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镇:文旅融合 讲述独一无二的“安仁故事”

四川日报 2019-04-23 07:01 大字

安仁古镇树人街街口,7座历史气息浓郁的公馆比邻而立:左边杨孟高公馆等4座,每周六天固定上演《今时今日安仁》;右边郑子权公馆等3座,则改造成了占地2880平方米的“公馆式博物馆群落”华公馆。2017年年底开放后,华公馆已成功举办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尼泊尔造像艺术、中国古茶器、明清圣旨珍品等展览。,安仁古镇:文旅融合 讲述独一无二的“安仁故事”。

如此改造老公馆,运营方经过了反复斟酌。“安仁自身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它跟其他古镇不同的‘调性’,也就是更有一种‘民国范’‘小资范’。”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雪松介绍,对于公馆这样的老建筑,传统开发思路是打造茶馆、民宿、私房菜等业态,但这样无法真正讲述“安仁故事”。

为打造《今时今日安仁》,他们请来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策划团队,将旅游景区广泛采用的“实景演出”升级为“实境演出”,每一幕都以真实的公馆建筑为环境依托,并融入裸眼3D、全息、空间成像等多媒体技术。

在产品打造和业态引入上,运营方坚持与安仁的“文化本底”相匹配,与方所共同打造的“方知书房”就是一例。“方知书房”所在地原为一处经营餐饮的院落,坐落有民国时期修建的“万成堰纪念碑”。如今,这里划分成前后两院,不仅设有24小时营业的无人零售书店、女性阅读专区等,还不定期举办各类现场活动和艺术展。

“阳春白雪”的发展思路,会不会到头来“曲高和寡”?向雪松并非没有担忧,“《今时今日安仁》的票价是380元,而全国旅游演艺平均票价在220元。”不过他认为,安仁古镇的文旅融合发展,不应走上只靠游客转化和大众消费的老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安仁本底文化放大,成为安仁古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明亮招牌。”

讲好“产业故事”形成发展优势

“国内外游客到了成都,都应该到安仁来‘打卡’。”在大邑县委副书记王琰看来,安仁还应有更多国际化旅游产品和业态。近年来,安仁的“国际范”越来越亮眼:安仁双年展、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中国首展相继举行,以威士忌、红酒、咖啡为主题的一系列博物馆接连落户……

随着项目陆续活化,安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首届安仁双年展前,主办方特意组织了一批国内外艺术家到安仁参观,最终40%的参展作品或专为安仁创作,或系首次展出。双年展结束后,其中由意大利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策划的“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板块还移师意大利米兰展出,让安仁在“艺术之都”火了一把。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预计今年10月举行。向雪松说,今年的双年展将在首届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品现场交易环节,让更多群体参与这一文化盛事。“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文旅融合发展,就应该把‘产业故事’一块儿讲清楚。”

不过王琰也坦陈,安仁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大邑先期编制《安仁镇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为文旅融合提供规划依据。

《今时今日安仁》公馆演艺文博综合体的设计改造,就本着“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完全可逆”的原则。“对必须拆除的构件部分,进行编号建档保存;增加构件部分,先做基础支撑,后做构件增加。”王琰说。

如何把演出设施“藏”起来,不破坏原有建筑风貌,也下了一番功夫。“音响放在窗户后面,灯光桁架采用与建筑相近的色系。”向雪松表示,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民国时期川西人文风貌,形成安仁文旅发展新优势。

新闻推荐

强化责任担当 推动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落地见效 胡元坤调研安仁镇红星社区平安社区工程建设

本报讯(记者洪继东)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胡元坤赴大邑县安仁镇调研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胡...

大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