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倒下,我倒下,这个家就散了”驼背儿媳用爱“驼”起一个家

成都日报 2019-04-23 02:50 大字

张李悉心照料高龄婆婆

“现在我们的日子已经慢慢好起来了,我相信以后会越过越好的。”说这话时,张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今年47岁的张李是大邑县晋源街道镇东村村民,同时,她也是一位体贴入微的妻子,一位孝顺能干的儿媳。她悉心照料残疾丈夫和高龄婆婆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很难想象,能做到这些的张李,自己也患有先天脊椎变形。尽管身体不便,多年来她却一直用爱和勇气撑起这个平凡却温暖的家,“我不能倒下,我倒下,这个家就散了。”

“抠门”的儿媳

因为身子不便,张李很瘦小,身体前倾,后背有明显隆起。她每日就是拖着这样的身体,照顾丈夫和婆婆,忙前忙后,一做就是20余年。1992年,少女张李嫁给了同村残疾小伙蔡永。由于蔡永下肢残疾,不能做重活,婆婆戴玉芳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张李的身上。家务、农活,作为一名女性已经是超负荷运转,更何况张李还患有先天脊椎变形。即便如此,张李也从没抱怨过一句,对丈夫、婆婆悉心照料,还开源节流,为这个小家的未来做打算。

张李平时对自己很“抠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对于婆婆,张李花钱却很大方。“经常给我买水果、买蛋糕,医生说我需要补钙,再贵的药她都舍得给我买。”说起张李,戴玉芳总是感叹,自己和儿子太幸运,才能找到张李这样的儿媳,这样的妻子。一边夸着媳妇,一边老人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近年来,张李的脊柱越来越弯曲,驼背也越来越严重,“现在连田头活路都做不动了,我就在家做做手工,每天能挣几十块来贴补家用。”好在,经过县残联为其制定的“量体裁衣”式帮扶,有效解决了张李做手工的销售渠道,缓解了她一家的生活困境。

“逞强”的妻子

2011年,张李90岁的婆婆因摔伤瘫痪在床,为方便随时照顾婆婆,她就在婆婆床边搭了个木板床。由于驼背严重,每次给婆婆抹脸,张李都要先蹲坐在小凳上,然后忍着疼痛将身体尽量绷直些,常常疼得出汗。后来,婆婆为了体恤儿媳,每次要洗脸时,都尽量撑起身体坐向床边,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媳的疼痛。

2017年5月初,丈夫蔡永又因意外导致左小腿骨折,连一些简单的家务活都不能帮到她,家里的重担再一次落在了张李那个瘦弱的肩膀上。说起妻子,蔡永脸上满是爱意和愧疚,“她从来不在我们面前抱怨,爱逞强。亏欠她太多,只能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她多分担一点,让她不那么辛苦。”

目前,政府已经为张李一家三口解决了低保,并在各大节日慰问和关怀她家,越来越多的邻里乡亲、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张李一家施以援手。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说起未来,张李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现在政府和爱心人士都在帮助我们,我和丈夫也还能做一些事情贴补家用。日子在慢慢好起来,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本报记者 李旻 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新闻推荐

2019年成都工匠候选人名单公示

为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成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