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如何振兴?先看这些乡镇怎么搞 成都组织干部企业参观典型特色乡镇

成都商报 2017-11-13 01:51 大字

现在,明月村一年的文创旅游收入超过8000万元 资料图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的重要议程,12日下午,成都400多名干部和企业代表参观考察了四个特色社区和乡镇: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新津县天府农博园、大邑县幸福公社和蒲江县明月村。

四个点位各具特色。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作为“两股一改”的试点,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确权到户,使得集体资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收入和收入结构都得到大幅增长和优化。大邑县幸福公社通过引才下乡,吸引了多个企业团队入住,不仅带来了人才、产业,还提振了周边乡村经济,走出了一条城市反哺乡村的新路径。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用“文创撬动乡村发展”,给乡村经济和村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中的新津县天府农博园,则将把会展经济和农业融合起来,随之而来的配套需求会给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观中,社区向考察团队就各自亮点作了介绍,来自各机关、企业的参观者,则不时相互交流、记录,用手机拍下展板上的内容。

按照“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安排,将为成都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方向。

蒲江县明月村

从一口百年邛窑开始

用文创撬动乡村建设

驶进浦江县甘溪镇一个立着“明月国际陶艺村”牌子的入口,可以在路的左手边看到一间“明月食堂”——里面既有老旧的红火砖墙和裂缝的木窗,也有新砌的壁炉和明亮的落地窗。不停有人走进来点餐,24岁的汪娇也就一直忙着上菜倒茶。

作为成都市蒲江县最为偏远的山村之一,明月村曾经长时间戴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3年前的汪娇没有想过要回到这个自幼生长的村子,而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走进了大城市的“丛林”去开阔眼界。但汪娇没想到的是,真正让她见了世面的,是仅用3年时间就从穷乡僻壤转变为一方“文艺圣地”的明月村,41个文创项目和100多名文化创客鱼贯而入,前知名媒体人宁远、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相继成为“新村民”。现在,明月村一年的文创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8000万。

今年开年后,“老村民”汪娇提着行李重新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和“新村民”一起工作,就像是“明月食堂”里新旧融合的装潢风格。说起村子的变化,她回忆了一会回答说:“应该是从村子里的那口窑开始的。”

从一口百年老窑

抓住建设文创乡村的机遇

汪娇口中的“那口窑”,指的是明月村里的明月窑。2012年底,一个叫李敏的民间陶艺师向蒲江县政府提交了一份“邛窑修复报告”,大意是说“明月窑”始于隋唐,是四川为数不多“活着的邛窑”,烧制工艺完整保存了唐代技艺,于“5·12地震”中垮塌后断烧,建议修复,保存文脉。

蒲江县不仅把这份报告列为重点工作,修复了明月窑,同时还以这口窑作为了明月村发展的契机。2014年5月,明月窑修复完毕,对外开放。同年6月,以明月窑为核心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正式开村,计划依托明月窑,复兴四川特色陶瓷和开发创意陶瓷,并明确了进入农民散居院落和进入项目核心区两种方式,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明月村“政府搭台、产业支撑、文创撬动、公益助推”的文创乡村建设新路径也被定了下来。这个地处蒲江、邛崃、名山三地交汇处,距离成都市区90公里的小村庄,开始引进文创、旅游项目——2015年,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吸引,将“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明月村,前知名媒体人宁远也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和质朴的村民,把工作室搬到这里当起了“裁缝”。

明月乡村研究社社长陈奇告诉记者,因为“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明月村的文创品牌打了出去。目前已引入文创项目41个,100余名文化创客成了明月村的“新村民”。而文创项目和文化创客的引入,带来了资源、资金、人才、品牌、关注度与吸引力,撬动了明月村的发展。

文创撬动发展

年轻人也返乡创业当“村民”

近两年,明月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四川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名声越来越响,就算距成都市区有约2小时的车程,周末的明月村也游客纷至沓来,甚至还有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2016年,村子共接待了游客15万人次,文创旅游收入超过了8000万。

“引进的文创项目把游客吸引过来,带动旅游,原住村民们可以去创业,开餐饮、民宿;也可以继续搞农业,向生态、有机农业转型,逐步丰富乡村的产业层级。”这就是陈奇所说的“文创撬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在陈奇眼中,新村民带来资金、资源、艺术,可以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发现被忽视的遗产价值,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而原住民淳朴善良、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可以在新村民的带动下丰富完善乡村的业态形态。她告诉记者,为了让新老村民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更好地“共创共享”,明月村每月还要举办2~4期明月夜校,为村民开设乡村发展、房屋改造、旅游经营接待、垃圾分类等培训。“这些给予了新乡村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更让村民重拾了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不少年轻人也回到了明月村,“明月食堂”里的汪娇是其中一个。在这片新的创业沃土上开始创业的李凯也是一个,24岁的李凯没有和同学一样去做编程工作,而是回到明月村,把自家两层楼的房子鼓捣成了民宿。他告诉记者:“推窗见竹、开门见田,有新东西可以学、生计不愁的日子挺好的。”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温江区天乡路社区

实行“两股一改”

农民和集体收入都大涨

“我们老两口月收入有5000多元,自己用不完的。孙子孙女们回来,我们都会给他们花。”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居民彭福田今年70岁了,说起眼下的日子,老人一笔笔地跟记者说了他的月收入,其中多项收入都来自集体经济。社区主任刘丽告诉记者,2016年,社区所有在籍人口,什么活儿都不用干,每人也能拿到4105元。“我们股份化、股权化改革做得好。”彭福田不仅说得清楚“两股一改”,更深有感触改革带来的好。

彭福田的家庭账本

彭福田是土生土长的温江万春镇人,今年70岁,在万春镇天乡路社区9组做组长20多年。他家五口人,户籍在社区的四人。“早几十年的时候,人多地少,全家几亩地,吃都吃不饱,还谈啥钱!”

而现在,彭福田老两口的日子过得相当安逸,老两口每个月的收入有5000多元,足够两人过日子,每月还有存款。彭福田说,现在老两口年纪大了,日常开销用不了多少,儿女带着孙子辈回家,他经常给孙子们钱花,让他们去买书、买文具。

和彭福田一样,天乡路社区每个居民都实实在在从集体经济中获得了收益。社区主任刘丽告诉记者,2016年,每个在籍居民都因集体经济的股权获得了4105元的收入。“土地租金每人每年有3100多元,我们组建的公司,每年会拿出30%的利润在社区里扶危救困,年底还有分红。”

农民和集体“双丰收”

刘丽特别讲了居民每人8平方米商铺的故事。当初建设国色天乡,所有社区居民都得到了每人35平方米的住房和8平方米的商铺。住房好分,分商铺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首先是面积太小,不能单独成铺,也就不方便各自经营。分的时候,所有人都愿意要临街一楼的位置,而二三楼的,大家都不愿意要。没办法,迟迟分不到户。”

怎么办?社区想出了办法:每人8平方米的商铺,都折算成股份入股,大家股权相同,每个人都持有股权,不占有实际面积。然后把原本分散、无法各自经营的商铺交给专业的资产公司运作。“这样既解决了公平的问题,还解决了运营的问题,大家都很满意。”

商铺入股只是开始。2007年以来,天乡路社区率先开展试点,完成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股权化和改造原集体经济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两股一改”。

万春镇党委书记帅仑介绍,2007年,天乡路社区清理核实集体土地2298亩,集体资产1921万元。然后依法依规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2367人。然后把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到人,颁证到户,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和收益权,股权确权到户,户内实行“生不加、死不减”的静态管理。

拓展权能立竿见影般的显现了价值。天乡路社区探索了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抵押、担保四项权能改革。股权作为抵押物,已成功办理贷款2宗,为农民扩大生产提供了金融支持。2016年,社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32元,其中只有57%为工资性收入,其余都是财产性收入、转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让个人获益的同时,集体经济也有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天乡路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社会资本,统一管理集体资产,全面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集体资产由2007年的1921万元增至2016年的623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由2007年的120万元,增长到了去年的1548万元!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大邑县幸福公社

城市反哺乡村的新样本

村里,文艺书店开得红红火火

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的书店——再书房去年年中开门营业了。让人惊讶的是,这家开在乡村里,主营文艺、设计等书籍的书店,在去年年终结算时居然盈利了!这个距离市区50公里,多家文创企业入住的“公社”,用生机勃勃的活力演绎了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路径。

幸福公社位于成都市大邑县青霞镇,地处川西旅游环线上,距成都50公里。幸福公社于2009年启动建设,占地约1000亩,区域内划分为社员居住及创业产业区、文创产业区、农创产业区等。

幸福公社按照“社区-文创特色街区-旅游景区-共享学堂-孵化器”五合一方式打造。用乡村天然的美景和现代的服务吸引有创意有情怀的城市高知人群聚集入驻。

书店的主人罗强的再书房、再设计就是被吸引、被邀请,在2016年上半年入住的。

不仅是这一家书店,目前,在幸福公社内安家的还有中国美院毕业生所开的室内设计公司,大学生创业团队创办的设计室……据介绍,幸福社区现有的企业团队已有36个。这些有情怀、有才华、有事业心的高知人群下乡,成为了新大邑人。

这些新大邑人,使区域经济和周边乡村发展得到了发展,当地村民或经营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或参与社区物业管理,提供各种社区配套服务,收入明显增高,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

2016年11月,幸福公社获评全国第一批“星创天地”。公社还是成都第一个旅游型社区、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因为人才、企业和文化的集聚,前来参观、游玩的人员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社区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社里的成都农业创客中心,这是全国首个农业创新创业平台,规划面积约6万平方米。创客中心以农业农村为背景,提供专业乡村设计、项目运营、孵化、招商、培训服务。致力于农产品包装、策划、设计和农业品牌营销策划及推广、打造,致力于孵化农业创客团队。目前,孵化企业48家。其中,孵化格林庄园等农业企业14家、中草药体验园等初创企业8家、农村产业策划等农业服务型创业团队12家、陶艺等社区形态创业项目14家,开展各类培训20余场次。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新津县天府农博园

把农博会办在田间地头

办成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四川农博会,是国务院批准四川举办的三大会展之一,旨在以农博园建设为抓手,把农博会办在田间地头,体现田园特色,体现多姿多彩“农色”,办成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天府农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津建设天府农博园,打造中国农博小镇,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配套区、拓展区,其中核心区8.9平方公里。“天府农博园坚持‘产业融合\’、‘产村一体\’,发展高科技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文创农业、总部农业五大产业,构建农业博览产业生态圈,努力打造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平台、田园综合体建设新示范、农业会展行业新标杆。”

该负责人介绍,天府农博园的博览空间将以“室内展馆+室外展场”的形式,建设农耕文明博物馆、农产品和农机具展示交易馆、畜禽展示及竞赛馆、传统特色技艺展示馆、工艺品制作与交易馆,以及配套室外展示区。配套空间则将以以兴义场镇为基础,完善美食、住宿、会议、游览、文创、物流等功能,着力打造集农旅休闲、生产服务、商品交易、产业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农业达沃斯小镇”。

作为展览一部分的村居和农田,也将和现在不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对现有散居林盘统一规划,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布局竹影园、秀水园、沿河观光带、田园绿道、乡村民宿,建设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川西林盘,呈现“院在田中、田院相映”的田园村居风光。

目前,天府农博园已见雏形,预计2019年基本建成农博园区,并成功举办第七届四川农博会;2021年,基本建成中国农博小镇核心区;到2023年,东连天府新区产业轴线,西接大邑、崇州等传统农业优势地区,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新闻推荐

川音唱遍经典民歌 安仁开启音乐盛宴 “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愈来愈精彩

由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音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音乐产业推进办公室、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正进行得如火如...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