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大桥 何时不再让居民忧心忡忡
汛期已至,崇州市怀远镇居民反映当地定江大桥存在隐患
入汛后,每逢下雨,谢廷富(化名)就没怎么睡过好觉,“我家就住在桥边上。哪怕桥有一点小毛病,我们都很紧张,况且看到桥墩桩基脱离河床那么多了!夜里我们睡觉都不安生。”
谢廷富是崇州市怀远镇上的居民,他口中的这座桥,叫定江大桥,跨越崇州市境内水流量较大的西河。日前,谢廷富通过川报观察民情热线求助通道和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反映,因为河水常年冲刷,定江大桥桥墩桩基部分裸露,他很担心会成为一座“危桥”,情况反映到当地相关部门后,不仅迟迟没有得到答复,也没看到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谢廷富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这座桥是否存在隐患?居民们为何忧心忡忡?近日,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民情热线(028—86968696)记者就此进行调查。□本报记者 蒋君芳
担 忧
河水冲刷让桥墩桩基露出水面,大桥会不会“重蹈覆辙”?
现在的定江大桥,建成于2013年底,其日常管护由崇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作为连通鸡冠山旅游景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定江大桥的车流量不算小。7月上旬,记者在大桥上看到,桥面两侧几乎成为临时停车场,停满两排车辆;中间行车道上,往来车辆也不少,随手拍张照片一数,正在通行的车辆大约10辆。
桥下奔流的,是崇州市境内三条主要河流之一的西河。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西河的水流量较大,流速也较快,在流经大桥上游不远处的一处弯道时,受弯道影响,河水集中向一侧奔流。“水总是集中在这边,所以这边的四根桥墩受到冲刷最严重。”顺着谢廷富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定江大桥共有10根桥墩,水流这一侧的4根桥墩的桩基部分已经露出水面1米多。
“桥刚刚建好的时候,桩基是完全埋在河床下面泥土中,肉眼看不到。这些年因为受到河水冲刷,河床不断下降,桥墩的桩基部分才一点点露出来的。尤其是去年洪水过后,露出来的部分更加明显了。”谢廷富回忆。
介绍完桥墩的情况后,谢廷富又带着记者通过小路,走到了一侧桥台护坡的位置。从现场看,这里堆放了近百个铁丝石笼,对桥台护坡进行防护,护坡具体被冲刷的程度,肉眼已看不到。据了解,这是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临时抢修。
从谢廷富手机中留存的照片可以看到,铁丝石笼下面,桥台护坡有明显受损现象,最表面的水泥部分被冲走,露出下面的泥沙和石头,“洪水一来,泥沙和石头很容易被冲走。”谢廷富说。
担忧大桥安全的不止谢廷富一人。记者走访了当地多位居民,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我们害怕历史重演。”居民胡建康告诉记者,他所说的“历史”指的是老定江大桥在2010年8月被山洪冲毁的事件,“连夜暴雨,洪水不断冲刷,老桥桥面坍塌,有人掉下去,没救回来。现在这座桥,桥墩部分这个样子,大家心里有阴影,很害怕。”
等 待
当地居民曾多次反映桥墩问题,但一直没能等到回复
出于对大桥安全的担忧,居住在河岸边的群众,曾多次反映相关情况。
“定江大桥桥墩的冲刷现象,去年汛期就已经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很多居民都多次向社区反映过,希望能赶紧把桥修复好。”居民唐勇告诉记者,去年8月下旬,社区将情况反映到了镇政府,镇政府又将桥梁情况反映给了崇州市交通部门,“但除了今年6月堆铁丝石笼,一直没看到有人来对桥进行实质性维修,也没人告诉我们大桥现在的状况是不是安全。”
这一说法,记者在镇政府找到了印证。崇州市怀远镇副镇长程元强介绍说,“在去年8月第一次汇报后,崇州市交通运输局派人来现场看了,但后来交通运输局没有将‘桥危不危险、需不需要维修’等检查结果反馈给镇上。”
相关部门的权威回复迟迟未来,但每年汛期却总是会如约而至。
开春后,西河水量增加,周边居民的担忧也随之增加。唐勇说,大家忧虑,汛期桥梁再次经受大水量的冲刷,受损程度会继续扩大。“下雨的夜里,河里水声也大,我老是担心桥是不是安全,晚上睡不安生。”还有居民告诉记者,没有人回复,心里的猜测会更多,担心桥是不是真的有比较大的问题。甚至有居民认为:“这么久了都没看到政府对大桥有实质性的维修,就是觉得政府不想管这座桥,不关心老百姓的安危。”
“眼看着今年汛期又要来了,出于安全考虑,今年3月18日,怀远镇政府又向交通部门打了一份报告,希望能及时组织维修。”程元强说。
检 查
相关部门称曾3次检查大桥,因工作疏漏没及时告知群众结论
对定江大桥的检查结果是怎样的,为什么一直没有整修举措呢?
“去年8月接到镇上的汇报后,我们其实派了人去现场了解情况。但当时西河还在汛期,水量较大,无法观察到桥梁的全部情况。综合大桥设计图以及日常维护经验,我们判断问题不大。”崇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田翔介绍,考虑西河的水比较大,一般到12月左右才进入枯水期,后续工作到那时候才能实质性开展。今年1月初,交通运输局曾派人对桥梁进行初步检查,检查后认为“桥梁处于安全状态”。
但程元强告诉记者,1月的这次检查,交通运输局没有联系过镇政府,怀远镇政府并不知情。崇州市交通运输局也并未向记者出具1月初现场检查的相关书面材料。
今年3月,怀远镇政府向交通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当天,崇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定江大桥进行现场勘察。参与现场勘察的成都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五分院总工程师王龙告诉记者,定江大桥的情况可归为二类桥,根据《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规定,桥梁技术状况最好为一类,最差为五类,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处置原则是“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桥台护坡被冲刷问题,王龙认为,对桥梁结构安全影响不大。
然而对这一可以让人安心的结论,当地群众却仍不知晓。
为何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将3次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当地政府和群众呢?崇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鉴于定江大桥没有大的安全结构问题,就忽略了将鉴定结果向群众反馈,工作中有疏漏。
程元强则告诉记者,第三方机构勘察后,又等待了一段时间,镇政府工作人员致电崇州市交通运输局询问结果,得知隐患不大,崇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做大桥整修方案。“听说交通运输局已经在做方案,我们就没有告知老百姓检查结论。当时工作没想到做那么细。”
思 考
“信息桥梁”要保持畅通,增强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
定江大桥被归为二类桥,仍应加强小修保养。对此,田翔介绍,结合勘察结果,崇州市交通运输局已制定了加固方案,一方面对露出的桩基外套钢护筒进行加固,增强桩基抗冲刷能力;另一方面对桥台护坡增设一道护脚挡墙,保护它不被河水继续冲刷。
大桥附近居民疑惑,既然需要整修保养,为何至今未施工?田翔解释:“大桥维修项目,需要走完评审、批复、招投标等程序才能开工。程序还没完全走完,已进入今年汛期。汛期机械不能下河,只有汛期后再组织施工。”
从田翔的介绍可以看出,从去年8月起政府部门采取了检查行动,但群众的忧虑却持续存在、且持续加深,甚至质疑政府不作为。
问题出在哪里?在四川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范逢春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跟双方信息沟通不畅有较大关系,“在检查桥梁安全的同时,政府部门应保持另一座‘信息桥梁’的畅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第一时间把桥梁检查情况、对桥梁的判断、修复计划传达到位,及时消除老百姓的担忧,让百姓安心。”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杨继荣认为,从这件事看,当地社会治理方式尚需优化,“应加快向服务型、回应型政府转变,有疑必解,有问必答,让公众及时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政府也应及时了解公众在想什么,增强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
“涉及民生安全问题,可以提高处置效率。”原省委党校教授罗振宇认为,如果去年一进入枯水期就进行彻底检查,制定修复方案,也许能赶在今年汛期前完成桥梁整治工作,“尽早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才能拔掉那根让群众隐隐作痛的‘刺’。”他同时建议,在今年汛期结束前无法完成桥梁修复的情况下,应加强对桥梁、气象的监控,必要时对桥梁进行管控,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短评
别让“不知情”变成“不高兴”
□张舟
汛期已至,崇州怀远镇的定江大桥到底需不需要修,应该怎么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之所以在当地居民中引起种种疑虑,原因在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与公众进行有效互动和交流,以至于公众“沉没而执拗的低音”被忽略,关切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不知情”变成了“不理解”“不高兴”。如果长此以往,不仅埋下矛盾的隐患,更可能成为未来工作的阻碍,值得我们每个人重视和警惕。
其实,公众提出自己的关切,除了希望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更希望看到有关部门认真了解、及时回应、快速处理的态度和行动。要学会倾听,是因为每一个声音的背后,都包含着公众未被满足的愿望和被压抑的情绪。不倾听,等于是捂住了耳朵,蒙上了眼睛,辜负了公众的信任与期待;要学会回应,是因为每一次的直言回应,都将打消公众的疑虑和困惑。不回应,看似“绕开”了问题,但也意味着错失了一次向公众说真话、交实底的机会。
倾听意见,回应关切,是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第一步,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实现有效互动的重要过程,也是我们完善公共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让公众和政府建立互信与依赖的必然路径,更是我们化解矛盾、破除质疑、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这一问一答,一求一应,看似简单却极其重要,花再多时间琢磨思考,也不为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旭)省农业农村厅13日公布了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名单,决定对崇州市孔学梅等20名农场主、邛崃市王顺...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