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司法为民 让公正司法可感可触成都法院为人民群众带来坚实的司法依靠

四川法制报 2022-01-26 06:07 大字

▲成都中院司法释明中心

成都中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处理群众业务咨询 成都中院供图成都法院工作亮点回顾之四

陈睿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赵诗柯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直以来,成都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理念,为人民群众带来坚实的司法依靠。

从“成都法院诉讼便民十条”到打通申请执行“最后一公里”,从引进“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到加快构建司法释明中心……过去一年,成都法院坚持走在为民服务的前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落实落细,集中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需事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成都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理念,精心打造了融合服务大厅、热线电话、网络终端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全天候诉讼服务网络体系,建成线下25个诉讼服务中心、75个诉讼服务站、335个社区服务点覆盖全域,线上APP、微信、微博、热线互联互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多维的服务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的诉讼服务。

2021年年初,成都中院聚焦民生所想所盼,出台“诉讼便民十条”,制定诉讼服务“同城同质”、网上立案“一次不跑”、诉讼缴费“便捷高效”、解纷服务“一站化解”、咨询查询“一号通办”、文书领取“一键就达”、生效证明“勿须再开”、案卷查阅“立等可查”、跨域服务“就近能办”、社区服务“扩容增量”十条便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2021年,成都法院共办理诉讼事务121万件次。

尤其是在成都法院范围内取消执行立案开具生效证明,打通了申请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新举措实施以前,全市各法院生效证明开具程序不同,有些法院将生效证明开具归口于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直接前往诉讼服务中心开具。但有些法院生效证明需要直接联系承办法官开具,一旦遇到承办法官开庭、谈话、请假等情况,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往往要等上大半天、一天时间,甚至奔波往返法院好几次才能开上一份生效证明,极为不便。新举措实施以后,由执行法官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审判案号信息查询案件是否已经生效,切实减轻群众执行程序负担。仅成都中院,每日约有200名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再需要前往法院申请开具执行立案生效证明。这种生效证明办理模式是诉讼服务的“提档升级”,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又提高了执行效率,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

聚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打造“自助+人工”热线服务新模式

如何让群众打官司更省心?成都法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利用融合服务大厅、热线电话、网络终端,让人民群众无论身居何地、不管身处何时,都能享受到优质诉讼服务。

崇州市法院打造的“24小时自助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自助诉讼服务,囊括诉讼风险评估、自助立案、远程接待、在线调解、材料收转、案件查询、约见法官、卷宗查阅、文书送达等核心诉讼服务业务功能,已成为全国法院的样板。目前,这样的“24小时自助法院”,全市已建成7个。

成都还在全国率先上线“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配套建立了14个“5G智慧参审室”,集约整合20余项诉讼服务功能,实现大多数事务网上可约、在线可办、一次可结,让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同时,在整合全市法院12368热线、实现跨区域接听“一号通办”的基础上再发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引进“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创新“自助+人工”热线服务新模式,实现热线服务“快”“慢”分道,“繁”“简”分流。当事人可以根据系统提示按键操作,查询相关信息、处理一般业务、获得咨询答复,有效缩短来电等待时长,大幅提升热线接听效率,从而享受到更加专业便捷、普惠均衡的12368热线服务。自运行以来,咨询热线累计44323通,接通42330通,接通率95.5%,同比上升16.5%。

聚焦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畅通申请执行“最后一公里”

2021年12月,成都市金牛区法院与中国工商银行成都金牛支行合作,对某涉众集资案件采用批量开立电子式存单形式进行案款兑付,这是全省法院首次采用电子式存单进行案款兑付。该案涉及当事人2000余名,涉及金额2亿余元,本次共通过电子式存单形式发放案款3000余万元。

“电子式存单在批量开立后,银行会通过95588向本次案款兑付范围内的当事人发送案款发放通知短信,当事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可以到全国任一网点核对身份后进行支取。同时,根据电子存单开立时的时间设置,经办行会按时将赔付数据情况反馈法院,以便法院及时督促当事人进行领取。”成都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让当事人收款快、收款易,是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相较于传统的批量退费模式,无论是让所有涉案当事人到法院统一领取纸质存单再去银行支取,还是由当事人到场提供银行账户并逐一核对确认后划款,都存在批量资金发放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电子式存单不仅提升了发放案款效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间人群聚集、扎堆的情况。

聚焦解决群众的关心事司法释明促使“案结人和事了”

“感谢法官为我释明法律,我再也不会怪这怪那了。”近日,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丁某某在接受成都市青羊区法院的司法释明后,化解了不满情绪,满意地撤回了执行异议之诉。

2021年10月28日,成都中院司法释明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司法释明中心的成立是成都法院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深化“衍生案件”治理,落实法官“以案释法”制度的一项重大司法为民举措。

以往,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后仍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约见的方式与承办人进行沟通。如今,成都法院进一步拓宽司法释明渠道,探索构建覆盖两级法院的全流程标准化司法释明中心,为当事人提供诉讼辅导、判后答疑、类案释法等司法释明服务,帮助当事人更加正确、全面、深入理解法律适用和司法裁判。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挂牌运行司法释明中心,通过主动答疑、指定答疑、预约答疑,让诉讼群众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更加理解法院认定事实的准则、法律适用的依据。

如何加强普法宣传,寓法于案、寓理于事、寓情于行,成都法院也一直在探索新的举措。全市法院“两微一端”均开设“感受公平正义”专栏,实时推送工作动态和普法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工作、走进审判执行,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成都中院在线直播的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直播间吸引超过5万人同时观看,发放执行案款1.4亿元,全市两级法院共发放4.01亿元。

新闻推荐

老成都的新春记忆

贴了春联就是年席永君文/图“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在这首家喻户晓的成都童谣歌声中,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