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2013——跨越前行 现代农业逐梦高端
乘风破浪,2013年,成都在广袤农田上,再次书写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预计全市农业增加值320亿元(新口径数),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13019元,同比增长13.2%;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39个,协议资金88.77亿元;新发展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7家……
这份厚重来之不易。
处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极其关键的“跨越期”,肩负“首位城市”重任的成都要继续一马当先,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成都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尽管比重很小,却不可替代、不可或缺。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农业的目标定位于“全国领先”。
站在岁末年初再回首,2013年的成都农业版图上,一条从西部崛起的路径清晰可见:
提质增效——全市“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各区(市)县拿出各自特色,错位发展,成片推进。
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高端农业倍增计划,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2%;现代种业产值突破55亿元;生态有机农业产值突破35亿元。
机制创新——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一个个关键词,跳跃着无比活跃的创新因子。
战略集中连片 产业基地强势崛起
在崇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24万亩,建设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3个,启动黎坝村藏羌风情新村聚居点等建设;
在蒲江,“成新蒲”示范带马南华锋新村房屋主体已经建成,联想佳沃东红精准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已投入资金2460万元;
在都江堰,龙门山10万亩猕猴桃基地已启动,实施猕猴桃文化博物馆及配套设施、猕猴桃风情小镇特色街区、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等36个项目。
新年伊始,成都市各区(市)县纷纷“报盘”,“秀”出在“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的累累硕果。
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都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以集中连片产业基地建设为建设思路。2013年初,成都启动实施“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10个示范基地,目标直指“菜篮子”、“米袋子”,粮食蔬菜种植基地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崇州市隆兴、白头10万亩水稻规模种植基地,邛崃市牟礼、冉义10万亩水稻规模种植(制种)基地,彭州市濛阳10万亩菜—稻—菜规模种植基地,新津县柳江10万亩菜—稻—菜规模种植基地,以及大邑县蔡场10万亩粮经复合规模种植基地。目前,全市共建成连片核心示范基地33.5万亩,形成农业示范园区145个、示范基地253个。
精心布局农业发展,全长72公里的“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沿线6个县市22个乡镇,突出各自特色,错位发展,成片推进。其中,双流段以特色水果和粮油生产为主;新津段(含崇州、大邑)以有机绿色蔬菜和粮油生产为主;邛崃段以高端制种、粮油生产和设施农业为主;蒲江段以特色水果生产为主。“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市粮食单产水平提高5公斤,稳定提高粮食自给能力;蔬菜年新增产量12万吨左右,在自给有余基础上,每年保持100万吨以上的外调能力。”成都市农委主任许兴国介绍。
思路瞄准倍增 产业高端激荡梦想
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传统农业乡镇转型跨越到有机农业沃土,沿着这种超常规发展的轨迹,新津县兴义镇正在追逐产业高端的征程中激荡梦想。
2013年,兴义镇建成1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300多座大棚已经投入使用。有机种植体系涵盖有机香草、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芽苗菜等超过300个来自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有机作物品种,绿色有机农产品成功打入成都商超和酒店。
兴义的有机梦想,也是成都农业的“高端”梦想。
2013年,成都市深入实施高端农业倍增计划。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6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28个,绿色有机农业产值达到35.5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坚持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端种业。2013年,成都新建现代种业基地5.5万亩、工厂化育苗中心20个,现代种业产值达到56.3亿元。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13年,成都首次出台《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根据规划,成都将重点建设位于天府新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以及分布于各区(市)县的6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和10个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一心、六园、十基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新格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都将依托天府新区农业科技功能区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将其打造为高端化国际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总部、研发中心,为现代农业向高端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去年,成都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2%。
气魄敢开先河 激发农业内生动力
虽然把自己的两亩多莴笋低价卖给了收购商,但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村民周池东心情不算太糟。由于投保了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今年元旦,他收到了保险公司因蔬菜价格下跌而支付的理赔款。
这是成都市首笔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理赔案例。
开副省级城市之先河,2013年10月,成都推出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莴笋、空心菜等11个大宗蔬菜种类被纳入保险范畴,新津等9个区(市)县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凡有两年以上种植经验且已参加政策性特色农业蔬菜保险的均可投保。“菜贱伤农”有望不再重演。
创新,不断诠释着成都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激情,演绎出广袤农田上最激昂的乐章。
凭一纸资格证,农业职业经理人最高可贷款30万元;出台政策,给农业职业经理人买保险、给补贴,2013年,崇州市打出多项“组合拳”,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这个行业的信心和积极性。这一年,成都市新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2322人。
2013年7月12日,一场项目评审会在成都市农委召开,来自全市11个区(市)县的农发局局长带着厚厚的项目资料上台比拼,角逐2.04亿元市级农业项目资金。此举一改过去“撒花椒面”的农业扶持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测算,每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得到的市级项目资金扶持将比以往放大10倍左右。
创新之路无止境。去年,成都加快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61家、家庭农场83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7家。一三互动不断融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900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93.6亿元。
□张彧希图片由成都市农委提供
新闻推荐
生前,对她捐资助学近十年;临终,又为她捐出一枚眼角膜□本报记者石小宏4月15日17时,身患重病的89岁大邑县老人孙化洪(化名)走完了他的一生。老人在弥留之际,语重心长地叮嘱儿子,一定要把自己的一枚眼角膜...
大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