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扮靓乡村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庙湾实践 ——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纪实

西南商报 2017-12-15 10:46 大字

[摘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纪实

“生活垃圾要分类,大人小孩都应会,自己带头先做到,循序渐进才有效……”在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73岁的张大爷哼唱着垃圾分类歌,将生活垃圾分类倒入垃圾桶。

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面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与建设生态美丽乡村之间的矛盾,王泗镇先行一步,以庙湾村为试点,开始大胆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朝着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目标不断前进,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庙湾模式”。

领导重视 健全机构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庙湾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长期指导督促该村的垃圾分类工作。

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队伍。目前,该村已建立垃圾分类队伍,队员共计26人。保洁队伍全面负责该村2369人、582户的垃圾收集和分类工作,保证每天早上7:30—11:30、下午2:00—6:00准时将每家每户门前分好类的垃圾收集并转运到垃圾分类中转站。

加强保洁队伍的培训及指导。为保证保洁队伍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确认识,使该村的保洁队伍成为更专业、更有效的队伍,庙湾村结合实际,每年对这支队伍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培训内容为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装运操作技术等,保证垃圾在分类、投放、集中、运输过程中做到封闭、无遗漏、无遗撒。每周二列席村组干部会议,逢重大节假日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工作。制定系统的保洁员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制定惩罚机制,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保洁员及时进行更替,确保保洁员能够履行职责。

宣传引导 营造氛围

10月15日上午9:00,庙湾村在该村会议室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电脑投影设备,更好地向村民进行解说。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单,为在场的村民认真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告诉村民垃圾分类现状,如何分类生活垃圾以及怎样配合庙湾村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去。

通过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庙湾村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来,从而不断提高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工作渐渐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村民的心里。

10月27日上午10:00,庙湾村村支两委组织开展“2017年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庙湾村进行了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环节,问题包括有毒有害垃圾有哪些?如何辨别?怎样进行分类处理……老百姓争先抢答。为了倡导辖区内村民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的理念,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和村志愿者向村民发放了《大邑县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

通过这次宣传活动,不仅让辖区村民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增强了居民自身和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为生态环境更上一层楼奉献一份力量。

庙湾村为了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宣传,提高群众环保卫生意识,按照“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喜闻乐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宣传力度。

同时,通过QQ、微信、坝坝会等形式,发放指导宣传材料《大邑县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可再利用购物袋、宣传单、垃圾分类袋等宣传物品2000余份,共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次。

在村中明显位置悬挂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具体向村民讲述了各种常见垃圾如何分类,时刻提醒村民们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确保能够准确地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

今年以来,大邑县城管局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便利,安排时间到该村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活动”,向村民发放了60个可分类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并通过保洁员对包片的家庭户一对一地指导,帮助村民们有效、快速地将垃圾分类。

强化督查 落实考评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意识,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准确、快速开展,庙湾村不仅对保洁队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对村民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将确保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足够重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行入户抽查,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庙湾村层层落实考评制度,细化考核奖惩措施,加强对村、社的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村对社、社对农户”的考评体系。开展“环境优美示范社、户”评比活动,坚持每周检查、每月考评、每季度公示、每年表彰奖励。

抓牢重点 高效推进

剩菜剩饭、水果残次投进一个垃圾桶,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倒进另一个垃圾桶。当我们来到庙湾村,看到村民郑大姐手里拎着两个垃圾袋,走到门口的垃圾桶前,揭开桶盖,依次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桶内。

“可回收垃圾放入绿桶,不可回收垃圾放入蓝桶,垃圾桶上都有文字标识的。”庙湾村是大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试点村,对于垃圾分类的好处,郑大姐有着直接的感触,“自从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以来,不但村庄环境提升了,而且生活垃圾转化成的有机肥料,还可以用于村民们养花、种菜,环保又方便。”

庙湾村自从被确定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试点村以来,以建设“美丽、生态、文明”庙湾为抓手,着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庙湾村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因地制宜投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较好地满足了垃圾分类倾倒需求。

农村要美,除了生活垃圾要处理,更需要道路、绿化、渠道、亮化全面管护到位。庙湾村通过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集农村“垃圾处理、道路养护、绿化管理、渠道除障”于一体的综合管护模式。目前,该村已实现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

每个点位都有垃圾桶,村上设有垃圾池,每组建有收集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赋予了农村一个崭新的面貌,更标志着村民观念的改变。如今,走进庙湾村,条条村道干净,房屋整洁,东西摆放整齐,让人感觉春风拂面,心旷神怡……

看着庙湾村清洁、美丽的景象,让人不得不由衷地相信庙湾农村生活垃圾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模式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更不得不由衷地感叹这种运行模式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显著成效。

高扬 张弛 文/图

新闻推荐

信息化助推执法综合管理 大邑县探索执法规范化建设

日前,大邑县安仁派出所民警在查处一起闯红灯违法行为时,遭到驾驶员王某的攻击,致民警轻微脑震荡和头部软组织挫伤,案件发生后,王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百般抵赖,最后在大邑县执法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的有...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