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废为宝 一根秸秆串起一条产业链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5-31 04:29 大字

“收秆人”龚国华运来一车秸秆。

秸秆与鸡粪混合后,被运进仓内发酵。

菇房内,工人正整理菌菇。

□徐静蓉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突突突……”5月23日上午10点,冒着绵绵细雨,邛崃市冉义镇石子村村民龚国华开着一辆三轮车,来到大邑县蔡场镇万延村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上满载着厚厚的几摞秸秆。这已经是当天上午,龚国华第二次运秸秆过来了。

每年小春、大春收割期,秸秆处理问题尤其引人关注。今年,成都市定下的目标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为此成都找到了一条路子:对秸秆利用实行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在大邑,当地通过规模化利用秸秆,不仅变堵为疏,还实现了企业和农民的双向效益。

职业“收秆人”月收入破万元

龚国华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在冉义镇搞运输,但从2012年起,他在每年的小春、大春收割期间专运秸秆。曾经被农民丢弃的秸秆,而今成为了龚国华等人的增收“法宝”。

位于蔡场镇的这家生物公司主要从事蘑菇种植,秸秆是其主要基料。“我们将秸秆和鸡粪混合发酵后,用于栽种双孢蘑菇,蘑菇采收后的菌渣再卖给农民作有机肥。”公司技术总监马金权介绍,他们以700元/吨的价格收购秸秆,一年能够规模化消耗秸秆2.2万吨,实现10万亩稻麦秸秆的综合利用。

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效益,大邑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批像龚国华这样的职业“收秆人”。5月23日清晨6点不到,龚国华便起床出门,开着他的机动三轮车在冉义镇各村辗转收秸秆,待装够了满满一车,他再开车一小时左右送到生物公司。

龚国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车秸秆抛开水分、杂质大概170公斤左右,通常一天他能来回运送5次,按照700元/吨计算,可收入600元左右,然后每趟运输的油耗成本大约为13元,算下来一天的纯收入可达500多元。每到收割季,龚国华就会专职收秸秆一个月,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而今,在大邑县乃至周边地区像龚国华这样的职业“收秆人”已突破百人。而收到秸秆后,到底怎么用呢?

5月23日,记者走进了生物公司的一间菇房,只见里面有6架蘑菇生产台,每架生产台有4层,里面密密匝匝种满了蘑菇。“我们将秸秆和鸡粪发酵后作为培养基料,种植蘑菇前铺大概20厘米厚。”马金权介绍,在打好基料层后,菇房常年维持18℃左右的温度,菌种将在其间渐渐长成菌丝,菌丝最终再长成双孢菇。这样的菇房共有48间,一年产菇6茬,按照10元/公斤的价格算,每个菇房一年可产双孢菇100吨以上,如今公司已实现了年产菇5000吨以上,产值约5000万元。

菌渣种草莓富了土质甜了效益

除了产菇,生物公司每年还会产生近万吨的菌渣,这也成为当地及周边农户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来源。

“我们以150元/吨的价格收购菌渣,然后用来种草莓。”在蔡场镇种植了18亩草莓的农垦公司负责人高勇刚告诉记者,由于草莓的生长周期为11月到次年5月,所以一般7月左右他们会开始地里打基肥,再配比一定的氮肥和钾肥。

“目前,菌渣在我们用肥中的总占比已达到了70%,算下来每亩的肥料投入大概在600元左右。”高勇刚表示,使用菌渣后不仅降低了肥料成本,而且有效提升了地力,让草莓的口感更好了。目前,他们公司每亩草莓的产值都在3万元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化的利用秸秆,并形成了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多重效益。”大邑县农林局农建科科长牟继东告诉记者,为鼓励企业规模化综合利用秸秆,大邑县出台了鼓励政策,由财政对相关企业实施阶梯式补贴。

具体为:对综合利用秸秆量达到1000—5000吨的,给予每吨100元补贴;利用量达到5001—10000吨的,给予每吨120元补贴;利用量达到10001吨以上的给予每吨140元补贴。

另外,为了解决秸秆的临时堆放问题,延长秸秆综合利用周期,大邑县还鼓励建设集秸秆打包、收储、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秸秆转运中心,并对每个转运中心按40万元/处给予补贴。目前,大邑县已建成并投用秸秆收贮能力5000吨以上的转运中心4个。“有了这些转运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就可在‘双抢\’阶段消化农民地头的秸秆,等过了那个阶段还能消化转运中心内的秸秆,从而达到秸秆综合利用最大化。”牟继东说。

通过这一系列的 “组合拳”,大邑县有效将秸秆利用变堵为疏、变废为宝。2016年,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50余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

新闻推荐

大邑县落实食药监管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

本报讯(记者高明山)日前,西南商报记者从大邑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获悉,该局近日传达落实了在金堂县召开的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暨食药监管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各科室所队负责人...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