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机关作风呈现“四少四多”新气象

绵阳日报 2014-10-12 01:05 大字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3年7月到2014年10月,四川省先后分两批,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聚焦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突出 “五个带头”“五个结合”,强化正风肃纪,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从严从实有力有序开展,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难题,推动全省作风建设迈入新常态。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机关作风呈现出“四少四多”的新气象:会议文件少了、真抓实干多了,铺张浪费少了、厉行节约多了,迎来送往少了、深入基层多了,庸懒散拖少了、创先争优多了。

实实在在的成绩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年多来——

●省委组建4个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分赴省直机关和21个市(州)作巡回报告4283场;各地组织身边的典型宣讲3.1万场,305万人聆听报告,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深学、细照、笃行。各地各单位开展反面警示教育3.5万场、245万人次,强化警示和震慑作用。

●聚焦“四风”查问题、抓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第一、二批活动单位分别查摆“四风”问题具体表现1.6万条、35.6万条。全省会议、文件、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同比分别减少27.7%、13.4%、22.1%;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613辆,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47.3万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数量192个。省级部门一般性预算支出压缩1.17亿元,压缩比例达17%;市州压缩“三公”经费8.7亿元,压缩比例达26.5%。

●开展正风肃纪“9+X”问题集中整治。21个市 (州)共开展62项、183个县(市、区)共开展429项“X”问题专项整治。据活动结束时的群众评议,对四川省活动的总体评价为“好”和“较好”的达99.82%,解决“四风”问题评价为“好”和“较好”的达99.64%。

生动有效的实践

学习教育聚共识

拿开反光镜,抛开折射镜;精神上“补钙”,“总开关”除锈。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省委把学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带着问题学。各级党委(党组)召开3次以上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领导干部普遍参加5天左右的集中学习,全省组织省内外理论专家学者举办学习辅导讲座6.8万场,各级领导干部作辅导报告3.1万场,省委宣讲团举行大型宣讲报告会768场。

深入讨论学。扎实开展“四学三讲三议”,开展“当前形势任务怎么看、对标先进怎么办、‘五个结合\’怎么干”三个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联系学习内容谈认识、联系思想实际谈体会、联系作风建设谈收获。

实践体验学。开展灾区帮扶实践教育,组织省直单位结对帮扶760个重灾村或受灾村。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单位顶岗,到窗口单位办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换位思考,增强和老百姓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感情。

对标先进学。省委推出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蒋乙嘉、吴菊芬、杜晓刚、范天勇等全国全省重大典型,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深学、细照、笃行。

问题导向解难题

省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四风”问题不散光,边学边查边改,将解决“四风”问题贯穿活动始终。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各地各单位“开门评风”找差距,“百姓听音”开言路,“基层问症”察民意,“躬身自省”查问题,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找准抓住“四风”问题。安县建立“四风”问题清单制,县委常委个人认领303条。

省委及时制发方案,开展正风肃纪“9+X”问题集中整治,市、县两级结合实际查找梳理“X”问题,一并纳入集中整治,绵阳、眉山、广元等地狠刹干部“走读”之风,南充、广安等地着力解决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

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各地各单位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真查真改、立行立改。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难题,大邑县结合“走基层”活动推行“五账群众工作法”,实行“一表反馈”满意结账,实现民生诉求结账数6500余个,结账率达95.4%。

在正风肃纪工作中,四川省还加大惩戒问责力度。

建章立制谋长效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最终还需通过建立健全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做到抓常抓细抓长。

制度不在多,关键在管用。省委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部署,经对380件省委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有29件被废止,14件宣布失效,337件继续有效,其中33件将作出修改。

“牛栏关猫”空隙太大,关不住。在建章立制中,四川省强调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全省各级党组织边实践边总结,让零散做法规范化、成功经验制度化,确保制度之网“密不透风”。

大到权力责任、小到吃饭出行,都被套上“紧箍咒”,有领导干部感慨,用规则管住冲动,靠制度规范行为,就会慢慢形成按章办事、令行禁止的制度运行环境,从政氛围自然“风清气正”。作风建设制度机制的健全落实,架起“高压线”、埋下“地雷线”,为根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提供了治本之策。

创新方式拓新路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包罗万象,如何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凝聚力量,为老百姓分好忧、解好难、办好事?四川省切实创新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方法。

以群众需求为指针,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民声、问民情、察民意。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上行下效,走田埂、进农家、入社区,找问题听意见,拜群众为师。院坝会、茶馆会、“广场问症”、“民情诊所”……在基层,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联系群众举措广泛推开。

针对基层的不同特点,找准适合的“钥匙”,打开群众需求之“锁”。在机关,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300多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踏进群众家门,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取向,在接地气中聚民气。在城镇社区,“双报到”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省、市、县三级,3.2万个机关党组织、33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在藏区,“结对认亲”活动热闹开展,6万多名藏区干部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子、认亲人。

实践特色促发展

四川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五个结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大局、推动工作上,把落脚点放在加强党建、固本强基上,用改革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以发展来推动。今年以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17个专项改革方案,制定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16条措施,提出推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8条意见,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用党性来要求。省委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一把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党员干部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上凝聚了力量。

——靠作风来保障。以“走基层”活动为实践载体,通过农村“建台账”、城市社区“双报到”、藏区灾区“结对认亲”等方式,300多万名机关干部身心并下听民声、畅通渠道聚民意、真心帮扶解民忧、着眼长远惠民生。(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交行四川省分行开展女工专项活动

近日,交行四川省分行女工委在大邑县安仁古镇组织百余名女员工开展主题为“学先烈风范、练生活技能”专项活动。围绕活动主题,首先组织女员工开展植物扎染,并由植物扎染的青红染创始人介绍植物染的发...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