川说,此次参展的文物包括15件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以及10件国家三级文物。文物背后的故事波澜壮阔,民间记忆的角度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15件国家一级文物中,开国将军王宗槐的一套遗物堪称无价之宝。王宗槐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如今,三枚勋章和授衔时的中将礼服,被他的家人捐给建川博物馆。

1951年的《淘挖府南河图册》也出现在展览之中。当年成都市为根治水患,发动24万人参加淘挖府南河的义务劳动,共淘挖29公里,让府南河重回清澈。

对樊建川而言,“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展览,是他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对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变的见证和感恩。他特别挑选了“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个颇有乡土味的名字作为展览名,“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就是一滴水,祖国母亲就是一条河。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我们向前走,大河奔流虽有阻挡曲折,但一定会绕过去汇入大海。这是我的良好祝愿,希望祖国也像歌唱的一样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新闻推荐

7人队伍穿越卧龙 一女驴友遇难 救援队伍已上山营救

救援队伍已上山营救远眺大雪塘(图据网络)。6月13日,户外运动圈传出消息,称一支穿越成都第一高峰——大雪塘的驴友队伍发...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